中美磋商開啟,美國三大部長施壓中國解禁稀土!人民日報敲響鐘聲

2025年06月11日18:33:05 國際 1059

6月9日,中美兩國代表團在英國倫敦蘭開斯特宮開啟新一輪經貿磋商。這是兩國建立經貿磋商機制以來的首次會議,雙方均派出高級別代表出席,足見兩國政府對此次會談的高度重視。不同尋常的是,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貿易代表格里爾三人同時現身,組成了強大的談判團隊,試圖在稀土出口問題上向中國施壓。

稀土,是全球工業的命脈,也是美方此次談判的核心議題。然而,中國已經牢牢掌握了談判的主動權。面對美國的緊迫需求,中國的態度堅定而冷靜,人民日報更是在此時發文敲響警鐘,明確指出中美合作的前提和底線。這場博弈背後,既是稀土之爭,也是關於全球產業鏈規則的重塑。

中美磋商開啟,美國三大部長施壓中國解禁稀土!人民日報敲響鐘聲 - 天天要聞

稀土,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維生素」,從高端戰鬥機的生產到智能手機、電動汽車的製造,都離不開稀土材料。全球92%的稀土冶煉和99%的重稀土精鍊能力掌握在中國手中,而美國的唯一稀土礦芒廷帕斯,開採出的原料還需要運到中國加工。

近年來,美國在稀土供應上對中國的依賴愈發明顯。以軍工領域為例,一架F-35戰鬥機需要消耗約0.4噸稀土,而五角大樓卻發現,一旦稀土供應斷裂,連修改武器設計圖紙的時間都沒有。更糟糕的是,隨著中國稀土出口管控的加劇,美國製造業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危機跡象。

今年5月,中國稀土出口量環比暴跌34%,其中關鍵的軍用級稀土材料幾乎斷供。通用汽車因磁體短缺被迫減產,眾多高科技企業庫存告急。美國商會的一項調查顯示,受稀土限制影響的企業中,超過四分之三的庫存只能維持三個月。

面對這一狀況,美國政府的焦慮可想而知。為了緩解危機,特朗普政府在此次磋商前便開始釋放善意,甚至不惜「服軟」。三天前,特朗普簽署命令,取消了對和佛大學的禁令,並公開表示歡迎中國留學生赴美學習。在談判中,美國更是提出願意取消部分科技出口限制,但換來的卻是中方的冷靜回應。

中美磋商開啟,美國三大部長施壓中國解禁稀土!人民日報敲響鐘聲 - 天天要聞

此次倫敦會談的焦點是稀土出口限制問題。美國希望中國將稀土出口恢復到今年4月初的水平,甚至在某些領域全面解禁。然而,中方早已在稀土問題上設下了嚴密的防線:軍用稀土終端用途審查、全鏈條數字身份證系統堵死走私、車企臨時許可限定半年配額。

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凱文·哈西特在會前公開喊話,要求中國全面解禁稀土,並承諾美方會在晶元設計軟體、噴氣發動機部件和核電技術出口上做出讓步。然而,這些所謂的讓步顯然無法打動中國。從談判籌碼的對等性來看,美國試圖用「中等馬」換取中國的「上等馬」,本質上是一種不公平交易。

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在談判中的「雙標」行為讓中方更加警惕。剛剛過去的一個月,美國一邊對中國晶元核電站設備出口「下黑手」,一邊又要求中國單方面放寬稀土出口限制。這樣的策略,不僅顯得邏輯混亂,更暴露了其急功近利的本質。

面對美國的施壓,中國保持了冷靜與剋制。6月9日,人民日報鐘聲欄目發表重要文章,明確指出中美經貿合作的前提和底線:合作必須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任何試圖損害中國正當權益的行為,都將遭到堅決反制。

中美磋商開啟,美國三大部長施壓中國解禁稀土!人民日報敲響鐘聲 - 天天要聞

文章強調,稀土出口管控並非針對美國,而是基於國家安全和產業升級的整體戰略考量。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優勢,不僅是資源稟賦的體現,更是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產業鏈布局所取得的成果。美國想要通過談判輕易改變這一局面,無異於痴人說夢。

此外,人民日報還警告美國,必須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中美兩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其合作與對抗的選擇,直接影響全球經濟的走向。如果中美科技完全脫鉤,全球GDP將一次性萎縮1.5萬億美元,相當於抹去整個澳大利亞經濟總量在這樣的背景下,只有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中美才能找到合作的可能性。

稀土只是中國手中的一張王牌。在新能源材料、生物製造、量子計算等領域,中國同樣具備全球領先的優勢。例如,中國企業在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突破,已經讓歐美葯企不得不支付高昂的專利費獲取中國的技術授權。而在新能源汽車核心材料石墨電極的供應上,中國對美出口量驟降34.5%,進一步加劇了美國製造業的困境。

這些優勢,讓中國在與美國的談判中更具底氣。中方的態度很明確:願意通過平等協商解決問題,但絕不會在核心利益上做出妥協。

中美磋商開啟,美國三大部長施壓中國解禁稀土!人民日報敲響鐘聲 - 天天要聞

從此次磋商的情況來看,美國試圖通過威逼利誘的方式迫使中國讓步,但效果顯然不佳。特朗普政府的「雙標」行為,不僅削弱了美國的國際信譽,也使中美之間的信任更加脆弱。

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優勢互補、共生共贏。美國想要重建稀土產業鏈,需要投入8-10年時間和千億美元資金。而在此期間,中國的供應鏈優勢將繼續鞏固。對於美國來說,最明智的選擇是放下對中國的偏見,以平等的態度重建兩國之間的合作關係。

中美倫敦會談,是一次重要的博弈,也是一次關乎全球經濟格局的較量。在這場談判中,中國展示了大國的冷靜與智慧,而美國的焦慮與急躁則暴露了其戰略短視。

對中國來說,稀土不僅是談判的籌碼,更是全球產業鏈規則洗牌的關鍵。只有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中美才能實現真正的合作。而對於美國來說,與中國對抗只會讓自己付出更大的代價。

世界經濟需要中美的合作,但合作的前提是尊重。如果美國繼續堅持霸權邏輯,那麼最終被孤立的,只能是它自己。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劉洪建率昆明市友好代表團訪問法國日本 - 天天要聞

劉洪建率昆明市友好代表團訪問法國日本

7月4日至9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劉洪建率昆明市友好代表團訪問法國、日本,深入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務實開展訪問考察、招商推介、人文交流等系列活動,賡續傳統友誼,宣傳推介昆明,共商合作機遇,為推進中法、中日關係發展做出地方貢獻。在法國期間,代表團一行與中國駐法國大使館陳...
俄美外長吉隆坡密談50分鐘,事後表述竟大相徑庭 - 天天要聞

俄美外長吉隆坡密談50分鐘,事後表述竟大相徑庭

當地時間7月10日,在東盟活動間隙期間,俄外長拉夫羅夫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了約50分鐘的會晤。據參考消息報道稱,俄羅斯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雙方就烏克蘭局勢、伊朗和敘利亞局勢以及其他一系列國際問題的解決進行了實質性、坦
美國醞釀中的制裁,或令俄與其他國家關係面臨挑戰 - 天天要聞

美國醞釀中的制裁,或令俄與其他國家關係面臨挑戰

在短暫叫停對烏克蘭軍援後,美國又計劃著手恢復武器供應。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自己不清楚暫停對烏援助是誰的決定。與此同時,他還在醞釀推動新的對俄制裁。對於特朗普態度的再次轉向,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9日表示,莫斯科和華盛頓都希望通過政治外交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雙方在這方面沒有分歧。他稱,儘管特朗普決...
美政府內部再現信息安全漏洞 「AI魯比奧」與多名官員聯絡 - 天天要聞

美政府內部再現信息安全漏洞 「AI魯比奧」與多名官員聯絡

近日,美國政府內部再次出現信息安全漏洞。國務卿魯比奧在即時通信平台「信號」應用軟體上被冒名頂替,其聲音被人工智慧技術模仿,隨後與多名政府官員聯絡。目前,美國國務院已就此事展開調查。美國《華盛頓郵報》9日報道稱,政府內部的一份電文顯示,今年6月中旬,有人在「信號」平台創建了一個極具迷惑性的賬戶,賬戶名刻...
深觀察丨又發新威脅 美國關稅亂拳打疼了誰 - 天天要聞

深觀察丨又發新威脅 美國關稅亂拳打疼了誰

在剛剛宣布延長「對等關稅」緩徵期、並致函警告多個貿易夥伴將從下月初對它們加征「量身定製」的關稅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又發出了新的威脅。當地時間9日,他在社交媒體上證實了他此前一天在內閣會議上的表態,宣布美國將對進口銅徵收50%的關稅,自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