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拜登加稅有感:美:你無法抵禦制裁的風暴;中:不,我就是風暴

2024年05月19日15:45:19 國際 1647

一、那些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我發現這所謂的西方主流媒體的新聞報道看多了,有時候更讓我搞不懂它們和野路子自媒體之間的區別。這兩天我在英國路透社上刷到一篇評論文章,它的作者——一位路透社駐華西方記者從自身視角出發,嘗試著剖析一番當下的中國人對於美國對華制裁問題的心態。這篇評論文章的標題擬得也很有意思:《中國嘲諷美國的關稅新政:那些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變得更強大》('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China trolls new US tariffs)

觀拜登加稅有感:美:你無法抵禦制裁的風暴;中:不,我就是風暴 - 天天要聞

我這裡用「嘲諷」這個中文辭彙來翻譯路透社的原文都算輕的。熟悉英語網路文化的同志和朋友都知道,Troll這個單詞在英文網路的語境裡頭通常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名詞「巨魔」,另一層是動詞「嘲弄」。

用咱們中國人熟悉的話來說,其實就是「網路噴子」「開噴」或「網暴」的意思。換言之,在路透社的西方記者看來,對於美國政府在對華貿易問題上採取的加征關稅和出口禁令等極限施壓之舉,我們中國人,尤其是我們中國的網民,我們對他們的態度並非只是「嘲諷」二字這麼簡單,我們是在以一種「網路噴子」的心態來「網暴」他們的,而且這種「網暴」還是通過「噴」這一即便在網上也不甚雅觀的動詞來實現的。

那麼,在路透社的記者看來,我們中國人又是如何「網暴」美國政府的呢?答案是他在文章標題裡頭用的那句話:「那些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觀拜登加稅有感:美:你無法抵禦制裁的風暴;中:不,我就是風暴 - 天天要聞

文章指出,這句話是「新華社在一篇評論美國對華關稅政策的文章裡頭使用的原話」(Xinhua said in a commentary on the U.S. tariffs)。我去網上找了一下,無果,唯二找到的新華社使用這句話的兩個出處都是和美國對華關稅政策無關的。

一個是新華社在2022年3月下旬發的一條推文:美國領導下的北約試圖通過挑起俄烏衝突來讓「歐洲再次偉大」,那話是怎麼說的來著?要是美國殺不死你的,那麼它只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另一個是2021年5月上旬新華社的一篇體育報道:遼寧隊主教練楊鳴CBA總決賽慘敗給廣東隊的經歷中獲得了什麼教訓?那些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可能是我才疏學淺,沒本事找到路透社所謂的新華社評論文章的出處,也有可能這事就是路透社的記者強行腦補出來的,其目的就是為黑而黑帶我們節奏的。但不管怎麼說吧,總之,這句話我們中國人倒是都不陌生,而且我覺得用它來評論美國政府的對華關稅政策其實也挺合適的。我也不覺得這句話有什麼冒犯的成分,這怎麼到了路透社這群西方媒體的嘴裡,我們中國人說這話就成了對美國政府的「網暴」了呢?

觀拜登加稅有感:美:你無法抵禦制裁的風暴;中:不,我就是風暴 - 天天要聞

雖然過去我也深知西方政府和西方媒體其實並沒有多玩得起,但我還是沒想到他們的那顆小小玻璃心能脆弱到這個地步。姑且不論新華社在評論美國對華關稅政策時有沒有引用過這話,就算我們引用了又如何?「你們殺不死我們的,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就這你們就受不了了?就說被我們「網暴」了,就要「抑鬱」了?那你們要是知道中國網民平時私底下都是怎麼稱呼拜登(尿不濕)和布林肯(聽布卿)這群美國政客的,你們路透社之流怕不是就得原地裂開了?

二、我可以不要臉,但是你不能不給我面子

我們都知道,2024年的美國大選已經快進入白熱化階段了,拜登為了和川普搶票倉,最近這段時間沒少碰咱們的瓷。當地時間5月15日,拜登當局悍然作出決定,對價值18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巨額關稅,包括醫用注射器和新能源電車在內的許多中國商品都因此大受影響。

更過分的是,在作出這種單方面陷害我們的決定之後,拜登政府裡頭的一些政客,比如美國財長耶倫,甚至還出面為他們的腌臢行為進行了一番強詞奪理地辯解。她說此次加征關稅是為了保護美國的企業和工人,並認為此舉不會造成美國的物價上漲。不僅如此,耶倫還煞有介事地表示,希望我們中國能以「理性的方式」看待美方的此次動作,不要因為「美方為了捍衛自身合理利益的行為而採取報復措施」。

觀拜登加稅有感:美:你無法抵禦制裁的風暴;中:不,我就是風暴 - 天天要聞

明明是你們先招惹的我們,為了迎合選票政治和美國油車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而主動挑起與我們的貿易紛爭,上來就扇了我們一耳光,完了還「勸」我們說:「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別急。我打你是因為我們美國國內有人急了,打你是為了應急。你敢還手打我,他們會更急,到時候咱倆的事就鬧大了,這責任就是你的。所以你最好什麼都別做,這一耳光挨了等於你白挨。有什麼事情等大選我連任了再說。」

就這,路透社還說是我們中國人「網暴」美國政府呢。現在知道西方新聞學的真正價值所在了吧?顛倒黑白,搬弄是非,美國打了我們它們不說。美國打了我們,而偏偏要說「我們用臉撞傷了美國的手」。明明挑事的是他們,結果到頭來反而還成我們的不是了。我們是「噴子」「巨魔」,他們是「無辜」的,只是為了「自保」。

「美國做錯了什麼呢?只不過是想要你死而已,你居然不肯死,而且還說要變得更強大。你太過分了,你這是網暴。不行,我要抑鬱了,我要讓路透社們在網上寫小作文帶你們的節奏,讓英語讀者們好好看看你們這幅噴子的嘴臉。」

講道理,要是按照路透社之流揶揄我們的這個標準,那我覺得他們最該恨得牙根痒痒的並不是新華社,而是咱們的外交部。5月15日,也就是拜登當局宣布要對中國商品加征巨額關稅的當天,華春瑩在推特(現在叫X)上發了一條特別有喜感的推文——嚴格來說是兩張截圖,都是拜登發在他自己的推特賬號上的。

觀拜登加稅有感:美:你無法抵禦制裁的風暴;中:不,我就是風暴 - 天天要聞

一張是拜登在2019年6月12日發來嘲諷川普的:川普就是不懂得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他以為我們加征關稅就可以強迫中國買單。但任何稍微學過一點經濟學皮毛的大一學生都知道,這個成本最後只會轉嫁到我們美國平民百姓的頭上來。

另一張是拜登在2014年5月14日發來為他的對華關稅政策辯解的:我剛剛提高了一系列中國製造商品的關稅上限:鋼鐵和鋁製品加征25%,注射器針管加征50%,電動車加征100%,光伏面板加征50%。中國正在試圖主宰所有這些產業,而我將堅決維護我們的利益,確保美國在這些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

到底是外交部新聞司的司長啊,華姐真是扔得一手好迴旋鏢。這要換做是其他國家,這一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連招打下來,對面就是不死也得半殘了。可惜的是,這是美國,眾所周知,臉這種東西在美國政客的腦袋上是不存在的。為了自己那點黨爭私利,他們連自己說過的話都可以當成個屁放了。「你的道德批判固然是很犀利,但是因為我沒有道德,所以你無法批判我。」

你說美國政府「人不要臉,天下無敵」吧,可他們偏偏卻又很在意我們可能會對他們採取的對等報復措施。「我可以不要臉,但是你不能不給我面子。」

三、「你無法抵禦風暴」「我就是風暴」

說白了,他們其實也怕我們用他們對付我們的套路來對付他們。耶倫能說出來「希望中方能以理性方式看待我們的關稅政策」這話來,就說明他們的心裡其實是很清楚的,即到目前為止,美國在這場中美競爭中所獲得的所有美國人自以為的壓制性優勢,都是建立在「中國要臉講規矩,美國不要臉不講規矩」這個大前提上的。一旦我們也像他們一樣,不要臉不講規矩了,那麼他們沾沾自喜的那些所謂「對華優勢」就蕩然無存了。

他們不怕我們拿他們不要臉這件事情來膈應他們,他們怕的是我們也變得和他們一樣不要臉。畢竟,在他們看來,我們要臉都能把他們給逼成這個地步了,我們要是不要臉了,那還得了?

觀拜登加稅有感:美:你無法抵禦制裁的風暴;中:不,我就是風暴 - 天天要聞

道理我們不是不懂,而且坦白說,這種想法真的很有誘惑力。如果我們是一個像美國一樣玩弄選票政治遊戲的國家,那搞不好我們現在可能真就像他們一樣不要臉了,甚至還有可能比他們更不要臉,印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不要臉而已嘛,能有多難呢?說到底無非也就是對「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倒反天罡而已,死要面子活受罪,不要臉活得多舒服啊?

既然道理我們都懂,那為什麼我們都到這個節骨眼上了還非得要臉講規矩呢?不累嗎?累,當然累,就像我現在齣節目動不動就弄成10來分鐘以上的大長篇。要是我偷點懶當一當路透社們的翻譯機器,這活會比現在輕鬆得多。我知道我可以這麼做,但是我不能這麼做。

因為我在我的輿論生態位上已經開闢出屬於我的賽道了,在這條賽道上關注我支持我的,說到底也是因為我的內容風格和輿論立場支持的我,我拋下我的基本盤去走別人的路,那就是邯鄲學步的取死之道。

誰都知道當黃四郎舒服,當張牧之苦,那為什麼張牧之死也不當黃四郎呢?因為黃四郎已經有人當了,那個當黃四郎的人當得還很好,壞得非常純粹,你再去當和他一樣的壞人也很難再壞得過他了。

而且,你要是這麼做了,到頭來沒法變成第二個黃四郎不說,還會逼得跟著你鬧革命的那群兄弟和你離心離德。所以張牧之只能做張牧之,哪怕他知道怎麼做可以變成黃四郎也不行。張牧之必須在好人這條路上走到底,因為只有這樣他的身邊才會聚集越來越多的好人,只有這樣他才有可能積攢起絆倒黃四郎的本錢。

觀拜登加稅有感:美:你無法抵禦制裁的風暴;中:不,我就是風暴 - 天天要聞

三國演義》裡頭的劉備說過一句話:「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大義於天下,吾不為也。」

劉備必須是那個以仁義立世的劉備,關張趙馬黃這些不出世的武將群英才會跟著他血拚到底,諸葛亮龐統這群曠世奇才會願意為他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我們也一樣。中國變不成美國,因為美國的生態位上已經有人佔了,我們不可能表現得比美國更像美國了,不可能比他們更不要臉,比他們更壞了。我們只能去佔領和他們截然不同的生態位,去做好人,去要臉,去爭取全天下所有好人和要臉的人的支持和擁戴。這才是我們突破美國設下的重重障礙,闖出一條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通天大道的唯一辦法。

他們的不體面,不是我們也不體面的理由。只有我們自己先體面,才有機會幫他們體面。

「那些殺不死我們的,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路透社的西方記者用這句話來形容我們中國人在面對美國對華制裁時的心態是對的,但他們搞錯了對象。我們說這話不是為了嘲弄大魔王美國,而是為了激勵很早就發誓要成為勇者的我們自己。

而從這個角度來講,「那些殺不死我們的,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這句話其實還有另外一種表述方式。相比原版,我更喜歡這個改版,如果路透社下次要再就中國人對於美國制裁措施的心態出一篇評論文章的話,不妨考慮把它也加進去吧:

魔王(美國)在勇者(中國)的耳邊低語:「你無法抵禦命運(制裁)的風暴。」

勇者(中國)以同樣的低語回應魔王(美國):「不,我就是風暴。」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務院:以色列有權襲擊巴勒斯坦平民 - 天天要聞

美國務院:以色列有權襲擊巴勒斯坦平民

在中東地區,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衝突一直是國際政治的焦點之一。最近,美國國務院的一項聲明引發了全球的廣泛關注和爭議——它宣稱以色列有權襲擊巴勒斯坦平民。這一聲明不僅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也引發了國際社會對於衝突雙方行為準則和國際法的廣泛討論
督察現場:下泥潭檢查排口、克服高原反應吸氧工作...... - 天天要聞

督察現場:下泥潭檢查排口、克服高原反應吸氧工作......

時間:2024年5月29日11點地點:浙江省嘉興市下泥潭檢查排口「有幾股水一直往上冒,那裡是什麼排口?為什麼周邊的水呈現棕色?看起來不正常。」下沉期間,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下沉小組成員根據摸排線索,找到一處排口,水質顏色看起來有些異常。由於現場地勢泥濘難走,督察人員難以在高處採樣。於是,他們縱身一躍,從土坡...
接到報警:我被「民警」恐嚇了…… - 天天要聞

接到報警:我被「民警」恐嚇了……

「警察同志,我就貸個款怎麼還收到了你們『民警』的恐嚇視頻...」近日居民李先生形色匆匆地跑進贛州市信豐縣公安局萬隆派出所向民警諮詢求助「別著急,慢慢說...」在民警朱奕君的引導安慰下李先生詳細說明了事情的經過原來李先生收到一條某網路借貸公司發來的簡訊附有一條鏈
歐洲議會選舉極右翼政黨佔據上風,馬克龍憤怒解散國民議會 - 天天要聞

歐洲議會選舉極右翼政黨佔據上風,馬克龍憤怒解散國民議會

文/五叔筆記編輯/五叔筆記最近歐洲議會選舉中,歐洲極右翼政黨在多數國家佔據了上風,說明歐洲已經進入了狂躁模式,人們再也無法滿足當前的現狀,這對歐洲兩大龍頭德國和法國影響非常大。特別是馬克龍的權利地位都遭受到了動搖。這就是在馮德萊恩帶領下的歐
未來五天南方將有強降雨,水利部會商部署降雨防禦工作 - 天天要聞

未來五天南方將有強降雨,水利部會商部署降雨防禦工作

據水利部6月10日消息,氣象預測6月11日至15日,江南、華南、西南南部等地將有一次強降雨過程,以中到大雨為主,累計面降雨量40~90毫米。6月10日,水利部組織防汛會商,滾動分析研判雨情、水情、汛情發展態勢,部署此次強降雨防禦工作。
歐洲議會選舉投票結束 政治光譜向右傾斜 - 天天要聞

歐洲議會選舉投票結束 政治光譜向右傾斜

新華社布魯塞爾6月10日電(記者付一鳴 張兆卿)第十屆歐洲議會選舉投票於布魯塞爾時間9日晚落下帷幕。初步統計結果顯示,持中間立場的復興歐洲黨團以及綠黨和歐洲自由聯盟組成的黨團所獲議席減少幅度較大,歐洲議會向右傾斜明顯。本屆歐洲議會選舉於6日至9日在歐盟27個成員國舉行。9日,德國、法國、義大利等21個歐盟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