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中方人員的面給承諾,走後立馬變臉,這是不少美國政客對中國的一貫做法,日前訪問中國的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也是如此。在離開中國的前夜,雷蒙多對她的第一次中國之行,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極盡各種溢美之詞,聲稱她在中國訪問的幾天時間裡,沒有遇到任何挫折,並且與中國同行建立起了定期溝通的機制,總體來說,她此次訪華很成功。
回到美國後,雷蒙多原形畢露了
不過回到美國之後,雷蒙多在接受自家媒體採訪時,馬上原形畢露,又是另外一番說辭。「必須對所有來自中國實體的投資項目,進行全面嚴格的審查,以確定它有沒有威脅到美國安全的風險」,這是雷蒙多對中國對美投資的看法。
雷蒙多聲稱,中國投資並非都有問題,但是很多項目充滿了風險,美國必須通過審查,將風險排除在外。
其實雷蒙多變臉之快,並沒有讓人感到意外,完全在中方的預料之中,因為中美兩國打交道這麼多年,對於美國的一些玩法,中國早已滾瓜爛熟。雷蒙多對她訪華的總結,以及她對中國投資的態度,並不矛盾。
雷蒙多此次訪華,首要目標是避免兩國貿易滑向更加危險的狀態,讓兩國建立一套穩定的溝通機制,幫助這一目標的實現。至於中美兩國貿易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如美國限制對華出口高性能晶元,限制中國實體對美投資,並不是雷蒙多通過訪華就能解決的。
美國希望以「國家安全」為由,提高中國投資的門檻
從雷蒙多訪華取得的成果看,她的首要目標確實達成了,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舉行會晤後,兩人宣布成立工作組。
中美兩國在貿易上存在的問題,其實是兩國關係惡化的體現,美國當前對華貿易政策也是對華總體政策的一部分,用經貿遏制中國發展,是美國總統拜登打壓中國的一種手段。可以這麼說,中美關係不改善,兩國貿易中的具體問題,就無法得到妥善解決。
在當前的形勢下,拜登還會不斷加碼,利用經貿手段打壓中國。就在雷蒙多出訪中國前,拜登簽署總統令,全面收緊了美國企業對中國的投資,尤其是半導體、人工智慧和生物醫療等高科技美國企業對華投資,將受到美國商務部的重點監管。
雷蒙多作為拜登內閣的一員,自然要無條件執行拜登的政令。或許在拜登看來,中國實體對美投資,是中方獲取美國高新技術的主要渠道,掐斷了這個渠道,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就會「宕機」。
拜登政府的政令,雷蒙多也是主要執行者之一
不可否認,在對美國投資的過程中,中國實體確實引進了一些技術,推動了中國科技的發展。不過這一投資行為,並不是讓中方單方面受益,美國也從中吃到了不少紅利。根據美國中國總商會之前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國實體對美投資,在美國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也推動了美國高科技的發展。
尤其是一些美國初創企業,極少得到美國國內投資者的青睞,但在中國實體的投資下,他們度過了創業初期的困難,成長為行業「獨角獸」。要是沒有中國投資,他們極有可能「胎死腹中」。白宮只看到了中國投資的回報,卻沒有看到中國實體對美投資,對美國產生的積極作用。
對於美國商務部的全面嚴格審查,中國投資者並不擔心,畢竟「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擔心的是,美國打著保護「國家安全」的幌子,故意提高中國投資進入美國的門檻,將中國投資者擋在美國的大門外。
不過,白宮想用這一招堵住中國高科技發展的通道,那是痴心妄想。
在最近一輪中美對話中,有四位拜登內閣訪華
中國科技發展到現在的水平,不會忘記外部技術的幫助,但是中國高科技的發展,更多的是依賴內生力量。不管是上世紀的「兩彈一星」,還是新世紀以來的載人航天、五代機、5G通信以及晶元等,都是中國科技人員通過自力更生,取得的成就。
離開外部技術,中國高科技發展或許會慢一些,但絕對不會停下來。美國商務部全面審查所有來自中國的投降項目,只會給中美兩國貿易添堵,阻礙中美關係修復,除此之外,沒有太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