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談判能不能重啟,這是以伊大規模衝突告一段落後,外界普遍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但是最近,美方對於談判釋放的信號可以說是相當矛盾,甚至有些混亂。為什麼會出現美國關於談判的消息反覆矛盾的情況?美伊核談前路又將如何?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研究所副所長 秦天:特朗普在伊核談判中釋放矛盾或搖擺的態度並非首次。起初他認為伊朗可以擁有一定的鈾濃縮自主決策權,可後期又提出不允許伊朗在本土開展鈾濃縮活動,這體現出矛盾性,其實這與特朗普政府的決策機制有關。這一屆美國政府帶有濃厚的特朗普個人決策色彩,決策圈子小且緊密,易受外界干擾,一通電話或一條消息就可能讓他改變主意,所以在伊朗問題上出現反覆搖擺。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研究所副所長 秦天:以往美國在伊朗問題上十分謹慎,除1980年為解救人質在伊朗實施過一次不成功的軍事行動外,幾乎沒對伊朗本土發動過打擊。但此次打擊福爾多核設施已突破「紅線」,美國之後可能進一步陷入軍事打擊泥潭。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研究所副所長 秦天:我認為美國再次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真實存在,不過不應誇大。特朗普表態有前提,即若伊朗重新恢復鈾濃縮計劃且達到武器級水平,美國必然會空襲其核設施。但整體態勢依舊危險,停火可持續性普遍受到質疑,美以雙方都未鬆口會永久停止對伊朗的軍事襲擊,未來美國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缺乏約束,存在軍事衝突風險。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