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老區果然名不虛傳,遍地開花,一夜之間兩千輛車燒成廢鐵!
2016年的黑夜站立、2018年的黃馬甲運動,2023年3月份的延遲退休,再到這一次,法國的運動局面越來越嚴重。
這名17歲北非少年之死,難道觸動了法國最敏感的神經?
短短几天時間就發展到全法大運動這個程度,通過社交媒體策劃煽動,蒙面黑衣人四面出擊,燒2000輛汽車、砸大巴,燒毀城市最大圖書館、摧毀店鋪,動作迅速來去如風,這能用自動自發來形容?
我們先來看報道中的畫風:那些被鼓噪和叫囂起來的法蘭西人,組成成群結隊的黑衣人在街上動不動就砸爛汽車,動不動就零元購搶劫商店,順手點燃大樓一走了之。
但在法國非洲移民很多,經常抱怨這抱怨那的,又想過得好又想喝下午茶又想不幹活,心頭早有不滿的怒火。
我們先來看一下一些不確定的數據,有網友曝出:原版法蘭西人的比例已經下降到43%左右,新生兒方面黑哥的數量佔到55%,數量龐大。法國穆斯林比例高達8%至10%左右。
同時不同的階層貧富差距很大!2019年統計過,法國大約10%的家庭所擁有的資產總值不足3800歐元,也是就是3萬人民幣左右,經過消失的三年,這組數據擴大到13%左右。
找不到工作的人、從事底層工作的人,東歐人、阿拉伯人只能依賴打黑工,領取救濟金過生活,他們沒有機會改變!
最近,馬克龍頭上的帽子被扣得有點多,幾乎能夠按上的罪名都給他安上了。(罪名太嚴重不便顯示)
馬克龍一向倡導歐洲自主獨立,不事事盲從於美國,從訪問受到熱烈歡迎之後回去,他就被西方媒體給盯上了,一切言行都被過度放大解讀。
包括他的「戰略自主」,「不做美國的附庸」,甚至提出「要加入金磚峰會」。
當著美財長耶倫的面,馬克龍直接說「要取消美元的地位」,這算是觸犯帝國的逆鱗了,完全不能容忍!發生這樣的事算是遲早而已。
有人把法國這一次比喻成「弗洛伊德事件」,可是估計美麗國每天都得死好幾個「弗洛伊德」,卻從未引發過這樣的運動,甚至連媒體都麻木得懶得討論!
馬克龍說,社交媒體在一定程度上煽動了此次暴力事件,相關不當視頻將被下架。他同時敦促家長,盡量讓青少年待在家中。
這些說話曝出一個不可思議的事實:被捕騷亂者平均17歲!這麼豐富的街頭經驗那以後還了得?
法國內政部長說,在6月30日晚至7月1日凌晨的騷亂中,警方在全國逮捕1300多人,目前被逮捕的騷亂者平均年齡只有17歲。
法國司法部長說,有些縱火者是未成年人,騷亂人群的年輕化令人擔憂。
真令人沒想到,打砸燒的主力竟然是一群未成年的孩子,他們通常30到50人為一組,點起一把火後轉移到另一個地點,再點起一把火!
這也難怪,馬克龍在譴責的同時強烈要求,法國的家長們看好自己的孩子!
這群17歲的黑衣人非常善於利用社交平台,他們在平台上溝通信息組織行動,居然還炫耀戰果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
這能怪延遲退休嗎?打砸搶的大部分黑衣人工作和他們真沒什麼關係,更別提延遲退休了,相反的是那出去維持治安的4.5萬名警察,延遲退休真的和他們有關係。
馬克龍要求這些社交平台應該好好談談,一些視頻信息必須刪掉!不能再給他傳播。
這次暴亂對浪漫的法國民眾來說,更危險更可怕的是,這些無頭蒼蠅暴徒現在連槍都有了。
最新消息顯示,可能來自烏克蘭的美國步槍出現了,民主的子彈來的超快!
世界首富馬斯克發推說,「在歐洲,雖然個人持槍數量非常有限,但也並非為零。因此,這些槍支大部分肯定是通過盜竊或走私獲得的。」
一份報道顯示,法國警方沒收了法國暴亂分子的武器,這些武器可能是西方向烏克蘭提供的。
騷亂仍在,現在已經蔓延至鄰國比利,已有布魯塞爾、列日等多地的年輕人進行聚集,甚至「混戰」。瑞士也已有苗頭。
7月1日凌晨,法國再次增加警力,部署了4.5萬警力維持治安,但仍然禁不住多個城市的騷亂,仍在持續。
有些華人也遭殃了,一輛旅遊大巴險遭劫持,玻璃被砸爛,當時車上共有40多名中國人。一對夫婦說,在法旅遊遭遇暴徒,30歲的杭州臨安人馬女士和丈夫王先生就是活生生的親歷者,他們說:十幾名黑衣人試圖將他們帶走,但車上人的極力阻止下,黑衣人未能得逞。
更有遠嫁法國華人博主緊急發聲:現在嚇得都不敢出門!
搶人家東西,燒人家房子,這算什麼民主運動,當下的法國畫面是不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穿黑衣、蒙著面、持棍棒,打砸燒,什麼奧運會施工現場、什麼城市最大圖書館、什麼蘋果手機店,通通是為所欲為發泄情緒表達不滿,基本可定義為暴徒了,是不是可以坐實外部勢力了?說不定表現好了背後金主獎賞大大地有。
作為人類燈塔、民主聖地,C**等借著給遇害少年獻花的名義,繼續引領黑衣人鼓噪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