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英國媒體報道,因為美國總統拜登的不支持,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稱他將退出北約秘書長之爭,引起媒體廣泛關注。英國政界人士稱,作為美國最堅定的盟友,英國官員競爭北約高層職位卻不被美國支持,這不利於英美關係的發展。
此前,包括在同美國防長奧斯汀會面時,華萊士曾多次表露他接替即將卸任的斯托爾滕貝格擔任北約秘書長的想法,但現在因為拜登拒絕支持英國人,華萊士自認為已經不太可能得到秘書長職位。
英國《每日電訊報》認為,英國防相在北約秘書長競爭中的退出,將影響英國在美國關於北約事務和其他事務上的支持度,甚至是台海問題。因為美國現在正在重大國際事務上將自己最親密的盟友「邊緣化。」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軍事集團,可以協調和組織全球最龐大的軍事力量,北約的秘書長一直都是一個比較吃香的職位,該職位由北大西洋理事會選舉產生,任期四年,可連任。
自1952年以來,共有13位外交官擔任過這一職務,現任秘書長是挪威前首相延斯·斯托爾滕貝格,他於2014年10月1日上任,迄今已經連任三次。今年10月,他的任期將正式結束,而英國方面對再次接替秘書長職位興趣滿滿。
過去北約的歷史中,有三位英國政要曾經出任北約秘書長,英國人有長期擔任北約高層的歷史慣例。再加上現在英國退出歐盟後,急需要其他方面的政治位置來加強獨立於美英聯盟體系之外的對歐洲影響力,所以英國人本來對這次秘書長緊張勢在必得。
畢竟這個秘書長選舉本身也沒有正式的遴選程序,傳統上各成員國會就下一任秘書長人選達成一致共識,然後你就能上任了。按理說,在當前烏克蘭危機作為歐洲頭等大事的關頭,在援烏力度上僅次於美國的英國應該有這個資格。但不得不說,拜登就是拜登,腦迴路就是和別人不一樣,在這種關頭,他考慮起避嫌和尊重女性的問題來了。
一方面,為了讓對外干涉上」比較中立」的北歐國家繼續扛旗,拜登政府考慮讓丹麥首相梅特·弗雷澤里克森來干這個秘書長。但是丹麥連北約要求的國防開支2%目標的計劃都未能完成。另一方面,愛沙尼亞總理卡婭·卡拉斯、立陶宛總理因格麗達·希莫尼特等東歐國家領導人也在拜登的推選計劃中,因為這些國家更靠近當前局勢的中心,上述候選者都是女性。
總之,白宮就是不支持倫敦參與競爭,蘇納克親自到華盛頓替華萊士遊說拜登都不置可否,想想英國這些年為了支持美國亞太東歐兩頭跑的熱情,英國感覺自己就像是給「校霸」跑腿的小弟,表面上是兄弟情義,背後全是霸凌和PUA。
最親近的人,往往是給你最多傷害的人,被美國霸凌最多的,除了英國這個「老實人」之外,就是美國的亞太最堅定盟友——日本。最近,日本政府發現自己居然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要提前增加「防衛費」了。原來是拜登日前在競選集會上炫耀稱,日本決定增加防衛費是自己「說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結果。
這一言論,在日本社交媒體上引發輿論,不少日本人覺得岸田政府是真打算一心一意做美國的狗了,合著年前各種叫囂為了「應對地區安全威脅」而擴增防衛費,其實是為了迎合美國的意思,美國現在干涉日本內政已經到這種程度了?
深感不妙的岸田政府也趕緊跳出來「闢謠」,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當天在記者會上稱,防衛費增加是日本政府基於自身安全考慮做出的決定。對於拜登的言論,日本已經向美國提出異議,希望不要再加深「誤解」。
但是對於日本政府點頭哈腰習慣了的網友們根本不買賬,有網友諷刺稱「事實暴露了,岸田傀儡政府有什麼可著急的,以後就正大光明說是拜登讓我這麼乾的就完了。」如果此事繼續發酵引起爭議和民意施壓,可能岸田的6.8萬億日元防衛費擴增計劃要擱置了。
英國和日本,都想著能坐著美國維護霸權的戰車能撈點利益好處,但美國眼皮子下面的利益是那麼好得的嗎?對於美國來說,加入盟友圈子就意味著要以美國的利益優先,霸凌你就是霸凌你了。畢竟你自己哭著要入伙的,現在覺得自己受委屈了,看來還是本位意識太重了,擺不清自己的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