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為億萬富翁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人靠汽車有人靠網路,大都是因為人們的需求和自身敏銳的眼光。
但如果我告訴你有這麼一個家族,居然因為一個早已被外界定性的深坑,成為了億萬富翁,你肯定會覺得不可思議吧。
但在美國,還真就有人藉此完成了「人生逆襲」。
2
讓我們將時間調回到19世紀末的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
人們在那裡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深坑,這個深坑的寬度就達到了1186米,深度更是有170米。
如此奇特的深坑自然是吸引了大批的人們前來進行觀察研究。
而這其中對深坑最為上心的莫過於一位名叫富蘭克林的官員。
他不僅拍了許多深坑的照片,而且還寫了大量相關的文章。
這些文章和照片在發布的同時也把這個早已沉寂許久的深坑再次拉回到了眾人的視線前,並且被命名為「富蘭克林坑」。
一時間出現了大量關於這個深坑的猜測,並且引來了一大批專家學者以及相關的愛好者。
由於當時的測量技術和科學理念還不是很先進,大家在經過討論後,一致認為這個深坑就是個巨大的火山口。
原因有兩個,一是它的地形特徵與火山口非常相似,二是就在它不遠處就有一片火山活動的區域。
為了更進一步確定深坑就是火山口的事實,地質學家也加入了這場討論,並在周圍發現了大量類似於隕石一樣的石頭。
他們認為這些當火山噴發時,超高的溫度會讓礦物變成氣態,但一接觸空氣,氣態的礦物隨著溫度的降低就會再度變回固態,導致了這些石頭的出現。
自認為完成研究的眾人很快便對深坑失去了興趣,一切似乎就這樣蓋棺定論了。
然而有一個人站在深坑邊緣陷入了沉思,他總覺得這個深坑和火山沒什麼關係。
這個「特殊」的人叫做巴林傑,是一位採礦工程師,在這之前自己就已經通過豐富的專業知識積累了不少的財富。
當他得知亞利桑那州有一座巨大的火山口時,便來了興緻,加入了對於這個深坑的研究。
但他卻有一些不同的發現,他在火山口發現了一些類似銀的礦石。
一開始巴林傑也沒當回事,但經過專業檢測後才發現,銀礦石只是它的表面,裡面居然蘊含著從來沒見過的特殊礦石的元素。
這樣的發現讓巴林傑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有沒有可能這個深坑其實不是火山口,而是隕石掉落砸在地表形成的隕石坑?
如果真的跟他所想的一樣的話,隕石現在肯定還在地下埋著。
想到這的巴林傑很激動,因為隕石與地面碰撞時產生的高溫高壓會讓地面石墨的排列更加緊密,這就會出現一個結果,那就是石頭變鑽石。
除了鑽石之外,隕石坑內還有各種各樣其他礦物,可以說就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不過他現在還不能高興的太早,此時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儘快證明自己的猜想。
他先是花了300美元將這個深坑給買了下來,接著他又花費大價錢請來了專業團隊進行勘探和挖掘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在深坑附近發現了大量隕石礦石撞擊產生的痕迹。
種種證據讓巴林傑更加為之痴狂,他甚至發表了一份證明深坑是隕石坑的論文,想要通過這種行為一舉成名。
但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在自己的論文發表後,大量的專家學者紛紛站出來對他評判。
他們認為這個論文裡面只有間接證據和觀點,拿不出直接證據,這不就是一味的主觀猜想嗎?
吃癟的巴林傑自然不願意就此放棄,既然學術界需要直接證據來證明這是個隕石坑,那巴林傑就證明給他們看。
3
他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還專門聘請專業的團隊沒日沒夜的對深坑進行挖掘開採。
他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發現一些相關物質,而且最好能挖到隕石碎片。
然而天不遂人願,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們也只是從深坑中發現了一塊重達600千克的鐵礦石。
巴林傑只能一直往下挖,此時他認為自己沒找到證據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挖的不夠深。
要知道從宇宙中墜落到地面的隕石速度是極快無比的,再加上隕石的重量,所以隕石掉落在地面後很有可能會陷入地底很深的地方。
然而整整花費了27年的時間,巴林傑的團隊也一無所獲。
耗費60萬美金,一心想要挖出隕石礦卻顆粒無收的他成為了全美的笑話。
即便如此巴林傑依舊沒有放棄,他將自己最後的希望放在了當時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穆爾頓身上。
他相信只要請穆爾頓進行推算,沒準就能找到掩埋在地底的隕石的正確位置,從而挖掘出來。
穆爾頓當然也聽說過巴林傑的事迹,被巴林傑的執著所打動,一口答應幫他測算。
巴林傑彷彿看到了希望,幻想著等到隕石重見天日的那一刻,他將會獲得自己應得的財富和名譽。
然而在穆爾頓進行周密的計算過後,卻帶給了巴林傑一個壞消息。
如果這個深坑真的是隕石坑,那麼埋入地底的隕石最多也只可能有30萬噸。
這說明即便巴林傑找到了深埋在地底的隕石,但這顆隕石能給他帶來的財富也是有限的。
況且隕石從宇宙來到地球時,會產生相當高的熱量和壓力,在這種高溫高壓的情況下,隕石很有可能不是埋在地底了,而是直接變為氣體消散在了空氣中。
當巴林傑看完穆爾頓交給自己的報告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接著轉身離開。
沒想到在一周後,巴林傑的死訊便傳遍了美國的學術界。
他孤獨的走在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上,直到生命的盡頭。
4
在巴林傑死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還是將這個深坑認定為火山口,但事情總是會發生轉機。
當時的美國因為大力發展軍事,對於鈾礦十分看重,「富蘭克林坑」這個曾經震動一時的火山坑自然需要派人去勘探。
於是這個任務派給了畢業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舒梅克,他就職於地質調查局,對地質勘探經驗十分豐富。
此時的「富蘭克林坑」已經變成了一處旅遊景點,他的家人為了紀念他,就將深坑簡單修繕一番。
可當舒梅克在深坑附近進行勘察的時候,卻發現事情好像不太對勁。
因為這個深坑的口子實在是太大了,光靠火山噴發的話根本不可能出現這麼大的口子,或許真的像巴林傑所說的那樣,是個隕石坑。
此時的科技相較於巴林傑時期已經進步許多,眾人對於隕石的研究也逐漸成熟。
於是舒梅克便開始著手對深坑進行深入調查,調查結果震驚了美國。
舒梅克成功證明了深坑不是火山口而是隕石坑。
他明確指出深坑內部出現了大量的斯石英和柯石英,這是只會出現在隕石身上的物質。
但他同樣也認為不能將這份失誤算在19世紀末專家學者們身上,因為當時對於隕石的研究和發現還是太有限了。
而且隕石和火山噴發造成的後果在一些方面的確很相似,在沒有經過深入了解和發掘的情況下,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很正常的。
舒梅克這一舉動不僅讓美國重新認識這個深坑,同樣也讓長眠於地下的巴林傑完成了他一直想要實現的夢想。
巴林傑的確成名了,就連隕石坑就被重新命名為「巴林傑隕石坑」,並且因為這件事重新回到了眾人的視線內。
所有人都想見識一下這個被人類發現的第一個隕石坑,以至於這個景點變得越來越火。
即使巴林傑的家人將門票不斷抬高,可依舊無法阻擋人們的熱情。
時至今日,這個已經持續運作了60多年的景點依然保持著相當高的熱度。
而它也為巴林傑家族帶來了巨大的收益,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億萬富翁。
雖然巴林傑發現這個深坑的時候,只是想因此出名,但後面他堅持不懈的精神仍然令人敬佩。
在那段日子裡,他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和嘲笑,但仍然背負著流言默默找尋著證據。
或許這個時候的巴林傑比起暴富,更多的是想向世人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他終其一生都走在證明自己的路上,可以說他失敗了,因為他到死都沒有成功。但他又是成功的,因為時間給了他答案。
是金子總會發光,或許這塊金子會因為時代和社會等問題蒙上厚厚的塵埃,但只要堅定信念,終究有迎來成功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