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夠用了,三星和LG開始在越南大規模招人,最低工資2400元起

2021年09月12日15:58:02 國際 1951

在9月份的官宣招聘啟事中,三星越南公司宣布其北寧工廠招聘需要1000名生產人員。 一個月前,該公司還宣布為其太原省工廠招聘 3000 名工人。

韓國媒體此前報道,三星有意擴大越南北寧工廠的運營規模,將最新款Z Fold和Z Flip的年產量提高到2500萬台。 因此,對相關運營生產的人員需求也隨之增加。


人不夠用了,三星和LG開始在越南大規模招人,最低工資2400元起 - 天天要聞

三星越南北寧工廠

除了生產工人外,三星越南還在尋找數千名員工為集團的研發工作服務。 公司投資2.2億美元在河內建設研發中心,員工規模約2200-3000人。 該中心預計將於2022年投入使用。

另一家韓國公司LG在海防的工廠也在進行招聘。 尋求的職位包括工人、律師、總務助理、信息技術助理、研發工程師、生產工程師、安防技術工程師。

從8月底到現在,LG在越南的勞務招聘部門已經多次刊出招聘技術員的啟事。 技術員職位的平均工資在950-1300萬越南盾之間(約2700-3700元人民幣)。

除了工程師之外,位於海防的 LG Display 工廠還宣布需要招聘5000 名生產工人,平均收入約為 850-1160 萬越南盾(約2400-3300人民幣)。 LG Display 招聘部門宣布:「由於疫情的影響,工廠只在海防招聘人員,暫時無法招聘省外人員。」


人不夠用了,三星和LG開始在越南大規模招人,最低工資2400元起 - 天天要聞

生產手機攝像頭模組的LG越南工廠

LG在越南海防擁有三個大型工廠。 LG Electronics專業生產手機、電視、空調、吸塵器、洗衣機、冰箱。LG Innotek專業生產智能手機攝像頭模組,而LG Display越南工廠生產屏幕產品。今年4 月底,LG 提出出售其在海防的智能手機工廠,該工廠曾經是LG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工廠,平均年產能為 1000 萬部移動設備。 6月1日起,LG Electronics公司的生產線和工人全部轉入家電生產。

同時,三星在胡志明市、河內、北寧和太原擁有6家工廠,總投資超過175億美元。 這些工廠專門生產手持設備和家電產品,僱傭了超過 160000 名當地工人。 在今年1-7月疫情還在全球蔓延背景下,三星仍實現了10%的同期增速。 三星越南總經理表示,如果胡志明市的工廠在近期恢復正常運營,公司可能會提前完成今年的出口目標。

人不夠用了,三星和LG開始在越南大規模招人,最低工資2400元起 - 天天要聞

三星越南北寧工廠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俄烏衝突暴露短板,俄羅斯周邊危機四伏,破局之道在哪? - 天天要聞

俄烏衝突暴露短板,俄羅斯周邊危機四伏,破局之道在哪?

俄羅斯什麼時候能看穿,這個世界很現實,因利而合,因利而分,以勢交者,勢盡則疏;以利合者,利盡則散。俄羅斯總統普京看穿了這些,就能坦然的面對,美國對烏克蘭援助,西方對喬治亞的挑唆,波羅的海3國的反覆,亞美尼亞的翻臉,亞塞拜然的決裂。
一邊慶祝,一邊抗議 - 天天要聞

一邊慶祝,一邊抗議

美國總統特朗普4日在白宮簽署「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以此作為美國「獨立日」慶祝活動的一部分。同一天,美國全國多地舉行反對特朗普政府移民、經濟和外交等政策的示威抗議。7月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講話。
18歲男生慶祝與女友同居,表演後空翻失敗,頭部重創身亡…… - 天天要聞

18歲男生慶祝與女友同居,表演後空翻失敗,頭部重創身亡……

近日,澳大利亞昆士蘭州,18歲少年桑尼·布倫德爾在慶祝與女友開始同居生活時,因表演後空翻失誤導致頭部重創,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桑尼·布倫德爾6月24日,桑尼剛搬入新居,最近還找到一份建築工人的工作,在輕軌的混凝土區域施工。為慶祝人生新階段,
市殘聯開展慶「七一」專題黨課活動 - 天天要聞

市殘聯開展慶「七一」專題黨課活動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近日,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陳崇波同志講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專題黨課。黨課結合殘聯繫統的三個典型案例,從政治、履職、作風三個方面,引導大家認識殘疾工作的特殊性,準確把握政商交往的尺度,涵養品行注重小事小節。
自然資源部總工何廣順一行到濱州港開展調研 - 天天要聞

自然資源部總工何廣順一行到濱州港開展調研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7月4日下午,自然資源部總工何廣順一行到濱州港開展調研。副市長杜玉傑參加調研及座談。會前,調研組對濱州港進行了實地考察,詳細了解了濱州港的航道建設計劃、疏浚物處置現狀等重要事宜。期間,聽取了關於濱州港近年來建設與發展情況
傾情傾力 擦亮「藏東明珠」 - 天天要聞

傾情傾力 擦亮「藏東明珠」

三載春秋,他們以「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堅韌,在醫療教育、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領域深耕不輟。他們帶來的,遠不止資金與項目,更是發展的理念與希望的種子;留下的,不僅是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更有成長壯大的人才隊伍和用行動澆灌出的民族團結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