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君無權?仁愛無私?英帝國幻象破滅,不列顛終現原形!

2025年03月19日18:03:03 歷史 1128

01.1926:世界動蕩與王室新聲

在1926年那個動蕩的年份,世界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在四川省萬縣,英國艦艇嘉禾號、威警號、柯克捷夫號悍然闖進江岸,向市區瘋狂開炮近3小時,致使千餘民房店鋪被毀,5000餘人死傷。

虛君無權?仁愛無私?英帝國幻象破滅,不列顛終現原形!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在非洲奈及利亞,英國殖民者徵用數萬非洲土著勞工建成阿帕帕港,被視作其他殖民地的「榜樣」。而在英倫三島,120萬英國煤礦工人因薪資微薄、工作條件惡劣舉行總罷工,可惜最終以失敗收場。

就在這一年,約克公爵夫婦在倫敦梅菲爾區布魯頓街17號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女兒,即後來備受矚目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伊麗莎白公主一出生便在英國王位繼承人順位中排名第三,顯貴出身註定其非凡人生。在那個很多人連長大成人都成奢望的紛亂年代,她日後承擔起為英國人民奉獻一生的使命。

02.家教克勞福德:從恩寵到決裂

1931年,剛大學畢業的22歲馬里克勞福德被約克公爵夫人選中,成為伊麗莎白公主的文學家教老師,後來二公主瑪格麗特也加入受教行列。因皇室威嚴和神秘性要求,重要皇室成員多在家接受私人教育。

克勞福德不太守傳統,她想讓深居宮中的公主們感受宮外普通生活,曾冒險帶她們乘倫敦地鐵去倫敦動物園,這也是公主們童年唯一一次坐地鐵。為全心服務皇室,克勞福德擱置私人生活,一待就是16年。1947年,21歲的伊麗莎白公主與菲利普親王宣布訂婚,38歲的克勞福德才與男友喬治布斯結婚,因結婚晚,她終生未育。

虛君無權?仁愛無私?英帝國幻象破滅,不列顛終現原形! - 天天要聞

然而,一個意外打破了她與皇室的關係。伊麗莎白第一個孩子查爾斯王子出生後,美國出版商布魯斯古爾德想撰寫關於伊麗莎白公主的文章,遭皇室拒絕,英國政府卻推薦了剛退休的克勞福德。

伊麗莎白母親得知後大怒,讓她抵制用皇室私密換美元。克勞福德起初猶豫,因拒絕意味著高額賠償金,且古爾德稱她有權講述自己經歷,在丈夫勸說下,她答應了。

6個月後,《小公主》一書在英美髮行,書中展現了伊麗莎白有愛心、有條理、有責任感的一面,雖受好評,卻被皇室視為背叛。從此,皇室不再與她聯繫,還收回已贈的退休禮物諾丁漢小屋。1977年,克勞福德丈夫去世,無兒無女的她陷入抑鬱,多次試圖自殺。

03.英帝國餘暉:從蘇伊士運河到北愛睏局

1956年11月,為重新掌控蘇伊士運河,英法在運河兩岸空降傘兵,擊沉40餘艘船隻封鎖航運,試圖逼迫埃及納賽爾政府下台。但日不落帝國輝煌不再,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準備拋售英鎊債券,沙特等阿拉伯國家實施石油禁運,英國財政大臣警告首相,英國外匯儲備無法承受美國金融攻擊。

此時,繼位四年的伊麗莎白二世通過堂兄蒙巴頓勛爵透露自己不贊成入侵埃及,英國國內反戰民意沸騰,11月6日英國宣布停火,首相安東尼伊登兩個月後下台。

因保守黨無正式選舉領袖機制,伊麗莎白女王指定前財政大臣邁克米倫組建內閣,儘管依保守黨建議任命,但法理上女王意見舉足輕重。6年後,麥克米倫辭職推薦霍姆伯爵為首相,女王遵循建議,此舉飽受質疑。

虛君無權?仁愛無私?英帝國幻象破滅,不列顛終現原形! - 天天要聞

1965年,保守黨制定內部選舉領導人機制,免除了女王在這方面的參與,但君主潛在權威仍存。1974年英國大選出現懸浮議會,權力真空下,女王按慣例委託反對黨領袖哈羅德威爾遜組建政府。在這種靠傳統權威運行的體制中,形象良好的君主可充當各方調節者。

如今,英國面臨諸多挑戰。在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分據不同區域。2022年,渴望獨立的新芬黨在議會贏得最多席位,但民主統一黨以北愛議定書損害英國對北愛主權為由,拒絕組成聯合政府,北愛將近600天處於無政府狀態。

北愛議定書規定,英國脫歐後,英格蘭貨物運往北愛爾蘭需海關檢查,這讓親英主義者焦慮,擔心北愛與英國經濟聯繫減少,獨立派壯大。新國王查爾斯三世繼位後訪問北愛爾蘭,新芬黨代表致辭時第一句用愛爾蘭語,態度微妙。

曾經靠殖民體系劫掠財富維繫的大英帝國,僅靠裝點君主體面維持團結,已然搖搖欲墜,不列顛王國將會回歸它在人類歷史上的真實地位——北大西洋上一個不足日本一半大小的島國。

文本來源 @稜鏡Talk 的視頻內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著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著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裡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著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