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沂海:滑稽戲《西望長安》幕後考

2024年07月30日07:00:22 歷史 8276

老舍先生的劇作《西望長安》曾經被搬上滑稽戲的舞台?一張1956年的老戲單揭開了幕後故事。

黃沂海:滑稽戲《西望長安》幕後考 - 天天要聞

天翻地覆慨而慷。新中國成立後,上海滑稽藝人懷著強烈的翻身感,歷經「改戲改人改制」,脫胎換骨,摒棄舊時滑稽舞台的低俗媚俗之風,創排出一批反映社會現實的新劇目,觀眾為之耳目一新。

1949年後,申城民營滑稽劇團規模空前,最多時有30多家滑稽劇團,其中由姚慕雙、周柏春領銜的蜜蜂滑稽劇團率先革故鼎新,突破滑稽戲原有的「幕表制」(無劇本,依照幕表設計演出,台詞唱腔全靠演員即興發揮),引進「劇本制」「導演制」,藝術質量更上一層樓。1951年他們編演的滑稽戲《小兒科》,以金圓券的崩盤與人民幣的興盛為背景,描述新舊社會兩重天的悲喜故事,一炮打響,獲得政府免稅鼓勵。1956年,蜜蜂劇團一口氣推出五部根據中外戲劇名作移植的滑稽戲:源自老舍話劇的《西望長安》,取材於石揮、陶金原著的《雙喜臨門》,參照艾明之電影文學劇本改編的《幸福》,脫胎於陳白塵同名話劇的《陞官圖》,對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進行本土化演繹的《荒唐之家》……一時間好戲連台,反響熱烈。

說起來,老舍創作的《西望長安》,屬於一部知名度稍遜於《駱駝祥子》《茶館》的「遺珠」,雖然鮮少為人提及,但自劇本誕生起即顯現出不同凡響的時代價值與教育功能。1955年,公安部長羅瑞卿在會上談到一起震驚全國的詐騙大案,荒誕離奇而又發人深省,期望中國也出現一位果戈里,編寫一部《欽差大臣》,鞭撻當時社會的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很快,老舍深入搜集鮮活的真實素材,發揮他構思奇崛、語言詼諧的特色,一改故轍以反面人物為主角,講述了一個起初只是「騙吃騙喝」的混混,憑藉其漏洞百出的說辭、拙劣不堪的演技,居然騙取了政治地位,最終被公安機關識破蛛絲馬跡,捉拿歸案。

黃沂海:滑稽戲《西望長安》幕後考 - 天天要聞

滑稽戲《西望長安》劇照

根植于海派文化土壤的滑稽戲,尤為擅長從古今中外姐妹藝術的交流借鑒中汲取養分。建團伊始,蜜蜂劇團就提出要向話劇「對標看齊」,暫停數場演出,召集演職人員前往蘭心劇場,觀看上海人民藝術劇院的《曙光照耀莫斯科》《布谷鳥叫了》等優秀劇目,學習話劇藝術之長,彌補滑稽表演浮誇粗淺之不足。

《西望長安》劇本面世後,蜜蜂劇團從中「嗅」到了社會熱點,當即「拿來」改編,並排出最強演出陣容,由姚慕雙飾演騙子栗晚成,周柏春飾演公安局處長唐石清,聲譽鵲起的「雙字輩」擔綱重要角色。滑稽戲調動自身「說噱做唱」的獨特優勢,其間周柏春揭露騙局的大段唱詞,採用了梨膏糖調、妙根調、打湘蓮、快樂曲等滑稽傳統曲牌,甚至還穿插了「跑馬溜溜的山上」的韻律,唱出「他講閑話太空洞,毫無根據像陣風,他說到前線打過白刃戰,親自肉搏去衝鋒,伲曉得高級首長要指揮,哪能會親自肉搏打衝鋒,搿個大漏洞,肯定是冒充,憑他多狡猾,結果一場空」「看到他履歷鑒定書,真要笑痛我個肚皮,他寫著一九三五年鬧革命,算起來還是八歲個小弟弟,打仗還要拖鼻涕,路要相差幾萬里」等段落,編曲形式豐富,令觀眾欲罷不能。

翻看這出滑稽戲的戲單,居然還出現了畫家葉淺予繪製的《西望長安》印象記四幅,分別題為「騙子手初誇刺刀傷」「慕英雄輕墮迷魂陣」「假貨色難欺明眼人」「熱水澡揭穿西洋鏡」,栩栩如生勾勒齣劇情經典橋段,極為傳神。其實,葉淺予與滑稽戲緣分匪淺,滬上好幾家滑稽劇團曾根據他的連環漫畫《王先生與小陳》,改編上演過《王先生到上海》《王先生旅行記》等系列喜劇。

黃沂海:滑稽戲《西望長安》幕後考 - 天天要聞

當然,話劇藝術的「一招鮮」,未必能「吃遍天」。之後,蜜蜂劇團將金山編導的話劇《紅色風暴》移植到滑稽舞台,效果卻適得其反。當周柏春扮演的工人運動領袖林祥謙、王雙慶扮演的施洋大律師登場時,台下觀眾忍俊不禁,本想營造的激越氛圍蕩然無存,沒演幾場就偃旗息鼓了。(黃沂海)

黃沂海:滑稽戲《西望長安》幕後考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 天天要聞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皇太極駕崩後的1644年,大清帝國迎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皇位爭奪。肅親王豪格與睿親王多爾袞各擁重兵,八旗中半數的支持使得二人勢均力敵。然而歷史的天平最終卻傾向了年僅六歲的福臨。其生母博爾濟吉特氏(即後來的孝庄文皇后)展現出非凡的政治手腕。
戰爭上無力,道德上無敵 - 天天要聞

戰爭上無力,道德上無敵

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相關文獻來源。(龍顏大悅 耶律德光)遼太宗收到了石敬瑭的來信之後,他的心情用四個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開心壞了。自己的父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打遍草原大漠無敵手,可只要南下,總是吃虧,很大一部分
鄭州一五星級酒店擺地攤日入3萬/河南昨日最高氣溫43.2℃/日本教材污衊盧溝橋事變中方先開槍 - 天天要聞

鄭州一五星級酒店擺地攤日入3萬/河南昨日最高氣溫43.2℃/日本教材污衊盧溝橋事變中方先開槍

⊙河南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房源公布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心近日發布河南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次配租公告。本次配租房源共有博學苑、航港南苑、經開苑、文華苑、永盛苑、廣惠苑6個院區,3543套房源。詳情(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心)▼⊙盧洛高速盧氏段即將通車!節省約1小時車程盧洛高速(盧氏...
原創首發七言詩•借刀殺人(三十六計之三) - 天天要聞

原創首發七言詩•借刀殺人(三十六計之三)

文/孫野借刀殺人小周郎,假請諸葛去劫糧。強中更有強中手,毒辣奸計變黃粱。註:黃粱——這裡是引申義,即黃粱夢的意思。周瑜假意恭維孔明,說他足智多謀,請他去帶兵偷襲曹操糧草。曹操向來是偷襲別人糧草的主,肯定戒備森嚴,這不是讓諸葛亮白白送死嗎!
盛七小姐打官司(歐陽亮) - 天天要聞

盛七小姐打官司(歐陽亮)

盛七小姐,本名盛愛頤,是清末首富盛宣懷的第七個女兒。盛宣懷官做得大,以幫助李鴻章辦理「文案」起家,至辛亥清朝覆亡時已經官居郵傳部尚書,生意做得更大。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