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塵埃——江東太子的三位兄弟

2024年01月06日17:15:04 歷史 1909

原創 馮立鰲

歷史的塵埃——江東太子的三位兄弟 - 天天要聞

孫登和孫和前後兩位太子都沒有能接替孫權的皇位,反而是他們兩位最小的弟弟孫亮和孫休相繼做了孫權之後的兩任皇帝,太子的兩位皇弟之外尚有三位同父兄弟,《三國志﹒吳書﹒吳主五子傳》及其引註記述了皇子孫慮、孫霸、孫奮一生的活動軌跡,表現了吳國後期朝政鬥爭的某些情景,從中能夠窺見個人品格心性與人生命運的某種聯繫。


——英年早逝的孫慮

歷史的塵埃——江東太子的三位兄弟 - 天天要聞


孫慮,字子智,是孫權的第三子。他從小機敏聰慧,多才藝,受到孫權的器重和喜愛。228年三月,十六歲的孫慮被封為建昌侯 。孫權遷都建業,留下孫登孫慮等皇子及宗室公子在武昌,安排陸遜至武昌管理留守事務,把皇子委託給他。當時孫慮喜好鬥鴨,在正廳門口作鬥鴨欄,陸遜嚴厲地說:「君侯應當勤讀經典,增加自己的新知,玩弄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孫慮聽從建議,當即就拆毀了鬥鴨欄 ,他是一位喜納忠言、聞善而從的年輕人。


230年,丞相顧雍上奏說,孫慮生性聰明通達,才識日日增新,按照漢朝的前例應該晉爵稱王,孫權沒有答應。尚書僕射徐存上疏說:「帝王家的興盛,都需要推崇宗族至親。」他列舉了歷史上周、漢兩朝的例子,進而認為吳國的興盛也應該如此,建議任命孫慮為鎮軍大將軍。孫權認可了這一建議,並下詔說:「世態擾亂,凶邪肆虐,需要刑罰規範秩序,武器顯揚威風。以孫慮的氣質修養和武略才智,必能為國家成就大業,現在授予上將之位,以顯示特別的尊榮,交給強勁的軍隊,委以一方重任。對外應威震敵虜,鎮服萬里;對內應震撫遠近,慰恤將士,這確實是孫慮建功立業、竭命效忠之時。孫慮應該內修文德,外經武訓,謙遜為人,滿而不溢,保持內心的恭敬和慎重,不要有負所承受的重任。」孫權任命十八歲的孫慮為鎮軍大將軍,給了他特定的行事自主權,孫慮於是督領軍隊,開府治半州(今江西九江西),成了獨立鎮撫一方的將帥。


孫慮以皇子的尊貴身份,加之年紀又輕,遠近的人們都擔心他不能留心政事。他上任就職後,始終遵奉法度,恭侍師友,實際上超過了眾人對他的期望。232年正月,孫慮去世,時年二十歲,因沒有兒子,封邑遂被廢除。當時孫權悲痛哭泣,為之減少膳食,身在武昌的孫登專程來到建業對父皇作勸慰開導。


——爭奪太子的孫霸

歷史的塵埃——江東太子的三位兄弟 - 天天要聞

孫霸,字子威,是孫和的弟弟。孫和242年被立太子不久,孫霸受封為魯王,以尚書僕射是儀兼任魯王傅,孫權對孫霸的寵愛和優厚對待與太子孫和沒有兩樣。後來群臣議論認為太子與藩王應該上下有別,於是為二人各設宮殿和幕僚,孫霸自此開始怨恨孫和。孫霸結交知名人士,朝中的「官二代」全寄、吳安、孫奇、諸葛綽、楊竺等年輕人爭相依附。這些人與孫和的親信隨從互相詆毀,最終蔓延到朝堂上,許多大臣被捲入紛爭中(參見3.2.26《內政之亂》)。孫權在244年聽到孫霸孫和兩子不和的消息,於是禁止他們與官員往來,讓他們專心向學,但孫霸仍然不斷暗中結交大臣黨羽。


後來孫和因為王夫人被全公主所誣而致太子地位危機,孫霸一黨更加覬覦儲君之位,他們藉機中傷孫和及其親信,當時孫權的潘夫人和少子孫亮正在得寵,孫權於是在250年廢黜了太子孫和。在處置了孫和後,孫權為兒子間的意氣紛爭非常氣憤,為了給孫亮的執政掃清障礙吧,不久將孫霸賜死,隨後又誅殺了全寄、吳安、孫奇、楊竺等人。孫霸以爭奪太子之位開始,又以自取滅亡而告終。


孫霸有孫基、孫壹兩個兒子,孫亮在位時封孫基為吳侯、孫壹為宛陵侯。孫基在朝中擔任內侍,他因偷乘御馬,在257年被關進了監獄。少帝孫亮問侍中刁玄說:「盜乘御馬會如何判罪?」刁玄回答說:「按法律應該處死。然而魯王孫霸死得早,懇請陛下原諒孫基的過錯。」孫亮說:「法律是天下人共同遵守的,怎麼能因為親戚關係就隨意放棄呢?應該想個另外的辦法寬恕他,不必以感情為理由寬恕他。」刁玄說:「古代的赦令有大小之分,可以遍及全天下,也可以在千里五百里範圍內。」孫亮於是宣布宮內大赦,孫基被免罪。


264年後孫皓即位為帝,他追溯孫霸與他父親孫和生前的矛盾紛爭,於是削去了孫基、孫壹的封地,將兩人與他們的祖母謝姬(孫權的謝夫人)一同遷往會稽烏傷縣(治今浙江義烏),他在堂兄弟身上來實現對叔父孫霸的報復。


——不甘其位的孫奮

歷史的塵埃——江東太子的三位兄弟 - 天天要聞

孫奮,字子揚,孫權的第五子,他是孫權的仲姬所生,252年受封為齊王,遷居武昌。同年父皇孫權去世後少弟孫亮繼位,太傅諸葛恪掌權,諸葛恪不想讓諸王處在長江沿岸的戰略要地,就將孫奮轉遷到豫章郡。孫奮十分氣憤,不服從命令,而且多次越出法度行事。


諸葛恪給他寫了一封長信進行勸諫,其中應用了正反方面的歷史事實,說明了帝王之家的人遵守制度法規的重要性,嚴肅指出了孫奮本人在這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希望他牢記先帝(指孫權)教誨,汲取魯王孫霸的教訓,改正自己的過失以避免可能的災禍。諸葛恪的書信所言既是對孫奮身份的提醒和引導,也是國家掌政者對孫奮的警告。孫奮收到書信後十分恐懼,於是移居南昌,但他遊玩狩獵更加頻繁,官員部屬都無法忍受他的命令差遣。


253年諸葛恪被孫峻誅殺後,孫奮到下游住在蕪湖,他想到建業觀察事態變化。傅相謝慈等人對他勸諫,孫奮卻殺死了謝慈等人,朝廷因此將他廢為平民,流放到章安縣(治今浙江臨海東南章安鎮)。258年孫亮為孫奮的處置而下詔,《江表傳》記錄了詔書內容,其中說:「齊王孫奮前面因犯有妄殺官吏罪,被廢為庶人,後來有幾次大赦令,唯獨沒有寬赦他,即便不能恢復王位,為何不能為侯呢?」有關部門表示同意,於是拜孫奮為章安侯。


孫皓在位期間,他宮中左夫人王氏270年去世。孫皓悲傷思念,日夜哭泣,一連數月不出門,於是民間有人傳言孫皓已死,並謠傳章安侯孫奮與上虞侯孫奉兩人中會有一人成為皇帝。孫奮母親仲姬的墳墓在豫章,豫章太守張俊猜測此事或許為真,於是給仲姬前去掃祭墳塋。孫皓聽說此事後,決定將張俊車裂並夷滅三族。據《江表傳》中所記,當時豫章官吏十多人請求代替張俊赴死,孫皓沒有同意。大概覺得張俊是主動向孫奮討好,由此更加懷疑和忌恨他的叔父孫奮。


孫奮本在章安,孫皓將其家族遷徙到吳城禁錮起來,使男女不得通婚,有的年齡到了三十、四十多歲尚不得嫁娶。孫奮上表請求使男女得到配偶。孫皓大怒,派遣朝中使者送葯賜給孫奮,孫奮不接受賜葯,叩頭千下請求說:「老臣自己帶兒子找醫生治療,與國家無關,乞盼賜給余年。」孫皓不同意他的請求,最後孫奮和他的五個兒子全部飲葯而死。因為暴君孫皓的忌恨迫害,孫奮的結局更為悲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黃強到白城調研 - 天天要聞

黃強到白城調研

7月2日至3日,省委書記黃強到白城調研。他強調,要不折不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謀劃編製「十五五」規劃,發揮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勢,努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吉林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7月2日至3日,省委書記黃強到白城調研,在洮南上海電氣綠色甲醇項目一期現場實地察看建設情況。白城風光資源獨...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 天天要聞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文章新銳創作者認證#​隋唐年間,秦嶺深處常現一位背著葯簍的身影,那便是孫思邈。他踏遍山川挖葯,一雙慧眼識百草,三根手指斷病源,無論疑難雜症,經他診治總能藥到病除,百姓們都尊稱他為孫真人。孫真人這日,孫思邈正往泰山採藥。山間霧氣繚繞,忽有位
痛悼!他在福州逝世!享年98歲 - 天天要聞

痛悼!他在福州逝世!享年98歲

突傳噩耗 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教育家 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 文科資深榮譽教授陳征 於2025年7月2日20時05分 在福州逝世 享年98歲 今天,福建師範大學官方網站發布一則訃告,全國「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獲得者,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教育家,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陳征逝世,享年98歲。 陳征,1927年出生,祖籍江蘇省泰縣...
金田起義發生地將結束不通鐵路歷史 - 天天要聞

金田起義發生地將結束不通鐵路歷史

7月3日,新建柳州至廣州鐵路柳州至梧州段紫荊瑤山隧道順利貫通,為柳梧鐵路建成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柳梧鐵路是國鐵I級、雙線電氣化、客貨共線鐵路,全長238千米,設計速度目標值160km/h,途經柳州、來賓、貴港、梧州四市,共設10個車站。沿線的桂平北站,即設在廣西桂平市金田鎮境內。金田鎮金田村是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領...
劉備為何不用張飛,而以魏延督漢中? - 天天要聞

劉備為何不用張飛,而以魏延督漢中?

全文共1993字 | 閱讀需5分鐘219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漢中王劉備回到成都,留鎮遠將軍(軍職三品)魏延領漢中太守(官職三品),督漢中。劉備沒有令張飛督漢中,舉軍皆驚。世人皆知,劉備關羽張飛結拜兄弟,劉備稱漢中王,關羽督荊州,張飛督漢中,這樣布局才符合大家的預期。魏延,字文長,荊州義陽人,是...
印尼沉船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 天天要聞

印尼沉船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救援人員已展開搜救工作 當地時間7月3日,據總台記者消息,印尼沉船事故聯合搜救隊公布的最新名單顯示,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當地時間....
李鉞鋒,無期徒刑! - 天天要聞

李鉞鋒,無期徒刑!

今天(7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台盟中央原常務副主席李鉞鋒受賄一案,以受賄罪判處被告人李鉞鋒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將追繳在案的李鉞鋒受賄所得財物及其孳息依法上繳國庫。經審理查明:2011年至2024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