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真正的強者,善敗、善師、善慫

2024年01月03日21:10:59 歷史 3544

劉邦:真正的強者,善敗、善師、善慫 - 天天要聞

作者:洞見moon

善師者不陣,善敗者不亡。

漢高祖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

他生於農家,前半生碌碌無為;起於卒伍,後半生大器晚成。

從屢戰屢敗到敢打必勝,從屈居人下到睥睨天下,劉邦的霸業路走得十分坎坷。

他的一生,曾多次跌落谷底,但總能逆襲而上、愈敗愈強。

01

善敗

史書記載,劉邦在和項羽的對戰中,輸了六大場,三十多小場。

彭城之戰,項羽帶領三萬楚軍,在半日之內擊潰劉邦帶領的五十六萬諸侯聯軍。

五十六萬兵馬,被殺十多萬,溺死者不計其數,其餘全部走散,劉邦僅率數十騎逃脫。

這是劉邦自起兵以來最大的慘敗,他的父母和妻子都被項羽俘獲。

眾諸侯都認為劉邦經此一敗,必定一蹶不振,滅亡是早晚的事,便紛紛背漢向楚。

然而,劉邦並沒有因此沉淪,他立馬調整策略,退守滎陽。

他先安排韓信、灌嬰擊退楚軍追兵,穩住陣腳。

然後利用成皋的地形優勢,與項羽做長期抗爭。

就這樣,劉邦慢慢休養生息,養精蓄銳,三年後於垓下一舉殲滅楚軍。

《漢書》有云:善師者不陣,善敗者不亡。

人生不是一條光滑的直線,而是一條波折的曲線,有成功更有失敗。

弱者越挫越衰,強者越挫越勇。

一個人能不能成事,就看有多大的抗挫力和反彈力。

多少次被擊垮在地,就多少次爬起來,渡盡黑暗便見光明,翻越低谷便是頂峰。

垓下之戰,項羽兵敗被困陰陵,心灰意冷地對部下說:

「我起兵八年,經歷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從來沒有敗績,今天被困在這裡,不是我不會打仗,而是天要亡我。」

即便部下拚死助項羽突圍至烏江,江東還有數萬兵馬等著他,他卻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自刎而死。

這是項羽第一次大敗,也是最後一次大敗。

一個人對待成敗的態度,就是他能抵達的高度。

登頂之路,命運會布危局、設險關,不會輕易允許一個人直抵山巔。

失敗對弱者來說,是千溝萬壑、崇山峻岭,但對強者來說,不過是山澗小溪,跨過去就是通天大道。

劉邦:真正的強者,善敗、善師、善慫 - 天天要聞

02

善師

劉邦出身農家,年輕時做了遊俠,崇尚墨家思想,鄙視儒生。

可當儒生陸賈以儒家治國理念勸諫時,劉邦立馬端茶倒水向他討教秦亡漢興、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資借鑒。

還封陸賈為太中大夫,稱他為師。

楚漢之爭時,劉邦常和韓信一起演練兵法,韓信總能壓他一頭。

韓信還說:陛下不過能將十萬,臣多多而益善耳。

聽到自己不如別人,劉邦不僅不怒,反而經常找韓信學習兵法。

劉邦從善如流,聽到別人的勸諫,改之;看到別人的長處,學之。

因此《王命論》中對他的評價是:從諫如順流,趣時如響赴。

古人說:見賢思齊。

厲害的人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優秀,不會嫉妒,只會靠近。

因為這意味著自己能學到新的東西,可以慢慢精進自己。

統一全國後,劉邦並沒有大肆宣揚自己的功績,反而感慨: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

鎮守國家,安撫百姓,我不如蕭何;

連兵百萬,攻無不克,我不如韓信。

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為我願意聽他們的,向他們學習。

而項羽有范增這樣的能人,卻言不聽計不從,所以被我打敗。」

越是淺薄的人,越容易被一時浮雲遮望眼,自認為天下無人可及。

越是大格局,就越明白自己的渺小,懂得俯下身來向別人學習。

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力行。

處世最大的智慧,就是坦然接受自己會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然後擇善而從,在人生道路上日拱一卒。

劉邦:真正的強者,善敗、善師、善慫 - 天天要聞

03

善慫

公元前209年,楚懷王立下盟約:先入關中者為王。

兩年後,劉邦向西挺進,直入關中。

這讓剛贏得巨鹿之戰的項羽十分憤怒,以為劉邦有稱王的野心。

劉邦並沒有因一時勝利迷失,而是選擇退軍霸上,乖乖將關中讓給項羽。

更是帶上幾車禮物,親自來到項羽營前,極其恭敬地說:

「我先入關中只是為了幫助將軍掃除障礙,日夜期盼項王早日到來,怎麼敢稱王呢?」

態度之誠懇,讓項羽認為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怒火也隨之煙消雲散。

想起蘇軾的一句話,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遇事一味爭強,容易失了方寸,也容易堵死自己的後路。

而懂得退讓的人,敢於俯身低頭,最終借力成事,直上青雲。

鴻門宴上,戰戰兢兢的劉邦剛走出項羽的營帳,準備開溜,卻碰到了雍齒。

雍齒本是劉邦的部下,後來背叛到項羽那裡,他一眼就看出劉邦想要逃跑的念頭。

面對這個曾經背叛過自己的人,劉邦直接給他跪下,請求放自己一馬。

這一跪,連雍齒都看不起他。朝劉邦臉上踹了一腳,呸了一聲,放他走了。

都說劉邦臉皮厚,可如果不是生死存亡的關頭,誰又願意給人磕頭下跪呢?

低下去的是頭,撿到的是命啊。

在這之後,項羽徹底對劉邦放下戒心,封他為漢王,還將巴蜀和漢中四十一縣作為劉邦的領地。

人生在世,誰又能活得瀟瀟洒灑?

在適當的時候認慫,審時度勢,韜光養晦,既是明智之舉,更是對自己的保全。

能忍別人所不能忍,才能成別人所不能成。

認慫,絕非懦弱,而是強者主動選擇的謀略。

劉邦:真正的強者,善敗、善師、善慫 - 天天要聞

公元前195年,劉邦在長樂宮結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三年亡秦,四年滅楚,劉邦在知天命的年紀,創造了自己人生的奇蹟。

但在成功之前,劉邦也是歷經艱辛,磨難重重。

前半生一無所成,48歲才揭竿起義,一路闖蕩下來更是頻陷困境,甚至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若你對人生感到迷茫,不妨讀一讀劉邦。

看他如何觸底反彈,看他如何忍辱負重,看他如何博採眾長。

或許,從他的故事裡,你可以找到向陽而生的力量。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