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真正的強者,善敗、善師、善慫

2024年01月03日21:10:59 歷史 3544

劉邦:真正的強者,善敗、善師、善慫 - 天天要聞

作者:洞見moon

善師者不陣,善敗者不亡。

漢高祖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

他生於農家,前半生碌碌無為;起於卒伍,後半生大器晚成。

從屢戰屢敗到敢打必勝,從屈居人下到睥睨天下,劉邦的霸業路走得十分坎坷。

他的一生,曾多次跌落谷底,但總能逆襲而上、愈敗愈強。

01

善敗

史書記載,劉邦在和項羽的對戰中,輸了六大場,三十多小場。

彭城之戰,項羽帶領三萬楚軍,在半日之內擊潰劉邦帶領的五十六萬諸侯聯軍。

五十六萬兵馬,被殺十多萬,溺死者不計其數,其餘全部走散,劉邦僅率數十騎逃脫。

這是劉邦自起兵以來最大的慘敗,他的父母和妻子都被項羽俘獲。

眾諸侯都認為劉邦經此一敗,必定一蹶不振,滅亡是早晚的事,便紛紛背漢向楚。

然而,劉邦並沒有因此沉淪,他立馬調整策略,退守滎陽。

他先安排韓信、灌嬰擊退楚軍追兵,穩住陣腳。

然後利用成皋的地形優勢,與項羽做長期抗爭。

就這樣,劉邦慢慢休養生息,養精蓄銳,三年後於垓下一舉殲滅楚軍。

《漢書》有云:善師者不陣,善敗者不亡。

人生不是一條光滑的直線,而是一條波折的曲線,有成功更有失敗。

弱者越挫越衰,強者越挫越勇。

一個人能不能成事,就看有多大的抗挫力和反彈力。

多少次被擊垮在地,就多少次爬起來,渡盡黑暗便見光明,翻越低谷便是頂峰。

垓下之戰,項羽兵敗被困陰陵,心灰意冷地對部下說:

「我起兵八年,經歷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從來沒有敗績,今天被困在這裡,不是我不會打仗,而是天要亡我。」

即便部下拚死助項羽突圍至烏江,江東還有數萬兵馬等著他,他卻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自刎而死。

這是項羽第一次大敗,也是最後一次大敗。

一個人對待成敗的態度,就是他能抵達的高度。

登頂之路,命運會布危局、設險關,不會輕易允許一個人直抵山巔。

失敗對弱者來說,是千溝萬壑、崇山峻岭,但對強者來說,不過是山澗小溪,跨過去就是通天大道。

劉邦:真正的強者,善敗、善師、善慫 - 天天要聞

02

善師

劉邦出身農家,年輕時做了遊俠,崇尚墨家思想,鄙視儒生。

可當儒生陸賈以儒家治國理念勸諫時,劉邦立馬端茶倒水向他討教秦亡漢興、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資借鑒。

還封陸賈為太中大夫,稱他為師。

楚漢之爭時,劉邦常和韓信一起演練兵法,韓信總能壓他一頭。

韓信還說:陛下不過能將十萬,臣多多而益善耳。

聽到自己不如別人,劉邦不僅不怒,反而經常找韓信學習兵法。

劉邦從善如流,聽到別人的勸諫,改之;看到別人的長處,學之。

因此《王命論》中對他的評價是:從諫如順流,趣時如響赴。

古人說:見賢思齊。

厲害的人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優秀,不會嫉妒,只會靠近。

因為這意味著自己能學到新的東西,可以慢慢精進自己。

統一全國後,劉邦並沒有大肆宣揚自己的功績,反而感慨: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

鎮守國家,安撫百姓,我不如蕭何;

連兵百萬,攻無不克,我不如韓信。

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為我願意聽他們的,向他們學習。

而項羽有范增這樣的能人,卻言不聽計不從,所以被我打敗。」

越是淺薄的人,越容易被一時浮雲遮望眼,自認為天下無人可及。

越是大格局,就越明白自己的渺小,懂得俯下身來向別人學習。

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力行。

處世最大的智慧,就是坦然接受自己會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然後擇善而從,在人生道路上日拱一卒。

劉邦:真正的強者,善敗、善師、善慫 - 天天要聞

03

善慫

公元前209年,楚懷王立下盟約:先入關中者為王。

兩年後,劉邦向西挺進,直入關中。

這讓剛贏得巨鹿之戰的項羽十分憤怒,以為劉邦有稱王的野心。

劉邦並沒有因一時勝利迷失,而是選擇退軍霸上,乖乖將關中讓給項羽。

更是帶上幾車禮物,親自來到項羽營前,極其恭敬地說:

「我先入關中只是為了幫助將軍掃除障礙,日夜期盼項王早日到來,怎麼敢稱王呢?」

態度之誠懇,讓項羽認為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怒火也隨之煙消雲散。

想起蘇軾的一句話,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遇事一味爭強,容易失了方寸,也容易堵死自己的後路。

而懂得退讓的人,敢於俯身低頭,最終借力成事,直上青雲。

鴻門宴上,戰戰兢兢的劉邦剛走出項羽的營帳,準備開溜,卻碰到了雍齒。

雍齒本是劉邦的部下,後來背叛到項羽那裡,他一眼就看出劉邦想要逃跑的念頭。

面對這個曾經背叛過自己的人,劉邦直接給他跪下,請求放自己一馬。

這一跪,連雍齒都看不起他。朝劉邦臉上踹了一腳,呸了一聲,放他走了。

都說劉邦臉皮厚,可如果不是生死存亡的關頭,誰又願意給人磕頭下跪呢?

低下去的是頭,撿到的是命啊。

在這之後,項羽徹底對劉邦放下戒心,封他為漢王,還將巴蜀和漢中四十一縣作為劉邦的領地。

人生在世,誰又能活得瀟瀟洒灑?

在適當的時候認慫,審時度勢,韜光養晦,既是明智之舉,更是對自己的保全。

能忍別人所不能忍,才能成別人所不能成。

認慫,絕非懦弱,而是強者主動選擇的謀略。

劉邦:真正的強者,善敗、善師、善慫 - 天天要聞

公元前195年,劉邦在長樂宮結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三年亡秦,四年滅楚,劉邦在知天命的年紀,創造了自己人生的奇蹟。

但在成功之前,劉邦也是歷經艱辛,磨難重重。

前半生一無所成,48歲才揭竿起義,一路闖蕩下來更是頻陷困境,甚至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若你對人生感到迷茫,不妨讀一讀劉邦。

看他如何觸底反彈,看他如何忍辱負重,看他如何博採眾長。

或許,從他的故事裡,你可以找到向陽而生的力量。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 - 天天要聞

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拉薩7月1日電 題: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加入中國共產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的一間整潔屋子裡,104歲的大多吉用微微顫抖卻堅定的聲音道出了深藏
他是全球45億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 天天要聞

他是全球45億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這世上有個人,沒打過仗,沒建過國,沒寫過書,卻被全球45億人尊為「精神祖先」。他不是神仙,也不是聖人,更不是哲學家,他的故事,全靠帳篷、駱駝、兒子和信念撐起來。他生在公元前2000年,死在沙漠邊緣,連墓碑都不顯眼,卻讓三大宗教——猶太教、基
嘉靖還是愛惜羽毛的 - 天天要聞

嘉靖還是愛惜羽毛的

《萬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這位皇帝的喜愛虛榮和不能接受批評世無其匹,只接近少數佞臣,聽到的是各種虛假的情況。二、當嘉靖帝發現大事已被敗壞,就把昔日的一個親信正法斬首,以推卸責任而平息輿論。這種做法使得廷臣
土耳其18歲少女遭性侵後懷孕,19歲未婚夫得知後暴怒將她槍殺 - 天天要聞

土耳其18歲少女遭性侵後懷孕,19歲未婚夫得知後暴怒將她槍殺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日前發生震驚社會的事件:18歲少女奧雅布達克遭性侵後懷孕,未婚夫發現後竟開槍將她射殺。當時她懷有5個半月身孕,遭射中胸部送醫後不治,腹中胎兒也沒能保住。此事成為土耳其國內今年第209起女性遭到殺害事件。奧雅在訂婚前幾周遭人性侵,未婚夫因她身體不適陪她去醫院,意外得知她懷孕後要求解除婚約,隨...
【閑侃三國】第061回:孫夫人被騙回吳,曹阿瞞無奈退兵 - 天天要聞

【閑侃三國】第061回:孫夫人被騙回吳,曹阿瞞無奈退兵

回目:趙雲截江奪阿斗,孫權遺書退老瞞時間:建安十七年至十八年春地點:涪城-葭萌關-成都-東吳-荊州-秣陵-許昌-壽春-濡須人物一、劉備。龐統,法正,魏延,劉封,趙雲,孫夫人,侍婢,張飛,諸葛亮。二、劉璋。劉璝,泠苞,張任,鄧賢,楊懷,高沛。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 天天要聞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徐階的時代過去了,高拱的時代到來,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個太監(陳洪)的幫助,重新回到內閣,卻因為得罪另一個太監,被再次趕回老家,若給中間加個期限,則只有區區三年。雖然時間有點短暫,但並不影響高拱擼起袖子加油干,於是歷時三年聞名於世的「隆慶新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 天天要聞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健康時報記者 邱越 王艾冰)為了方便學生隨時找他,吳天一院士把家安在離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步行僅10分鐘的地方。在這個百餘平米的屋子裡,處處都是各種書籍和資料,「高原醫學」的痕迹隨處可見。在吳天一書房兼卧室的最顯眼處,擺放著那枚代表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