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驛兵變」絕非偶然,是太子李亨謀劃的一出好戲

2022年12月25日22:41:06 歷史 1930

馬嵬驛兵變」背後的主謀是誰?是太子李亨?還是禁軍大將陳玄禮?又或者是另有其人?這個在歷史上還是比較有爭議的。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謀反,叛軍一路南下,攻勢迅猛。

公元756年,叛軍攻破潼關關中門戶大開,長安危在旦夕。唐玄宗不敢留在長安,帶著部分皇族、親信還有禁軍將士倉皇出逃,準備逃往蜀地避難。

「馬嵬驛兵變」絕非偶然,是太子李亨謀劃的一出好戲 - 天天要聞

李隆基

行至馬嵬驛時,士兵們十分疲憊,飢餓難耐,內心都非常憤怒。禁軍大將陳玄禮認為這種局面都是奸相楊國忠造成的,楊國忠禍國殃民,實在該死。

陳玄禮想除掉楊國忠,他告訴了東宮的宦官李輔國,讓李輔國去轉告太子李亨。李亨拿不定主意,內心猶豫不決。

當時有吐蕃使者攔住了楊國忠的馬,向楊國忠要食物充饑,這一幕被士兵們看見了。士兵們大聲喊道:「楊國忠勾結胡人,意圖謀反!」隨後,用弓箭射向楊國忠,射中了楊國忠的馬鞍,楊國忠驚慌失措,急忙逃走了。他逃到馬嵬驛西門時,被士兵們追上,士兵們誅殺了楊國忠,取了楊國忠的首級,掛在了西門外示眾,然後又殺了楊國忠的兒子楊暄。

「馬嵬驛兵變」絕非偶然,是太子李亨謀劃的一出好戲 - 天天要聞

楊國忠

御史大夫魏方進見狀,呵斥士兵:「你們膽大妄為,竟敢殺當朝的宰相!」士兵們不由分說,又上前把魏方進殺了。韋見素聽到外面亂糟糟的,就來看看是什麼情況。士兵們見了韋見素,舉起鞭子就打,打傷了韋見素,幸虧陳玄禮及時出現,救了韋見素一命。

士兵們包圍了驛站,唐玄宗問侍從發生了什麼事情,侍從回答說楊國忠謀反,被士兵殺了。唐玄宗走了出來,安慰士兵,讓士兵們退下,士兵們不聽。唐玄宗讓高力士問陳玄禮該怎麼辦,陳玄禮說:「楊國忠謀反被殺,楊貴妃不能再留在陛下身邊了,願陛下能夠忍痛割愛,處死楊貴妃。」

唐玄宗聽了,說道:「這件事朕自己來處置。」說完,回到了驛站內。

唐玄宗此時此刻的心情是是萬分悲涼,楊貴妃是自己的愛妃,怎麼能捨得處死她呢?自己身為一國之帝王,天下之主,卻連心愛的妃子都保不住。

「馬嵬驛兵變」絕非偶然,是太子李亨謀劃的一出好戲 - 天天要聞

楊貴妃

唐玄宗拄杖嘆息,猶豫不決。京兆司錄參軍韋諤對唐玄宗說:「陛下,現在眾怒難犯,形勢萬分危急,為了陛下的安全,請陛下趕快做出決斷。」說著就下跪不斷地磕頭,磕得滿臉是血。

唐玄宗說:「貴妃久居深宮,沒有接觸過宮外的人,怎麼會知道楊國忠謀反?」

這時高力士勸道:「貴妃無罪,但是士兵們殺了楊國忠,貴妃卻還在陛下身邊侍奉,將士們不會安心的,如今只能處死貴妃,將士們才會安心,將士們安心,陛下才會安全。」

唐玄宗無奈,令高力士在佛堂內縊死了楊貴妃,然後將楊貴妃的屍體抬到了外面,陳玄禮等人見了,卸下甲胄,下跪高呼萬歲,士兵們也退下了。

「馬嵬驛兵變」絕非偶然,是太子李亨謀劃的一出好戲 - 天天要聞

唐玄宗認為這是太子李亨謀劃的,傷透了心。父子二人在馬嵬驛分道揚鑣,唐玄宗繼續前往蜀地,太子李亨北上靈武,在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李亨即位後,尊唐玄宗為太上皇。

唐玄宗有這樣的遭遇其實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晚年昏庸,重用楊國忠這樣的奸佞,寵愛楊貴妃,不聽忠良之言,早就沒有了當年的英明神武。

馬嵬驛兵變對誰最有利,肯定是太子李亨。這一場兵變背後的主謀很可能就是這位太子殿下,他利用了將士們的憤怒,即可以除掉與自己有矛盾的楊國忠,又可以趁機把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可謂是一舉兩得,一箭雙鵰。

「馬嵬驛兵變」絕非偶然,是太子李亨謀劃的一出好戲 - 天天要聞

李亨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著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著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