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光緒為何堅持要打?高估自己低估對手,最終輸的一敗塗地

2022年11月03日16:53:18 歷史 1127

甲午海戰是清朝後期一場重要的戰鬥,可以說是清朝和日本的一場國運之戰,這場戰鬥從陸上開始一直到海戰結束,清朝輸的一敗塗地,不得不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不僅割讓眾多領土給日本,還賠償了日本兩億兩白銀,更是直接宣告了清朝洋務運動的徹底失敗,也讓日本從這一場賭國運的戰爭中賺的盆滿缽滿,很多人將這場戰鬥歸結於老太后慈禧昏庸不堪,殊不知這場戰鬥是光緒堅持要打的,而且不遺餘力的支持,結果事與願違,輸了個底朝天。

甲午戰爭光緒為何堅持要打?高估自己低估對手,最終輸的一敗塗地 - 天天要聞

甲午戰爭

光緒的不幸

光緒是慈禧在親兒子同治死後扶持的第二位皇帝,為了可以讓自己繼續垂簾聽政,慈禧特地挑了只有4歲的載湉繼承大統,也就是後來的光緒帝,少年即位,慈禧理所當然的繼續把持朝政,但畢竟是女人,朝政大權遲早要還給光緒的。

甲午戰爭光緒為何堅持要打?高估自己低估對手,最終輸的一敗塗地 - 天天要聞

少年光緒

不僅如此,慈禧對光緒特別嚴格,少年時代的光緒就是在慈禧嚴厲的教育下成長的,這種名義上的母子關係必然和普通家庭不一樣,也因此,光緒對慈禧是又恨又怕,造成了他極其矛盾的性格,所以到了叛逆期,雙方時不時的爆發矛盾,「雖瑣屑細故,必反對而後快」也證明了當時光緒對慈禧這種叛逆的情感。

甲午戰爭光緒為何堅持要打?高估自己低估對手,最終輸的一敗塗地 - 天天要聞

光緒與父親

而光緒一直在等,等待他可以親政的時候,這樣就可以擺脫慈禧的控制了,按照祖制,皇帝到了一定年齡後可以親政了,當年康熙是14歲親政的,因此慈禧許諾光緒,只要光緒好好讀書,14歲就放權讓他親政。

等到光緒14歲的時候,早已掌握朝政大權的慈禧怎麼能甘心放權?到底是垂簾聽政多年的老手,慈禧又想出了一個妙計,直接和光緒的生父醇親王商量,醇親王早已明白慈禧的用意,畢竟他早已取代恭親王在朝廷的地位,成為慈禧的心腹,直接聯合其他大臣,「懇請」 慈禧訓政,所謂訓政,就是把之前的垂簾拿掉,換成了屏風,但是一切照舊,並且還說等皇帝大婚後,一切事情先請懿旨,再於皇帝前奏聞。

甲午戰爭光緒為何堅持要打?高估自己低估對手,最終輸的一敗塗地 - 天天要聞

慈禧訓政

慈禧也順水推舟,直接接受醇親王的「訓政」的提議,親生父親坑自己兒子醇親王真的玩得賊溜。光緒十三年(1887年)正月,光緒終於可以親政了,但朝政大權依舊掌握在慈禧手中,並且為了方便以後歸政後繼續控制光緒,慈禧還將自己的侄女嫁給光緒作為皇后,雖然光緒不中意,但是沒辦法,捏著鼻子接受了。

甲午戰爭光緒為何堅持要打?高估自己低估對手,最終輸的一敗塗地 - 天天要聞

光緒皇后

按照祖制,皇帝大婚後要親理朝政,慈禧自然不敢違背祖宗之法,雖然表示可以退休,但是要給慈禧修一個退休後頤養天年的園子,這就是頤和園

頤和園的前身是乾隆時期修建的清漪園,但被英法聯軍給毀了,現在要在這個基礎上重新修建,只要頤和園修好,她就徹底退休,當然這也是慈禧的緩兵之計,畢竟這個頤和園一修就是修了好幾年,早在光緒十年(1884年)就開始修建了,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頤和園也差不多修建好了,這下子慈禧真的決定放權退休了,徹底讓光緒掌權了。

甲午戰爭光緒為何堅持要打?高估自己低估對手,最終輸的一敗塗地 - 天天要聞

今日頤和園

然而光緒親政後發現,自己親不親政沒啥區別,朝中大臣基本都是慈禧任命的,雖然慈禧不再訓政,但是大臣們處理和奏事的時候都得先問一下慈禧,這讓光緒很無力,雖然光緒很想真正掌握權力,也想處理幾個不聽話的大臣立威,但是這些人都是慈禧任命的,慈禧還在呢,這事兒沒法進行,他只能等機會,等一個可以證明自己的機會。

蓄謀已久的日本

甲午戰爭其實是日本蓄謀已久的戰爭,早在明治維新之前的幕府末期就開始蓄謀了,幕府後期,日本同樣羸弱不堪,日本國內一些人就想和其他國家一樣去殖民,他們提出了一個「海外雄飛論」,他們覺得日本要騰飛,就得去別的國家殖民,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力加強,海外雄飛論再次被搬上舞台,他們的目光投向了同樣被殖民的清朝。

於是他們為了這個目的,開始將侵略的目標和步驟都有條不紊地清晰化,1880年提出《與清國鬥爭方策》,後來山縣有朋寫出《臨邦兵備略表》;1887年小川又次大佐寫了《征討清國之策略》;1890年,日本最終形成了自己的「大陸政策」計劃,即先征朝鮮-佔滿蒙-征清-稱霸亞洲-統治全球,因此日本一旦確定這個政策後,就開始真正執行下去。

甲午戰爭光緒為何堅持要打?高估自己低估對手,最終輸的一敗塗地 - 天天要聞

山縣有朋

為了完成第一步,日本首先就通過各種手段對朝鮮進行滲透,1894年正好朝鮮東學黨起義,抓住機會日本直接在朝鮮開展軍事行動,並且對清朝不宣而戰,只要打敗清朝,就可以完成第一步,吞併朝鮮。

甲午戰爭光緒為何堅持要打?高估自己低估對手,最終輸的一敗塗地 - 天天要聞

東學黨起義

因此甲午戰爭是朝鮮蓄謀已久的戰爭,可以說為了這一步,日本已經準備了很多年,而且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執行,反觀清朝,對於自己的對手一點都不了解,還停留在日本還是蕞爾小邦,不足為懼的狀態。

主戰派紛紛登場

面對咄咄逼人的日本,清朝內部也分為兩派,以李鴻章為首的妥協派和以翁同龢為首主戰派,李鴻章為什麼不想打,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清朝的國力和自己建立的北洋海軍的實力,畢竟北洋海軍已經成為李鴻章為首的人的「私軍」,自己和下面一撥人上下其手,任人唯親,看上去北洋海軍威武雄壯,但是真打起來,可能有點捉急,因此他想繼續依靠北洋海軍為洋務運動拉大旗。

甲午戰爭光緒為何堅持要打?高估自己低估對手,最終輸的一敗塗地 - 天天要聞

李鴻章

至於主戰派的翁同龢和李鴻藻這些人都是清流,而且都是光緒皇帝的老師,而且翁同龢和李鴻章有嫌隙,他作為清流的代表,自然對李鴻章依靠慈禧的洋務派不爽,因此一直對光緒吹風,可以打,畢竟如果打贏了光緒帝的地位更加鞏固,作為帝師的他自然有功,如果輸了,可以治李鴻章北洋海軍不力的罪,可以報仇,橫豎都不會虧

甲午戰爭光緒為何堅持要打?高估自己低估對手,最終輸的一敗塗地 - 天天要聞

翁同龢

而且清流們紛紛寫文章,什麼「速行決戰,藉以存彼弱國,衛我邊疆,絕各國覬覦之心,奪日本驕矜之氣」、「我愈退,則彼愈進;我益讓,則彼益驕」、「厚集兵力,分駐高境,剋期進發,迅赴事機」,這些文章寫得極具煽動力,而且豪氣衝天,任誰看了都得虎軀一震。

除了這些清流之外,滿朝文武除了少數人,也壓根沒把日本當回事,比如清朝駐日本公使何如璋說:「日本今日之勢,固萬萬不能勝我也。」晚清名臣張之洞也說:「日本甚窮,華市一絕,商賈立窘,嚴修海防靜以待之。中國之兵力財力,縱不能勝俄,何至不能御倭哉?」

面對朝野上下紛紛求戰的心思,光緒也覺得這是天賜的好機會,既然不能通過罷免大臣立威,那就通過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戰爭中最容易組建屬於自己得班底,罷黜和自己不是一條心的官員,而且可以建立權威,向慈禧奪權,自己全面親政,當然光緒自己也不了解日本,但既然駐日本公使和張之洞以及自己的老師都說日本不足為慮,那麼直接開戰就是,甚至清朝上下都想好戰後如何處置日本了:

追日人計窮力竭,婉轉求成,先索回台灣所欠兵費五十萬兩,再取歸被日佔之琉球,然後毀去天津所定專款蘭條,另訂簡明和約,使高麗永為我大清藩屬,日人不得輕越鴻溝。末乃索償我此次所耗兵費若干。有一不從,再全師壓其境上。」

甲午戰爭光緒為何堅持要打?高估自己低估對手,最終輸的一敗塗地 - 天天要聞

光緒和其他官員合影

一敗塗地

當時光緒想的和物流大師一樣優勢在我,而且日本當時日本確實步步緊逼,不斷在朝鮮挑起事端,而且在海上襲擊了清朝的運兵船,加上國內主戰派不斷寫文要求和日本一戰,最終光緒在光緒二十年(1984年)8月1日,光緒下了宣戰詔書,要求李鴻章派軍出戰,結局大家都知道,甲午海戰戰敗,北洋海軍幾乎全軍覆沒,次年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賠了個底朝天。

甲午戰爭光緒為何堅持要打?高估自己低估對手,最終輸的一敗塗地 - 天天要聞

簽訂《馬關條約》

為何光緒堅持要戰?除了朝野上下對日本認識不足之外,還有光緒性格以及慈禧不放權的問題,雖然光緒親政,但是朝廷上慈禧的勢力依舊很強大,這讓光緒迫切的需要一場勝利來提升自己的影響力,甚至希望自己可以和康熙一樣,立下豐功偉績,所以光緒才不惜一切的主張一戰,希望可以用這場「志在必得」的勝利來樹立自己的威信。

可惜這位自幼生在深宮,長於婦人之手的熱血青年因為經驗不足 ,加上不會弄權,不僅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低估了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而戰爭期間恰逢慈禧過壽,李鴻章不想打也不敢打,分散了清朝一戰的決心和精力,最終造成了加甲午戰爭的慘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管仲:通過經濟手段消滅一個國家的鼻祖 - 天天要聞

管仲:通過經濟手段消滅一個國家的鼻祖

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句話應該大家都熟悉。他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在物質生活滿足了,才能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簡單說,這句話闡述了最基本的一個人生道理,所謂的修養、禮儀都是吃飽了飯以後的事。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出自哪裡?如果你不清
蔡暢:日本手上的這幾張牌,哪一張都不好打 - 天天要聞

蔡暢:日本手上的這幾張牌,哪一張都不好打

7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對所有日本輸美商品加征25%關稅,遠超此前針對汽車等特定行業的徵稅範圍。面對這一「最後通牒」,日本首相石破茂當天緊急召開內閣會議,強硬回應「日本不會輕易妥協」,並誓言繼續談判以捍衛國家利益。此次關稅升級直擊日本經濟命脈——汽車產業占對美出口超30%,豐田已預警2025財年凈...
鵜鶘3年6800萬提前續約赫伯特-瓊斯 合計剩5年合同成重點培養對象 - 天天要聞

鵜鶘3年6800萬提前續約赫伯特-瓊斯 合計剩5年合同成重點培養對象

北京時間7月11日,根據ESPN名記Shams報道,鵜鶘與前鋒赫伯特-瓊斯完成提前續約,雙方達成一份三年6800萬美元的合同,加上他的現有合同,他與鵜鶘還剩5年9700萬美元合同,其中2029-30賽季為球員選項。赫伯特-瓊斯是2021年的二輪秀球員,他過去4個賽季均是效力鵜鶘。在上賽季赫伯特-瓊斯因傷僅出戰20分鐘,場均32.4分鐘能夠達...
沈從文與頤和園霽清軒 - 天天要聞

沈從文與頤和園霽清軒

◎謝其章 小學時代的頤和園春遊,可說是一件歡呼雀躍的大事,母親會破例給一毛錢零花,一個義利圓麵包,煮兩隻雞蛋,這些吃食平日里難得一吃。六十年來游頤和園十數次,頂數去年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