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一生經歷了什麼?把3個孩子的名字連起來讀,原因一目了然

2022年10月24日08:15:44 歷史 1599


黃蓉一生經歷了什麼?把3個孩子的名字連起來讀,原因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說起網路小說,很多人都能一口氣說出很多,尤其是玄幻類或者武俠類小說。但要說出現代武俠小說的代表作,很多人都會說不出來。但一說到金庸,很多人即便是沒有看過他的小說原著,也知道其筆下創作的諸多精彩故事和人物。

神鵰俠侶》中,小龍女很美,不食人間煙火,一度被人們稱之為「仙女」,算得上是完美女主角之一。但其實仔細了解金庸的作品,就會發現黃蓉才是最出彩的女主角。她出身桃花島,武功高強,既懂世俗,卻又不世俗,敢愛敢恨,個性很是鮮明。但是她這個人物在《神鵰俠侶》中就呈現出了不一樣的性格。那麼,她究竟是經歷了什麼呢?其實將她三個孩子的名字連起來,就知原因。

黃蓉一生經歷了什麼?把3個孩子的名字連起來讀,原因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女中諸葛黃蓉

與現在很多同質化的網路小說相比較,金庸的武俠小說可謂是獨樹一幟,因為他的人物角色非常飽滿,絕對沒有扁平化,很多人看了他的小說後,即便是其中的一些小人物,也能記得很清楚。

但金庸的武俠小說,不單單在於他塑造角色厲害,更不僅限於他的武俠世界構建很奇妙,而在於他書中的女性角色,每一本都性格鮮明。小龍女高冷,李莫愁心狠手辣,卻又可憐。但是,在諸多的小說中,眾人認為他塑造的最完美的一個角色就是黃蓉。

黃蓉一生經歷了什麼?把3個孩子的名字連起來讀,原因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黃蓉出自《射鵰英雄傳》,是裡面的女主角。她不似其他書籍中的女性角色那樣,要麼是個大家閨秀,要麼自持端重,總之,給人看著不接地氣。而黃蓉則不一樣,她在《射鵰英雄傳》中的出場可謂是十分特別,即把黑炭塗在臉上,又混在乞丐群中,完全沒有所謂的女子禮儀。

而也是因為在這裡,她與男主角郭靖相遇。在與郭靖的相處中,她敢愛敢恨,即便是情敵,她也能輕鬆擊退。除了在愛情方面大膽之外,在與世人的相處中,她也十分有個性。不會被所謂的封建禮教束縛住,總是有話直說,心直口快

黃蓉一生經歷了什麼?把3個孩子的名字連起來讀,原因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可以說,在《射鵰英雄傳》中,她就是一個十分明朗的角色,基本上活成了古代很多女子想活又不能活的樣子。而她之所以有這樣的性格,是因為她年少就出自桃花島,父親黃藥師也是一個不拘泥於世俗的人。

然而,黃蓉的父親最後算是保持著這樣的個性,但黃蓉最後卻「人設崩了」,那就是她不再明朗,甚至開始顧忌起世俗禮教和看法。最典型的就是《神鵰俠侶》中,她勸小龍女遠走高飛,因為楊過和她是師徒,師徒生愛情,於世俗倫理不合。

那麼,黃蓉為何會慢慢變成這個樣子呢?她究竟又經歷了什麼?

黃蓉一生經歷了什麼?把3個孩子的名字連起來讀,原因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襄樊之戰

黃蓉的前半生可謂是順風順水,愛情和事業皆得意。因為她順利的嫁給了郭靖,而自己又是丐幫幫主,然後生下了三個孩子,分別取名郭芙郭襄郭破虜。而這三個孩子的名字則表明了她發生改變的原因。

因為《射鵰英雄傳》的背景設定在宋朝,並且是靖康之恥發生後的南宋,此時已經是1199年往後了。這個時候的南宋都已經岌岌可危,而蒙古的忽必烈又忽然命人進攻襄陽

但問題是地方的官員也陷入了「擺爛」,只顧自己的利益,而置襄陽於不顧。最重要的是,襄樊被元軍圍困時,李庭芝督戰失利,南宋朝廷本該派援兵救援。但宋度宗和當時權傾朝野的丞相賈似道卻不顧,根本不派援兵。而後,張順和張貴被俘虜或者戰死,襄樊失守,落入元軍手中。

黃蓉一生經歷了什麼?把3個孩子的名字連起來讀,原因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這是總體的背景,雖然《射鵰英雄傳》的背景時間跟具體的歷史有差距,但是也可以看得出來,書中的背景就是元軍加大進宮,南宋朝廷步步式微,所以這個時候,對於作為宋人的黃蓉來說,就是最艱難的時刻。

南宋朝廷的國土大片淪陷,朝廷也不管不顧,黃蓉的心情可想而知,偏偏她的丈夫郭靖本就是一個大俠,大俠小則行俠仗義抱不平事,大則心懷天下救民眾於水火。郭靖顯然是後者,所以作為妻子的黃蓉自然受到了他的影響,因此在行動上和精神上支持他,於是便給自己的三個孩子取出了「相扶破虜」含義的名字。

黃蓉一生經歷了什麼?把3個孩子的名字連起來讀,原因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這個名字表明黃蓉想和丈夫郭靖站在一起,為保護南宋而出力。所以,這個時候的黃蓉可以說是成熟長大了,又或者說,更多是被實際的環境影響了,所以才會在環境中被改變,開始融入世俗,因為她的丈夫是武林盟主,而她自然要跟眾人交涉往來,不世俗都不行。

基於愛國情感的支持下,做出了相應的選擇和行動,所以黃蓉的改變其實就是那個大環境的映射。因為在風雨飄搖的年代,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而她的心境的改變,其實就是當時南宋子民的心境改變。

黃蓉一生經歷了什麼?把3個孩子的名字連起來讀,原因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畢竟,北宋末的靖康之恥,以及南宋的節節失敗,最重要的是朝廷的不斷妥協和消極對抗,讓人們對朝廷失去了信任,所以在這種朝不保夕的日子裡,人們自然都憂心忡忡,害怕明天就是自己的末日。黃蓉雖然武功很高,但是如前面所說,她的丈夫被捲入其中,加之她個人的愛國情懷,所以她自然是一邊志氣高昂的抗擊敵人,一邊在心裡給未來蒙上一層消極色彩。

結語

年少輕狂,誰都有這樣的階段。因為年少的時候,對世界的認識還不夠成熟和完善,很多時候看世界都很單純。但一旦成長起來,經歷的多了,就會有不一樣的心境。這種心境的造成可能是身邊的人,也可能是身邊劇烈變化的環境。黃蓉就是如此,她年少經歷少,性格單純,所以古靈精怪。

黃蓉一生經歷了什麼?把3個孩子的名字連起來讀,原因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但是,隨著她長大,看到的世界更廣闊,見過的人也更多,思想就會變得成熟。而更重要的是,她生活一個跌宕起伏的南宋時期,所以她的命運註定是要跟國家命運時刻緊緊系在一起的。在這種情況下,她自然更加關心國家,因此給孩子的取名就是她對未來、對國家的期望。只能說,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她不成長或者說不變化都不行,因為她的思想就不是一個只顧自己利益的人。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遺體腐爛多日無人發現,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遺體腐爛多日無人發現,年僅45歲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女演員遠野凪子近日疑似被發現死於家中,年僅45歲。7月3日,遠野凪子的助手前往其位於東京都豐島區的公寓拜訪,卻始終無法與她取得聯繫。助手隨後聯繫公寓管理公司並報警。警方在室內發現一具倒在地上且已腐爛的女性屍體,現場確認該女性已經死亡,根據狀況判斷其死亡已有幾天時間,警方不認為存在被害...
舉個例子,10年前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年的監督檢查,第10年著火了,這個責任…… - 天天要聞

舉個例子,10年前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年的監督檢查,第10年著火了,這個責任……

昨天有網友在《從監督中拿出20%甚至50%的人來搞調查,那會如何》留言說:舉個例子,10年前驗收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任監督員,到第10個監督員的時候著火了。前面9人沒事,第10個進去了,這冤不冤呢?如果隱患很好整改,沒有一點壓力,為什麼前面9個不做?為什麼就認為在第10個人身上就應該做,而且能做,還能做好?這段話是什...
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 - 天天要聞

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

原標題: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重讀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閃閃的紅星》,李心田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年1月《閃閃的紅星》是李心田寫於60年代的小說,原名為《戰鬥的童年》。1972年,該作品於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後入選教育部紅色經典閱讀書目,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範本,被譯成英、法、德等10餘種文字,19...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王舟瑤(1858—1925),字星垣,號默盫,浙江黃岩人,近代著名學者、教育家、藏書家和地方文獻專家,曾任上海南洋公學教授、京師大學堂師範館經史教習、兩廣師範學堂監督、禮部顧問官。王舟瑤一生著述頗豐,著有《中國學術史》《讀經札記》,編纂有《光緒台州府志》《默盫集》,輯有《台州文征》《台州先哲遺書》等。近日,...
抗戰回望38︱《保衛盧溝橋》:「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38︱《保衛盧溝橋》:「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七七事變」吹響了全民族抗敵禦侮的號角。作為事變中的重要場景,盧溝橋迅速為國人所熟知...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計太多,又怎會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 天天要聞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計太多,又怎會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古代北魏,宮裡的女人想往上走都難。尤其對胡氏來說,她面前擺著的,不只是後宮的明槍暗箭,還有一道橫了百十年的規矩——「子貴母死」。道武帝拓跋珪定這規矩時說得明白:皇子立為太子,親媽就得賜死,怕的是外戚仗著太后的勢亂政。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 天天要聞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師範大學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溫州。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