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劉淵仰天長嘯,司馬攸隨即請命誅殺,司馬炎:不可,他很厚道

2022年10月14日16:05:51 歷史 1722

聽聞劉淵仰天長嘯,司馬攸隨即請命誅殺,司馬炎:不可,他很厚道 - 天天要聞

匈奴質子

東漢建武年間,蒙古大草原爆發嚴重旱災,赤地千里,人畜相繼餓死。接踵而至的瘟疫席捲整個草原部落,強盛一時的匈奴汗國也就此分裂南北。當時,南匈奴匍匐於漢朝金龍旗下,北匈奴則遭遇漢軍追殺,他們越過金微山,橫跨中亞,奔赴歐洲地區。

黃巾之亂時,南匈奴不願為漢朝效力,竟私自斬殺親漢的單于羌渠,與大漢對峙。然而,羌渠之子於扶羅卻率領殘兵逃往漢地。可在親眼目睹漢地四分五裂後,扶羅狼心大起,也干起了打家劫舍、割據稱王的勾當。

216年,曹操統一北方,匈奴各部相繼來投,重新併入漢朝統治之下。為分化匈奴勢力,曹操將匈奴分為左右南北中五部,並設司馬監督匈奴各部。其中於扶羅之子劉豹受封為左部統帥,而劉淵就是劉豹的長子。

劉淵,山西忻州人,匈奴冒頓單于直系後裔。因漢時劉姓公主入匈奴和親,故南匈奴內遷後,貴族多以「劉」為姓,以此彰顯尊貴的身份。

劉淵自小居於漢地,拜崔游為師,學習漢文化,經、史、子、集、兵書無一不通。他素有大志,常對人言:「隨何、陸賈跟隨劉邦卻不能建功立業,灌嬰、周勃恰逢劉恆卻未能開創教化,我深以為恥也。」為此,他奮發習武,精研騎射,逐漸成為文武兼備的奇才。

聽聞劉淵仰天長嘯,司馬攸隨即請命誅殺,司馬炎:不可,他很厚道 - 天天要聞

魏晉時,人多以相貌判斷他人運數。劉淵長相俊美,身材高大,又文採風流,每逢相士,必受稱讚。太原大族王渾偶遇劉淵後,就大加讚美:

「此人相貌非常,我從未所聞也。」

264年,劉淵以匈奴質子的身份進入洛陽。在大魏都城,劉淵深受司馬昭信賴,常邀請他入府做客。司馬炎篡魏後,對劉淵更是青睞有加。在與王濟閑聊時,司馬炎曾當眾誇讚劉淵;

「劉淵儀容機鑒,由余、金日磾也不如他啊。」

作為王渾之子,王濟自小就受到父親的影響,與劉淵保持著密切的關係。他趁此時機,上疏請求司馬炎以劉淵為帥,征討吳國。然而在司馬炎下旨前,卻遭到了孔恂、楊珧的激烈反對。在孔恂眼中,劉淵志向高遠,才能卓著,絕非久居人下之人,一旦領兵南下平吳,則是滅孫氏而扶劉氏也。

聽聞劉淵仰天長嘯,司馬攸隨即請命誅殺,司馬炎:不可,他很厚道 - 天天要聞

司馬炎眼中的厚道人

不久後,氐族酋帥樹機能反叛,劉淵在朝的好友李憙力主劉淵平叛,可又遭到了孔恂的反對。當時李憙勃然大怒,痛斥孔恂嫉賢妒能,多管閑事。然而孔恂卻說:

「劉淵若是斬殺了樹機能,奪取了涼州,那才是涼州的災禍,蛟龍復得雲雨,又怎會再蜷縮池中呢!」

連續兩次翻身的機會都被孔恂破壞,劉淵有些心灰意冷。278年,素有俠客之名的王彌途徑洛陽,劉淵特意在九曲河濱為他擺下宴席。然而在說到王渾、李憙的好意時,劉淵卻泣不成聲,號啕大哭。他自嘆道:

「自今以後,我恐怕要老死於洛陽,與君永別了。」

言罷,二人仰天長嘯,抒發心中不滿,隨即又放聲悲歌,縱酒恣意。

聽聞劉淵仰天長嘯,司馬攸隨即請命誅殺,司馬炎:不可,他很厚道 - 天天要聞

劉淵一番「不得意」的表演,盡被不遠處宴請賓客的司馬攸看在眼裡。他匆匆趕赴皇宮,當面請求司馬炎誅殺劉淵,以除後患。在這個關鍵時刻,王渾竟以全族老幼的生命為劉淵擔保,挽救了劉淵的性命。

司馬炎不僅沒有誅殺劉淵,還在數月後將他放歸匈奴,命劉淵世襲左部帥。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司馬攸請命誅殺劉淵五年後,司馬炎卻以司馬攸威脅他的統治為由,將這個才具品格為世人稱道的親弟弟逼死。而司馬攸忌憚的劉淵卻受封為北部都尉,執掌匈奴左部軍事大權。

司馬炎死後,國丈楊駿接管了大晉政權。他素無才能,又擔心司馬諸王不服,故極力拉攏劉淵,以為外援。當時,大晉實力強盛,而劉淵兵微將寡,不得不臣服於楊駿麾下,假裝為他效力。

聽聞劉淵仰天長嘯,司馬攸隨即請命誅殺,司馬炎:不可,他很厚道 - 天天要聞

291年,楊駿被殺,司馬諸王接連入京亂政,互相攻伐,以致軍力銳減,民生凋敝。坐鎮鄴城的司馬穎為奪取朝中大權,借皇弟之便,特准劉淵監匈奴五部諸軍事。

在劉淵受封不久,劉淵堂叔劉宣就召集匈奴各部貴族密談。他們共推劉淵為主,欲借天下大亂之機,興邦復業,再現匈奴往日輝煌。然而,劉淵卻被困於鄴城,遲遲無法脫身。在與司馬穎告假無果後,劉淵命呼延攸回返匈奴,徵召五部人馬以及諸胡勁旅,靜候時機。

304年,頭昏腦熱的司馬穎廢掉皇太子司馬覃,挾持司馬衷以令天下。然而司馬騰、王浚等聯合鮮卑、烏桓共擊司馬穎。司馬穎不敵,竟惶惶然求救於劉淵。在鄴城逗留多年,劉淵終於等到了逃出生天的好機會。他假借回匈奴調兵為由,竟騙過了司馬穎,離開鄴城東去。

聽聞劉淵仰天長嘯,司馬攸隨即請命誅殺,司馬炎:不可,他很厚道 - 天天要聞

劉淵病逝

正所謂「蛟龍終歸大海」,劉淵一到左國城,就將司馬穎拋諸腦後。他被五部尊稱為大單于,手握五萬雄兵,對大晉虎視眈眈。在與劉宣閑談時,劉淵曾說:

「大禹出西戎,文王生東夷,天授有德之人。現今我們帶甲數萬,皆可以一當十,南下而去必可摧滅大晉,成就漢高祖大業。即使不然,也不失曹魏的霸業。」

劉淵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然而他並非是一個有勇無謀的莽夫,在漢地浸染數十年,他深知以光復匈奴大業為名,必會招致晉人的極力反對。因此,劉淵尊奉劉禪為孝懷皇帝,以漢朝後嗣立國,自稱漢王,改元元熙。

劉淵立國後,王彌、石勒等相繼來投,成為劉淵麾下的重要將領。而對於大晉,劉淵則展開了瘋狂的進攻。大陵一戰,劉淵擊敗晉朝大將聶玄,佔領了并州大部。不久後,他又採納漢人大臣王育的建議,繞過讓他頭疼的劉琨,四面出擊,奇襲洛陽。

聽聞劉淵仰天長嘯,司馬攸隨即請命誅殺,司馬炎:不可,他很厚道 - 天天要聞

然而在洛陽城下,劉淵卻深信善於卜算的鮮於修「辛未之歲得洛陽」的讖語,不再攻晉,轉而治理國政、整飭民生,靜候「辛未之年」的到來。310年,60歲的劉淵沒有等來「辛未之年」,卻等到了他的死期。在建國六年後,劉淵重病身亡,將皇位留給了他的長子劉和。

劉淵起兵之初,打著「大漢」的旗子招兵買馬,收攬人心,卻有高明之處。然而他發家的本錢是以匈奴五部為主,面對這些虎狼之輩,劉淵「以儒治國」的手段根本無法約束諸王、諸將。因此在劉淵統治中後期,匈奴各部大肆掠奪治內百姓家產、子女,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伴隨十六國第一個國家而起的是境內屍橫遍野、白骨累累和十不存二。這一切的災難來源,並非出自於敵人,而是「大漢「內部的胡漢分治。

劉淵死後,繼位的劉和卻將魔爪伸向了他的弟弟們。劉淵留下的子嗣中,先後有五人死於非命,淪為劉和刀下的亡魂。然而劉和並不滿足,他的目的是殺光除他以外的劉淵所有的兒子。自命不凡的劉淵肯定想不到,他死後的世界,遠比生前更加精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 天天要聞

新民一周 | 殲10為何一鳴驚人

這是一次偶發的戰果,也是一次必然的勝利。文 | 朱國順歷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達出來的。1982年2月,航空工業部召開評審會,研究確定中國新一代殲擊機方案。參加競標的分別是瀋陽601所的殲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強6改方案。討論時氣氛有些沉悶。會議間隙,航空部軍機局副局長問參加評審的成都611所專家宋文驄:你...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 天天要聞

北京市僑界捐贈華僑抗戰實物資料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21日,北京市僑聯、丰台區僑聯、王穎女士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抗戰相關實物資料。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國歸僑飛行員馬鴻安的信匯委託書和匯款副收條。(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 此次捐贈的實物包括:古巴「旅古華僑抗日後援總會」代銷的民國26年救國公債伍圓券、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著怎樣的治軍奇招 - 天天要聞

一棍三用!馮玉祥「打軍棍」里藏著怎樣的治軍奇招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人稱「布衣將軍」。生於直隸青縣(今河北滄州滄縣),後隨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親是下層舊軍官,馮玉祥實際上是在軍營中長大,未滿十六歲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參加起義,勢力逐漸壯大,直至後來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 天天要聞

如果蘇聯晚解體幾年,俄羅斯對於中亞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路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他差點成了蘇聯的「副總統」,卻悄悄把哈薩克從「俄語帝國」里抽了出來有個細節,很多人沒注意。1991年夏天,蘇聯還沒散,莫斯科那邊在考慮設個「副總統」職位。圈裡人都知道,那個位置本來是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匈奴的「生物戰」有沒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公元前二世紀中葉,在亞歐大陸上,漢匈兩大帝國的戰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漢武帝元狩年間,一位年輕將領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隕落,深刻影響著這場百年戰爭的走向。當我們把《史記》《漢書》和出土的漢簡相互印證,便能揭開霍去病暴卒背後的一些蛛絲馬跡。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 天天要聞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中國、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遺產地

近日,中國德清珍珠複合養殖系統、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和什川古梨園系統以及巴西馬黛茶傳統農林兼作體系、墨西哥重要糧食作物和生物多樣性祖傳保護體系、西班牙蘭薩羅特島獨特火山景觀農業體系正式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及環境辦公室主任卡維·扎赫迪指出:「目...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 天天要聞

緬懷!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種下22株向日葵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從此,春種秋收都和懷念有關。「袁院士生前是一個很陽光、很快樂的人,常常說,做人要向陽而生。」5月21日,湖南唐人萬壽園袁隆平院士墓前,其家人種下了22株向日葵以示懷念。袁隆平的侄兒袁景輝告訴記者,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聞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林虹(副廳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浙江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浙江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林虹作出逮捕決定。公開簡歷顯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溫嶺人,參加工作後長期在浙江台州任職。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 天天要聞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最近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經歷種種風波後在今年重新開播,講述了在晚清動蕩時期,幾位中國青年在時代的背景下代表不同的群體在革命浪潮中經歷的成長與犧牲。電視劇主角梁鄉,皇族宗室、父親早亡、留學日本、主張立憲,種種經歷都在說明此人的歷史原型是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