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你看武則天說了啥?

2022年07月04日23:52:12 歷史 1292

神龍革命」後,武則天對來看望她的李顯說了一句話,正是這一句話,不僅讓武則天死後仍然報了篡位之仇,還讓武家可以在她死後繼續活躍在大唐權利核心。

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你看武則天說了啥?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公元690年,陰曆九月初九這天,唐睿宗李旦宣布「退位讓賢」,把皇帝的寶座交給了自己的母親,66歲的武瞾正式登基,改國號為天授,遷國都於洛陽


武瞾是個相對比較迷信的人,她最擔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百年之後的祭祀問題,中國人都很看重這個,無論你生前多麼榮耀,死後沒有人祭祀,宗廟裡面沒有她的牌子,這就是最大的失敗。


這一年武瞾雖然剛剛繼位,但是已經是66歲的高齡了,擺在她面前最重要的事就是立儲。


武瞾在世的還有兩個親生的兒子,分別是李顯和李旦,這倆人都做過皇帝,尤其是李旦,把皇位「禪讓」給了武瞾,按說應該被立為太子。


但是武瞾沒有這麼干,而是自創了一個不清不楚地稱呼「皇嗣」,賜姓為武,還改了李旦的姓氏,稱"武輪"。


皇嗣是什麼呢?就是皇帝的兒子,除了這個身份其他一無所有,這就給武家的子侄以極大地振奮,說不定可以趁機上位,將李氏政權篡奪為武家天下。


在所有子侄里,武瞾最中意的有兩個,分別是武承嗣武三思,武承嗣被封為魏王,武三思被封為梁王,這兩個人都是太子的後備人選。

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你看武則天說了啥?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公元698年,武瞾已經74歲了,立儲的事情還沒有決斷,武三思和武承嗣有些著急了,好幾次派人對武瞾旁敲側擊說:「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為嗣者。」


言下之意就是告訴武瞾,你姓武,我們也姓武,咱們才是一家人,你要傳位應該傳給我們倆。


這一年正好突厥人侵犯唐朝邊境,武瞾派狄仁傑去戍邊,狄仁傑跟武瞾商量,說:「我一個人招不來足夠的兵馬,能不能請廬陵王(李顯)來幫忙?」


武瞾此時心裡還是更加偏向於武家子侄的,這麼一個樹立威信的好時候,於是就讓武三思去招兵,結果武三思搖旗吶喊了一個月,連一千兵馬都沒有招到。


狄仁傑再次找到武瞾,說:「軍情延誤不得啊,還是先請廬陵王來招兵吧?」


武瞾也沒想到武三思這麼不爭氣,只好把李顯叫來幫忙,李顯振臂一呼,就集齊了五萬兵馬,狄仁傑帶著人就把突厥人打回了老家。


後來武瞾找狄仁傑商議立儲的事情,狄仁傑就說:「我看上天眷顧李唐,百姓的心偏向於李唐,從武三思跟廬陵王兩人招兵的反差就足以看出端倪了,要立應該立廬陵王吧。」

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你看武則天說了啥? - 天天要聞

「臣觀天人未厭唐德,比匈奴犯邊,陛下使梁王三思募勇士於市,逾月不及千人。廬陵王代之,不浹日,輒五萬。今欲繼統,非廬陵王莫可。」


武瞾聽了之後有些不開心,她心裡明白狄仁傑說的是對的,但仍然心有不甘,如果立了李顯,那自己這武周不久一世而亡了嗎?還不如二世而亡的秦始皇呢!


眼見得武瞾猶疑不定,狄仁傑又說:「陛下,兒子總歸是比侄子親的,您要是立了武三思,他肯定首先祭祀他的父母,百年之後,您的牌位放不放的進太廟還是兩說呢?廬陵王就不一樣了,他是您的兒子,他繼位以後,祭祀您是天經地義的事,毋庸置疑!」


陛下掩神器而取之,十有餘年,又欲以三思為後。且姑侄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廬陵王,則千秋萬歲後常享宗廟。三思立,廟不祔姑。


這句話一下子說到武瞾的心窩子里去了,到了她這個年紀,最擔心的就是自己死後沒有人祭祀,成了孤魂野鬼,這是中國人的傳統情節,武則天也不能免俗。

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你看武則天說了啥?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自此開始,武瞾已經想好了,把政權還給李氏,但問題是要為武家鋪好後路,她在位時,武氏家族因她一人而顯貴一時,萬一她駕崩了,難保武氏不會受到李氏家族的打擊報復。


因此,武瞾立李顯為太子之後,就開始大力推行「李武合流」,讓李、武兩家的人聯姻,拚命地撮合到一起。


遇到年齡合適的,有一對算一對,直接拜堂成親,這就造成了 一種結果,李家的人和武家的人已經分不清楚了,要說是李家的,他的母親可能姓武,要說是武家的,她的母親又姓李,所以清算都沒法清算。


這還不算,武則天又把李顯、李旦、太平公主、武三思等人聚集在一起,逼著他們發誓:李武兩家永遠和睦相處,有違此誓,天誅地滅!


這份誓言被武則天命人刻在丹書鐵券上,以此作為見證。


到了公元705年,武瞾已經82歲了,重病在床,仍然死死地攥著皇權,沒有傳位的打算。


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與大臣敬暉桓彥范袁恕己等人聯合到一起,找到李顯,鼓勵他發動政變,武裝奪取政權,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李顯咬牙同意了他們的決定。

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你看武則天說了啥?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選了一個黃道吉日,這幫人就簇擁了李顯衝進了皇宮,路上遇到了武瞾最寵信的男寵張昌宗張易之,順手就殺掉了,一路衝到了武則天面前,武裝奪取了武周政權。


這場革命很成功,武瞾被迫於第二天下旨,禪讓帝位於太子李顯,是為唐中宗,這一年是神龍元年,所以這場政變又被稱之為「神龍政變」。


武瞾退位之後,遷居上陽宮,李顯賜號「則天大聖皇帝」,從這個時候開始,才有武則天的叫法,這個名字是她失敗的象徵。


那後來為什麼不叫武瞾了呢?因為李顯繼位之後,廢除了武瞾施行的一切法度,官位、服飾、旗幟等等事宜全部改回李顯被廢,全部改回公元684李顯被廢除之前的模樣,抹除了武周王朝的一切痕迹。


對於他們來說,武周就像是一段噩夢,現在夢醒了,一切都變成了最初的模樣,武則天造的字自然也不應該繼續存在

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你看武則天說了啥?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退位前,武則天是一個非常注重保養的人,史書上記載是:善自粉飾,雖子孫在側,不覺其衰老。就是說雖然兒孫滿堂了,但仍然開起來神采奕奕,絲毫沒有衰老的痕迹。


到了上陽宮之後呢?武則天突然完全不打扮自己了,也可能是因為沒有心情,但更重要的原是她在計劃這復仇,同時要讓武家繼續活躍在李唐權利核心,所以整個人看起來又老又憔悴。


李顯雖然惱怒武則天,但是畢竟是李顯的母親,所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於情於理李顯還是要經常去看望她,每十天一次,形成了慣例。


這天,李顯來到上陽宮,看到武則天的樣子,一下子就懵了,說:「才十天沒有見面,母后怎麼蒼老成這個樣子了?」

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你看武則天說了啥?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武則天聞言眼淚刷一下就下來了,哭著說:「我本來就準備把天下交給你,但是崔玄暐、張柬之、恆彥范、敬暉和袁恕這五個賊人,貪求從龍之功,把我趕到這裡,我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啊!


《資治通鑒考異·卷十二》:太后善自粉飾,雖子孫在側,不覺衰老。及在上陽宮不復櫛頮,形容嬴悴。上入見,大驚。太后泣曰:「我自房陵迎汝來,固以天下授汝矣,而五賊貪功,驚我至此。」


武則天的話至少有兩層意思:一是試圖用親情來感化李顯,就算你不逼宮,我也準備把天下還給您,咱們是親母子,我的終究會是你的,你的那些武氏表兄弟,你要好好對他們啊。


二是藉機構陷崔玄暐、張柬之、恆彥范、敬暉和袁恕,說這五個老賊貪圖從龍之功,讓我們母子兵戎相見,讓你陷入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境地,大臣裡面有壞人,你要小心啊!


武則天的話起作用了嗎?相當有作用!


李顯聽完撲通一聲就跪了下來,邊磕頭邊哭著說:「娘啊,我知道錯了,我不應該這麼做,你放心,武氏家族的人我一定會替你照顧好的!」

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你看武則天說了啥?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此時武承嗣因為太作,挑釁武則天的權威地位,被武則天反手拍死了,而以武三思為代表的武家人則因此受到重用。


《資治通鑒考異·卷十二》:上悲泣不自勝,伏地拜謝死罪,由是三思等得入其謀。


更可笑的是,武三思還跟李顯的妻子韋皇后勾勾搭搭,有些曖昧不清的關係,武三思進宮和韋皇后下棋,李顯還會在一旁給他們點籌,也算是一朵奇葩了。


武則天死後,李顯對她的喪事大辦特辦,力排眾議將其與李治合葬。


而武三思在朝堂之上混的是如魚得水,勾結韋皇后「內行相事,反易國政」,在李顯的默許下,對崔玄暐、張柬之、恆彥范、敬暉和袁恕等五王開展了全方位的打壓。


五人全部被貶黜到外地任職,失去了議政的資格,緊接著,張柬之在新州憂憤病死,崔玄暐在嶺南病死,恆彥范、袁恕二人則被李顯派遣的使者殺害。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再說呂雉,從創業之初,呂雉及其家人就跟著劉邦打天下,創業成功以後在大漢集團公司佔據了很大的股權。


當時的朝堂之上有三股勢力,胡成犄角之勢,分別是以劉邦為代表的皇室宗親、以呂雉為代表的呂氏家族和跟著劉邦征戰天下的功臣集團,總的來說還時還是比較穩定。


但是劉邦一死,平衡關係瞬間打破,呂雉找到謀士審食其商議,試圖把功臣集團屠戮乾淨,雖然最終沒有實施,但是功臣集團也從此開始明哲保身,暫時退出了漢朝權利的遊戲。


此後,呂雉開始了作威作福的快樂時光,兒子劉盈即位不到八年的時間,就在她的淫威之下鬱鬱而終,呂雉又立了孫子劉恭為皇帝,自己臨朝稱制,行使皇帝職權。

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你看武則天說了啥?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功臣集團為了表忠心,拜呂台、呂產呂祿為將軍,統領南北二軍,讓呂家的人都在朝廷執掌大權。


呂雉大權獨攬,撕破了劉邦「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條約,先後給了呂氏子弟十幾個王侯的爵位,呂氏家族因此顯貴一時。


至此為止,呂雉的操作跟武則天非常相似,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她隨後在兩個方面的決策為呂氏家族的覆滅埋下了禍根。


一、在繼承人的選擇上,呂雉非常失敗。


呂雉選擇的繼承人有兩個問題,一是沒有任何實力,是純粹的傀儡。二是跟她並不一心,對她只有怨憤,比如孫子劉恭,羽翼未豐之時,就發表了一些對祖母呂雉不滿的言論,所以被呂雉囚禁至死。


武則天雖然被逼宮,但是繼承人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打斷骨頭連著筋,兒子就算再怎麼憤怒,也不能對自己的母親下死手,而且武則天通過親情的感化,讓李顯跟她之間的隔閡盡皆消除,還主動保護起了武家人。


皇帝都要求保住自己的表兄弟們,剩下的大臣們誰敢提出清算武家的主張呢?


相反,呂雉死後,她扶持的法定繼承人被大臣給廢了,並且對外宣稱劉盈不孕不育,把劉盈的其他兒子們也全部殺光了,跟呂雉有直系血緣關係的後代一個也沒了,誰還有這個心思站出來替呂家撐腰?


「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后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後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後,及諸王,以彊呂氏。」---周勃


第二、呂家後繼無人。


呂雉早年屠戮了大量像韓信一樣的功臣,而她所任用的人全都是呂氏家族的人,呂氏家族有沒有出什麼能人呢?


很遺憾,並沒有,呂雉臨死之前,任命侄子趙王呂祿統領北軍,呂產統領南軍,要求他們把軍隊死死掌控在呂家手裡。


臨終前,又叫來兩個侄子囑咐:「大臣們對我們呂家不滿已經很久了,我活著尚且能夠鎮壓他們,我去世後,你們不要出宮為我送葬,一定要牢牢抓住兵符,以免發生兵變,否則呂氏家族必將遭遇大難!」


然而這倆人是怎麼做的呢?


呂雉死後,呂祿召集呂氏族人試圖謀反,結果被自己的女婿朱虛侯劉章告了密,隨後陳平和周勃忽悠他交出兵權,結果這貨還真就信了,乖乖的把兵權交給了他們。


陳平帶著呂祿統領的北軍,趁著呂產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直接把他撲殺了,隨後轉身就把沒有兵權的呂祿給砍了。


呂祿和呂產一死,呂雉的後手全部被破,周勃下令將呂家上下,不分男女老幼全部屠戮殆盡,呂家就此堙滅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反觀武三思,在武則天死後,不僅沒有受到牽連,還能禍亂宮闈,讓李顯眼睜睜看著自己跟他的兩個女人上官婉兒和韋皇后玩曖昧關係,差距可謂是天差地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 天天要聞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軍事人物,其形象在後世的文學和歷史記載中往往被賦予了諸多負面標籤。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尤其是《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可以發現董卓早年的形象與性格並非如《三國演義》中那般單一和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