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燈桿的作用有哪些?袁世凱為什麼要拆除兩根?

2022年07月02日08:23:02 歷史 1550

圜丘壇外有兩道壝牆,內壝牆形狀為圓形,外壝牆形狀為方形,體現了天圓地方的理念。

望燈桿的作用有哪些?袁世凱為什麼要拆除兩根? - 天天要聞

在外壝牆內西南方,有一根高高豎立的長桿,名叫望燈桿。望燈桿始建於1530年,也就是明嘉靖年間,當時只建了一座,到了明崇禎年間,新建了兩座,變為三座,袁世凱後來在天壇舉行了一次祭天大典,拆除了兩根,傳說是因為袁世凱想做獨一無二的皇帝,所以才拆除了兩根的,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望燈桿是1994年又重新修建的。

望燈桿高九丈,合現在的28.8米,據說是用雲南、四川等地的金絲楠木製作而成。因為舉行祭天大典的時間是冬至日的凌晨四點鐘,天還很黑,所以望燈桿上會高高弔掛著直徑1.3米,高2.15米的大燈籠,燈籠內立巨蠟五隻,稱為「蟠龍通宵寶蠟」,這種蠟即不滅、也不流蠟燭油,可以燃燒十二小時。燈籠套是用鐵絲編製的龜背錦花紋,裡面糊黃色錦紙。望燈桿即是祭天大典位置的標誌,也是儀式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標誌。望燈桿還有一種作用,那就是報警作用,皇帝祭天時,如果出現刺客,看燈宮人就會立刻將燈放下,御林軍接到信號,就會馬上前來救駕。

在圜丘壇外壝牆內東南方向的是燔柴爐,是用綠色琉璃磚鑲砌的,燔柴爐的東西南三個方向各有九級台階,祭天大典開始時,將刮乾淨的牛犢放在裡面點燃,用來迎接天神,稱為「燔柴迎帝神」。燔柴爐的西側設有望燎位,舉行儀式時,皇帝在此行望燎禮。

望燈桿的作用有哪些?袁世凱為什麼要拆除兩根? - 天天要聞

在燔柴爐的東側,有一個綠色琉璃磚鑲砌的井,特別像一個綠色的大圓盤子,叫瘞坎,深約0.3米,用來埋葬牛尾、牛毛和牛血,因此也叫毛血池。

望燈桿的作用有哪些?袁世凱為什麼要拆除兩根? - 天天要聞

燔柴爐和瘞坎的南面道路上,我們會看到很多小洞洞,那麼這些小洞洞是幹嘛用的呢?因為舉行祭天大典時,是要敬獻牲畜的,為了防止牲畜亂跑,就要搭建臨時帳篷用來運送牲畜,叫走牲廊,儀式結束,走牲廊會被拆除,我們看到的這些小洞,就是用來搭建走牲廊用的。

在瘞坎旁,有序排列著八隻鐵燎爐,是用來焚燒祭品的,在東、西欞星門外還各有一對,撤饌後,從配位幄次上撤下的清代前八位已故皇帝的祭品放在八個燎爐里焚燒,從四個從位幄次上撤下的祭品,放在欞星門外的四個燎爐里焚燒,而從正位皇天上帝幄次上撤下的祭品則放在燔柴爐內焚燒。

望燈桿的作用有哪些?袁世凱為什麼要拆除兩根?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看大決戰三部曲,談談多線作戰的規律 - 天天要聞

看大決戰三部曲,談談多線作戰的規律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從許多角度來談,比如組織度、政治、經濟等。但戰爭畢竟是戰爭,戰爭雖然是政治的繼續,但政治鬥爭一旦轉變為軍事鬥爭,就必然要遵循軍事的規律。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314) - 天天要聞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314)

根據華北軍區、西北軍區、廣東軍區和廣西軍區的報告,在應整編的部隊和機關中,在實行整編之前應當和可以進行一次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鬥爭。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313) - 天天要聞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313)

各大軍區並轉各級軍區,並告志願軍及軍委各部門:茲將西北軍區黨委十二月十五日關於精簡節約、反貪污浪費問題向所屬發出的指示一件,發給你們參考。
安琪拉成中路「惡霸」,誰能剋制她?除了貂蟬,他們也不怕安琪拉 - 天天要聞

安琪拉成中路「惡霸」,誰能剋制她?除了貂蟬,他們也不怕安琪拉

在王者榮耀中法師的地位是越來越高,安琪拉作為一名老牌法師,自從被策劃加強了之後,強度和登場率可謂是直線提升,該英雄技能命中敵人都可以提升自身移速和傷害,並且安琪拉可以打出控制和減速效果,所以使得該英雄在四級的時候就可以打出一套技能秒人的傷害,最主要是的安琪拉的大招期間自身會獲得減傷和霸體效果,關鍵的...
敵方打野是趙雲怎麼辦?放棄雲中君,別用蘭陵王,他能虐哭趙雲 - 天天要聞

敵方打野是趙雲怎麼辦?放棄雲中君,別用蘭陵王,他能虐哭趙雲

在王者榮耀中打野一直都是隊伍中的核心輸出位,一名會玩打野的玩家確實能提升隊伍的勝率,而且可以把隊伍的節奏帶起來,所以不少玩家在賽季末期選擇使用打野沖分,趙雲作為一名老牌打野,該英雄自從被策劃加強了被動之後,強度確實提升不少,畢竟機動性更加的靈活了,甚至經常可以看到絲血的趙雲逃生和反殺,畢竟趙雲有血量...
打虎!71歲洪禮和被查 - 天天要聞

打虎!71歲洪禮和被查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洪禮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公開資料顯示,洪禮和,男,漢族,1953年11月生,江西余幹人,中共黨員,1971年6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推薦閱讀: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今年首次開展這項表彰張瑩「空降」地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