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保存著這樣一件藏品,它是一面用絲線刺繡著虎頭的旗幟,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金城戰役繳獲的南朝鮮軍首都師第一團白虎團團旗。
提起抗美援朝,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京劇《奇襲白虎團》,而劇中講述的故事就的發生在1953年抗美援朝戰場上,劇中那位智勇雙全的偵察英雄嚴偉才的原型,就是當時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六十八軍第203師第607團偵察排副排長的楊育才。
(楊育才)
1964年8月,毛主席觀看《奇襲白虎團》表演後,聽說這個的故事是以楊育才為原型進行改編的,他立即派手下調查楊育才現在的下落。
那麼楊育才身上究竟發生過怎樣的傳奇故事能被改編成京劇傳唱?立下赫赫戰功的他又為何11年沒有升職呢?
- 奉命入朝鮮作戰,屢立戰功
楊育才於1926年出生於陝西省漢中市勉縣楊家山村一戶普通農民家庭。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通過抓壯丁的方式徵兵,楊育才也被國民黨抓走,被逼無奈的他在當時國民黨反動派閻錫山手下當一名傳令兵。直到1949年3月,楊育才被解放軍俘虜,痛恨軍閥、地主的他當即決定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
(青年楊育才)
因楊育才在軍隊中英勇善戰並且經常利用作戰間隙學習文化知識,1950年5月,楊育才順利地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1950年底,楊育才隨大軍前往朝鮮境內作戰,當時的楊育才還只是第203師第607團的一名普通戰士。
我軍剛到朝鮮時,對朝鮮的地理環境還不是很熟悉,第607團決定成立先遣隊,負責偵察地理地形和敵人動向,為大部隊的順利前進打開一個快速通道。
組織上對先遣隊隊員的要求有:
1.必須是中國共產黨員
2.立過戰功、英勇機智
3.副班長以上職務並且有充足作戰經驗的老戰士。
楊育才因為不符合選拔要求,在第一輪就被淘汰下來。
(抗美援朝戰爭)
但楊育才的連長向組織上極力推薦楊育才,說楊育才的自身條件很適合做偵察員,於是負責挑選的將領讓連長把他叫過來。
楊育才來後,連長連忙向負責人介紹說:
「楊育才身體健壯,善使機槍,足智多謀而且作戰經驗也很豐富。其他各方面條件都很滿足當一個偵察員的要求。只是,連里正準備提升他當副班長,已上報營部備案,但還沒有批准,不算正式上崗,所以最後一條標準沒有符合。」
負責的將領見到楊育才身材魁梧,又有連長的極力推薦,十分高興地說:
「既然連里已經批准,那他完全符合條件。」
於是帶著楊育才去團部報到。
(203師入朝參戰回憶錄)
1951年6月8日,我軍師部命令第607團選拔並成立先遣隊,負責偵察行軍路線,為我軍大部的順利前進隊開闢道路,其中包括楊育才在內的八名表現極為出色偵查員被選中。執行任務當天他們選擇了徒步渡口,但在要渡河時被一條地圖上沒有標明的河流擋住去路。
在大家思考作戰方案時,天已經要黑了,偵察班的時間緊迫,明天大部隊就要渡河,再尋找其他渡河點已經來不及了。
這時,楊育才說:
「大家可以把背包帶系在一起,把一端固定在岸邊,找一處水流比較平緩的區域,讓會水的人打頭陣,這樣水性較差的人也可以抓住前面的繩子過河。」
(203師戰友紀念冊)
按照楊育才提出的辦法,先遣隊成功渡河並在能夠安全過河的位置留下標記。第二天早上,我軍大部隊一趕到岸邊就按照偵察班留下的標記快速渡河。
因為楊育才和偵察班的戰士們出色的完成了探路的任務,大部隊按照預定計划到達朝鮮元山與朝鮮人民軍匯,粉碎了美國和南朝鮮的海上進攻計劃,推動朝鮮停戰協議的達成。
到1951年9月,我軍進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短短几個月中,楊育才就多次立下戰功,團部把他提拔為偵察排第一班的班長。為更加深入地了解敵情,團部給偵察排下達抓「舌頭」(抓「舌頭」是指抓一兩個敵軍了解敵方情報)的任務。
(楊育才與戰友合照)
在本次任務中楊育才成功解救了在執行任務中不慎被敵軍埋伏的戰友。並成功抓獲了一名美軍將領,從他的口中獲得敵軍重要信息。
經過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形勢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在我軍發起大規模反攻後,南朝鮮慘敗已成既定的事實。1953年6月8日,朝鮮戰場上的交戰雙方終於達成關於停戰和遣返戰俘的協定。
可到了6月18日,美國卻縱容南朝鮮當局的李承晚以「就地釋放」為名,拒絕遣返被扣留的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 2.7 萬餘名,企圖破壞停戰和談和戰俘協議。我軍和朝鮮人民軍為了讓南朝鮮方簽署停戰協議,停止戰爭,和朝鮮方面商議後決定1953年7 月13日晚發起金城戰役。
(金城戰役路線圖)
楊育才所在的第607團是金城戰役中的主要攻堅團,對面的守敵是南朝鮮李承晚軍隊首都師的王牌團白虎團。該團有美軍支援的榴彈炮兵營和坦克、飛機,並且在團部周圍構築了各類堅固的防禦陣地。
南朝鮮時任大韓民國總統李承晚更是以白虎團為傲,並親自贈予白虎團一面綉制而成的「虎頭旗」作為該團的團旗。
志願軍制定好作戰計劃後,準備在7月13日向敵軍陣地發起進攻,而第203師負責殲滅白虎團。但單憑我軍的武器裝備貿然對這樣防禦體系堅固且火力兇猛的陣地發動進攻,傷亡必然非常慘重。
(金城戰役中的我軍戰士)
於是第203師經過研究決定,第607團為主攻團,並由第607團派出1個偵察班插入敵後。採用化裝襲擊的奇招,向敵軍的心臟——白虎團團部指揮中樞發起進攻。來打亂敵人的指揮系統,襲擊炮兵陣地,切斷敵人後路,為大部隊的穿插開闢道路。
- 帶領化襲班搗毀白虎團
1953年7月10日,在607團任職副排長的楊育才被安排執行這項特殊的任務。楊育才明白,此次任務我軍要面對重重困難,稍有差池都會對整個戰局產生影響。
接受任務後,為了確保順利進行,楊育才提前帶領偵察班的戰士們仔細研究了通往南朝鮮軍區指揮中樞白虎團團部的路線、沿途的地形以及敵人防禦陣地的部署情況。
(我軍偵察兵)
偵察班的13名成員利用了敵軍之間互不熟悉以及敵軍內部有美軍援助的空子,將身材高大魁梧的楊育才化裝成美軍顧問,其它偵察員帶著頭盔擋住面部、並穿上南朝鮮軍隊軍裝作掩護,裝扮成負責護送美軍顧問的南朝鮮士兵。每個隊員身上都配備手槍、衝鋒槍、手榴彈等作戰武器,準備隨時向敵軍發起進攻。
1953 年7月13日21時,志願軍強大的攻擊部隊向南朝鮮軍隊的4個師及防禦陣地展開猛烈的正面攻擊。與此同時,楊育才率領化襲班隱蔽地朝著敵軍所在團部行進。化襲班在位於戰場前線的我軍主力部隊炮火的掩護下,快速越過敵軍部署的炮兵陣地,衝破第一條防線。
(我軍炮攻南朝鮮)
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第一道防線後居然是敵軍事先埋伏好的一大片雷區。化襲班戰士趙順合一不留神踩到了埋在腳下的地雷。
楊育才的心立刻就提到了嗓子眼,告訴趙順合千萬不要把腳挪開,接著他吩咐其他戰士隱蔽起來後,走到趙順合所在位置,順著他的腳小心翼翼的將周圍的泥土扒開。隨著地雷一點點暴露出來,楊育才確認這是一顆專門摧毀坦克的美國反坦克地雷,人踩上去時壓力較小,不足以引爆。這才讓趙順合把腳拿開。楊育才憑藉他豐富的作戰經驗,再一次化解危機。
(美國反坦克地雷)
隨著越來越靠近白虎團團部,面對著化襲班的是敵軍五步一崗十步一哨的森嚴戒備,風險係數也陡然增加。楊育才心想:只有逮住一個「舌頭」讓他供出敵人的口令,才能保證任務的順利進行。楊育才正想著,化襲班的戰士們就走上了公路。
楊育才借著公路上的燈光觀察隊伍的行進情況,在清點人數時他驚喜地發現原本包括他在內只有13個人的化襲班經變成了14個人,隊伍的後方多出了一名南朝鮮軍隊的士兵。
他趕緊把這個發現小聲地告訴了化襲班中負責翻譯工作的韓淡年。韓淡年悄悄走到隊伍的後面,繳了那人的武器後把他抓獲。
(志願軍偵察兵)
原來,這是一名被我軍猛烈炮火攻擊後想要逃跑的南朝鮮軍隊傳令兵,誤以為這化襲班是正在撤退的南朝鮮士兵,就跟在了化襲班後面。在化襲班的審問下,很快白虎團團部所在地的具體位置以及當晚敵軍的暗號口令就都被供了出來。
處理完俘虜後,化襲班繼續向敵軍行進,遇到在第一道崗哨安插的哨兵上前盤問身份。韓淡年迅速從隊伍後面走出來模仿著南朝鮮士兵的語氣,邊走邊用朝鮮語大聲罵到:
「你們沒長眼睛嗎!老子是護送美國顧問回團部商議作戰計劃的,如果耽誤了正事,你們承擔得起後果嗎!」
一頓訓斥後,敵軍哨兵被嚇得瞠目結舌,化襲班就這樣大搖大擺地走過敵軍設立的第一道崗哨。
(我軍向白虎團團部進發)
走著走著,突然兩名南朝鮮哨兵發現了他們,向他們走來,這正是對口令的好機會。敵軍說出口令後,韓淡年立馬說出剛剛從敵軍俘虜口中得知的口令。
兩名敵軍哨兵的反應證實了我軍獲得了正確的暗號,在口令的掩護下,再次與兩名敵軍遊動哨擦肩而過。化襲班憑著口令又一次化險為夷,順利通過敵軍的第二道崗哨。
當我軍化襲班通過最後一道崗哨時,楊育才一顆懸著的心才敢放下來,他對戰友們說:
「同志們,只要我們順利地把白虎團團部打掉,跟在我們後方的我軍大部隊就能緊緊跟上來,立馬佔領這一帶」戰士們被勝利時的情景鼓舞著,繼續隱蔽前行。
(楊育才與戰士合照)
凌晨2時,化襲班終於來到敵軍中樞團部所在位置的外圍,他們發現團部外牆被鐵絲網層層保護。門前停著幾十輛各種型號的軍用車,車的後方建有3排木板房。
木板房中最大的一間裡面燈火通明,並且周圍安插著不少巡邏的哨兵,楊育才確定了這是敵軍的會議室。借著會議室的燈光,楊育才發現裡面的敵軍的主要將領正圍著戰區的沙盤研究作戰方案。
原來,志願軍向敵軍發起突然襲擊後,被白虎團團部安排在一線戰鬥的3個營均被我軍擊垮,已經不足以應戰。李承晚立即派出當時敵軍的機甲團團所在的1個營的兵力前來增援。當時,白虎團團長正與前來增援的軍官們商議和部署下一步的作戰安排。
(我軍向白虎團進發)
楊育才制定好作戰計劃後迅速給戰士們分配了任務,他把化襲班分成4個小組,從前後左右不同方位把白虎團總部團團包圍後向敵軍開火。楊育才打響發令槍後,化襲班的戰士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攻敵軍團部。
我軍的戰士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手榴彈向敵人的哨兵、汽車、木板房扔去,打得敵人措手不及。與此同時,楊育才帶領2名戰士往會議室里投進幾顆手榴彈。
手榴彈引爆後,會議室的燈被打滅了,楊育才等3人直接衝進會議室內,端起衝鋒槍向敵人進行猛烈掃射。
(金城戰役)
正在開會的敵軍軍官們有的被打殘,有的被當場擊斃。而想要跳窗逃走的敵軍又遭到在窗外埋伏的化襲班戰士的一陣掃射。
其中敵軍擔任領機甲團團長和白虎團團長的主要將領被擊斃,剩下的主要將領也都被抓獲。接著,化襲班又搗毀了團部附近的主要建築,把白虎團團部攪得天翻地覆,敵軍也被打得紛紛舉手投降。
團部被擊垮後,整個白虎團全線崩潰。與此同時,我軍負責斷敵後路的與化襲班配合完成了殲滅逃敵的任務。就此,結束了僅僅用時13分鐘的戰鬥,成功殲滅敵軍223人,繳獲戰利品無數,敵軍的最強指揮中樞被徹底摧毀,我軍化襲班只有一人輕傷,順利圓滿地完成了本次作戰任務。
(我軍在金城戰役中取得勝利)
- 毛主席親自提拔
戰鬥結束後,戰士們看到白虎團會議室牆邊的鐵架上掛著一面「虎頭旗」,知道這是代表敵軍團部的軍旗,便把它一把扯下,楊育才看見旗上的「優勝」二字說到:「這回你再也沒有機會優勝了。」
說完後,便連同屋子內的其他物品用會議桌上的桌布一包,乾淨麻利地成為了戰利品。
如今,這面被楊育才和戰士們繳獲的「白虎團」軍旗,安靜地躺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文物櫃里,彷彿向大家訴說著那段不同尋常的歷史記憶。
(繳獲的白虎團團旗及其他戰利品)
1953年7月27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李承晚政府終於宣布戰敗的事實,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為表彰楊育才及其率領的偵察班為金城戰役的勝利做出的突出貢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決定給楊育才記特等功,偵察班也因此被記為集體特等功。
1953年10月,黨中央決定授予楊育才「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同年朝鮮政府為他頒發了金星獎章。
(楊育才和戰友們凱旋後合影)
1957 年底,中國人民志願軍圓滿完成抗美援朝任務後,黨中央決定分批撤軍回國。為此,周恩來總理特地赴朝鮮訪問。在志願軍總部歡迎周總理的晚會上,周總理對晚會上表演的劇團說:
「你們在回國時,準備拿什麼禮品向祖國人民彙報呀?」
聽到這個問題後,劇院的演職人員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在一件在戰地報道上介紹過的關於志願軍偵察排長楊育才帶領偵察班奇襲,搗毀敵軍「白虎團」團部的英雄事迹。
(周恩來訪問朝鮮)
京劇團的同志為此特意採訪了這次戰役的主要當事人楊育才,併到部隊中了解戰役的詳細作戰情況。根據金城戰役中楊育才和偵察班戰士們經喬裝改扮後襲擊敵軍白虎團的事迹,改編成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
1964年8月,毛主席出席並觀看京劇《奇襲白虎團》後,親切接見主創及參演人員,給了這部劇很高的評價。
在和參演人員交談的過程中,毛主席得知《奇襲白虎團》的故事是根據楊育才的親身經歷改編的,便問陪同觀看的工作人員:
「楊育才現在任什麼職務?」
他們都面面相覷,搖了搖頭回答到:「不大清楚。」毛主席專門囑託當時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肖華打聽楊育才當時的下落和職務。
(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
經肖華及其部下向江蘇省委了解楊育才的情況後得知,楊育才現任203師偵察連副連長,帶領手下戰士們邊生產邊訓練。此時的他已經擔任了10多年的連級幹部。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會問:為什麼楊育才為抗美援朝戰爭做出了如此突出貢獻,卻沒能升職呢?
原來是因為楊育才毫不計較個人得失,多次拒絕了升職的機會。楊育才認為基層是保證部隊戰鬥力的基礎,所以他決定留在基層帶領手下的將士們在軍隊搞基礎訓練。通過他的訓練,203師的整體作戰實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1969年,毛主席決定親自提拔他,楊育才這才慢慢升任到濟南軍區原陸軍第六十八軍第203師副師長。
(毛主席觀看《奇襲白虎團》)
作為傳奇英雄,楊育才卻很少向子女們提起自己當年的英雄事迹。家裡的孩子沒有一個人靠著楊育才走後門。
楊老經常教育孩子:
「自己的前途要依靠自己一步步腳踏實地地走出來。」
離休後,楊育才也時刻關心著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積極投身於公益教育事業。先後擔任30多所學校的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顧問、名譽校長、校外輔導員和德育顧問,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教育下一代。
1998年,楊育才榮獲「全國老有所為奉獻獎」,被解放軍總政治部授予「全軍先進離休幹部」稱號等。
(楊育才和下屬討論工作)
1999年5月26日,這位傳奇英雄因病去世,楊老病危期間,仍牽掛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在他臨終時囑咐他的子女們,把他獲得的金星獎章捐獻給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讓世人記住中華民族是永遠不可能被戰勝的。英雄雖去,功業永在。
楊育才奇襲白虎團的故事,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心中的一座不朽豐碑而他和他的志願軍戰友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不畏強敵、英勇善戰、敢於拼搏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也必將鼓舞和激勵著中國人民為了祖國的繁榮和強大,為推動人類的和平事業向前發展而努力拚搏。
【參考文獻】
- 牛文祥、崔波. 打虎英雄的傳奇人生[J].《春秋》2000.4.15
- 李治亭.奇襲白虎團戰爭英雄楊育才[J] .《青島畫報》2007.8.5
- 3.康鵬.楊育才勇闖敵巢,襲擊白虎團[J].《文史春秋》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