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媛拋下兒女、放棄豪門貴族的生活,最終在他國異鄉孤獨離世

2021年08月16日22:22:18 歷史 1263

她,是清末名門貴族的千金,嫁給了豪門望族的公子,用三寸金蓮游遍了整個世界

她,忍受不了公子哥丈夫吸鴉片、狎妓、整日無所事事,要求離婚,並遠走他國

她,是徐悲鴻的好友,是胡適的牌搭子

她,就是張愛玲的母親,中國第一代出走的拉娜」——黃逸梵。

一代名媛拋下兒女、放棄豪門貴族的生活,最終在他國異鄉孤獨離世 - 天天要聞

黃逸梵(1896-1957),原名黃素瓊,祖父是七省水督黃翼升,在鎮壓捻軍的戰鬥中,為清政府立下大功,功封男爵。黃冀升僅有一個兒子黃宗炎,婚後一直未有子嗣,家人從長沙鄉村給他買了個鄉下女子做妾。小妾懷孕後,黃宗炎去廣西任鹽道,不到一年因染瘴氣而亡,年僅三十歲。1896年,這名小妾為黃家生下了一對龍鳳胎:他們便是張愛玲的母親黃素瓊和舅舅黃定柱

小時候,弟弟可以去上學,身為女兒的黃素瓊只能裹著小腳,在閨閣中學習女紅。她對這樣的安排很不滿意,她也希望跟弟弟一樣去學堂讀書,因此用絕食的方式來抵抗舊時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束縛,最終她勝利了,為自己爭取到了讀書的機會。

一代名媛拋下兒女、放棄豪門貴族的生活,最終在他國異鄉孤獨離世 - 天天要聞

張志沂是名臣李鴻章的外孫,母親李菊藕是李鴻章的長女,當年她的嫁妝足以讓張家揮霍三代。22歲那年,門當戶對的張志沂與黃素瓊結為夫妻。從小父母早亡的黃素瓊,在婚後生活得並不幸福

受五四新潮的影響,黃素瓊的思想非常開化,丈夫張志沂雖也受過新式教育,但是滿清遺少作風仍在,他逛窯子、抽鴉片、娶姨太太、整日無所事事,這讓黃素瓊非常看不慣,於是這對外人看起來的璧人陷入了無休止的爭吵之中。

1924年,張志沂的妹妹張茂淵要出國留學,黃素瓊欲以其監護人的身份一同前往。這一年,已有兩個孩子的她為了逃離這舊式婚姻的牢籠,選擇狠心拋下幼年的女兒張愛玲和兒子張子靜,去海外尋找自由的新生活。

一代名媛拋下兒女、放棄豪門貴族的生活,最終在他國異鄉孤獨離世 - 天天要聞

國外留學的黃素瓊,體驗到了新生的快樂。她與小姑子一起彈琴、跳舞、向徐悲鴻學習畫畫,談笑皆名流的日子讓她如魚得水,好不愜意。三寸金蓮的她還和張茂淵一起去阿爾卑斯山滑雪,滑得比沒裹腳的小姑子還好。

後來,張志沂寫信給黃素瓊,希望她能回到自己的身邊,他承諾不養姨太太、不抽大煙,一時心軟的她決定再給丈夫一次機會,於是便回國了。

黃素瓊帶著國外的活力回到了家中,他們搬進了新式的花園洋房,在這裡,她教張愛玲彈琴、畫畫、學英語,給張愛玲並不快樂的童年帶來了少見的歡樂。

回歸後的快樂日子沒持續多久,張志沂又開始狎妓、抽大煙,甚至不給家裡生活費,忍無可忍的黃素瓊提出了離婚,這把張志沂可氣壞了,他堅決反對離婚。1930年,在律師的幫助下,她脫離了婚姻的束縛,像一隻重獲自由的小鳥,再次奔向異國他鄉。

一代名媛拋下兒女、放棄豪門貴族的生活,最終在他國異鄉孤獨離世 - 天天要聞

離婚後的黃素瓊給自己改了一個浪漫的名字——黃逸梵。她帶著大量的錢財和古董,開始了她的世界之旅,每一次旅行,她都得買一些古董來換得旅費。作為有著獨立思想的女性,她非常討厭用這種坐吃山空的方式維持生活,卻又不得不這麼做

1957年,病重的黃逸梵在倫敦給張愛玲寫了一封信,希望能再見她一面,而張愛玲在回信中只寄了100美元。沒多久,黃逸梵就在孤獨和貧困中離世了,享年61歲。

一代名媛拋下兒女、放棄豪門貴族的生活,最終在他國異鄉孤獨離世 - 天天要聞

黃逸梵這一生,為了自由和新生,拋棄了家庭,拋棄了兒女,最後孤獨終老。不知道晚年的她是否有為自己曾經的決定後悔過,是否為缺席孩子的童年自責過?如果生命重來一次,用兒孫滿堂的晚年,換取出國遊歷的這些歲月,她是否願意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 天天要聞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
梅國強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梅國強同志逝世

湖北中醫藥大學7月7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傷寒學泰斗、國醫大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梅國強同志因病於2...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 天天要聞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日本這個國家吧,大家都知道,文化獨特,傳統深厚。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它那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還藏著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陋習。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一個特別奇葩的——「夜爬」。這玩意兒在日本社會裡流傳了好幾百年,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徹底廢除。背後原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