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周圍天氣變冷,養生也應該適應氣候的變化,按照《黃帝內經》中「冬藏」的說法,早睡晚起,固守陽氣。
冬天宜「冬藏」,早睡晚起,冬季的養生訣竅都在這裡了
冬天萬物進入一個蟄藏休養的時期,很多小動物進入冬季就會冬眠。人雖然不能長期入眠,但也應該調整作息時間,延長睡眠時長,每日9點半-10點就要入眠,早上也不應起得過早,這樣不會損耗陽氣,充足的睡眠是冬季養生,固守陽氣的關鍵。
除了睡眠,在飲食及心情的調節方面也很重要。
1、飲食宜吃熱性食物
冬季周圍的環境進入零下,而身體正常體溫需要維持在36℃-37℃,除了添衣物保暖以外,多攝入一些熱性食物也有利於儲存熱量。比如牛肉、羊肉、雞肉、雞蛋等,但要注意葷素搭配,切忌暴飲暴食,在早餐晚餐時吃一些粥來養胃。
冬天宜「冬藏」,早睡晚起,冬季的養生訣竅都在這裡了
另外,冬季熱量消耗得快,建議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尤其是老人、兒童、免疫力低下和慢性病特殊群體,應該備一些零食,如堅果、麥片等,既保持食物總量,又不至於挨餓,還能起到養胃的作用。
冬天宜「冬藏」,早睡晚起,冬季的養生訣竅都在這裡了
2、保持心情愉快調養身心
冬季天氣乾燥,容易使情志鬱結,建議多聽音樂、散步、賞花等方式調節情緒。冬季有條件可以多晒晒太陽,常曬太陽能夠提神醒腦,使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做一些適當的健身運動也是不錯的,老年人和兒童運動時建議身邊有陪護者。
冬天宜「冬藏」,早睡晚起,冬季的養生訣竅都在這裡了
3、中藥葯膳進補調養
中醫講究「秋冬養陰」「虛則補之」「寒者溫之」的原則,在冬季的養生膳食中應該進補一些溫性食物。根據不同的體質可大致劃分為四類補氣、補血、補陰、補陽。
冬天宜「冬藏」,早睡晚起,冬季的養生訣竅都在這裡了
需要補氣的針對氣虛體質,常見體虛疲乏,婦科疾病等,適宜用紅參、白朮、淮山、五味子等進補調養。
冬天宜「冬藏」,早睡晚起,冬季的養生訣竅都在這裡了
需要補血的血虛體質,常見頭暈眼花、心悸面黃、婦科月經量少等,適宜用當歸、首烏、熟地和白芍等進補調養。
冬天宜「冬藏」,早睡晚起,冬季的養生訣竅都在這裡了
需要補陰的針對陰虛體質,常見手足心熱,夜間盜汗,婦科白帶增多等,適宜用白木耳、天冬、沙參等進補調養。
冬天宜「冬藏」,早睡晚起,冬季的養生訣竅都在這裡了
需要補陽的針對陽虛體質,常見手足冰冷、腰酸、婦科宮寒等,適宜用肉蓯蓉、枸杞子、冬蟲夏草等進補調養。
4、艾灸養生
冬季天氣寒冷,陽氣不足的人容易被寒邪入侵,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骨關節疾病以及婦科疾病。所以陽氣不足的人,可以通過艾灸,做到溫陽補氣,溫經散寒的作用,提高機體的抗寒、抗病能力,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冬天宜「冬藏」,早睡晚起,冬季的養生訣竅都在這裡了
冬季艾灸,建議在白天陽氣較盛時艾灸,最晚不要超過晚上10點,三九時節做艾灸,常用的三個穴位是足三里、命門和湧泉,女性尤其要艾灸的部分是腰腹部。通過艾灸,才能更好地去除體內的寒氣,提高抵抗疾病的免疫力,使身體調養到最佳狀態。
冬天宜「冬藏」,早睡晚起,冬季的養生訣竅都在這裡了
冬季養生宜冬藏,以上列出的保養方法可供大家參考,及時調養,防微杜漸。除了以上這些注意的,還要保持規律的生活,避免長期熬夜。小奉為更多需要健康的人提供中醫養生知識,讓我們一起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