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進深秋,天氣由熱轉寒,陽氣收而陰氣長。秋季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由陽盛向陰盛轉變的關鍵時期。因而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建議均以「養收」為原則。
1、起居調養
深秋起居應該早睡早起。早睡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肺氣得以舒展。深秋時節,一場秋雨一場寒,天氣變化無常,應該及時增加衣服,特別是體質虛弱的中老年人以及抵抗力低下的兒童。
2、飲食調養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是氣血津液生化之源,歷代醫家養生,皆注重調補脾胃。醫聖張仲景曾於《金匱要略》中記載「秋不食肺」,意思是秋季人們不宜食用滋補肺氣的食物,比如動物肺臟。
秋季還避免食用耗散陽氣的食物,如蔥姜蒜、辣椒等辛辣發散之物,順應秋季肅殺收斂的自然規律,適當多吃一些酸味果蔬。
秋燥易生津液,故而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適當食用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益胃生津的食物,有益於身體健康。
3、運動調養
秋季是開展各種運動的黃金時期,天氣漸冷,可適當增加運動量,改善體質,以更好地應對寒冬的降臨。特別是中老年人,可根據各自的身體需要,選擇恰當的鍛煉項目,比如爬山、八段錦、五禽戲等。
除此之外,還應注意衣物的靈活增減,並及時補充水分以及水溶性維生素,運動前喝些溫開水,平時飲用菜湯、牛奶、果汁可保持黏膜正常分泌,使呼吸道濕潤。
4、按摩調養
中醫講,按摩養生可以通過各種手法,刺激體表經絡或穴位,以疏通經絡,調暢氣血,調整臟腑,達到防病治病,促進病體康復的目的。
1、揉太陽穴
用兩手指輕按兩側的太陽穴,旋轉蠕動,先順時針轉,後逆時針轉,左右各15次,有提神醒腦的功效,可防治頭痛,頭暈眼花,視力下降等病症。
2、揉丹田穴
將雙手搓熱後,用右手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在臍下三寸處旋轉按摩,具有補益肝腎、填精補髓、祛病延壽的功效。
3、摩中脘穴
雙手搓熱,重疊放在中脘穴位上。順時針方向按摩,然後再以同樣手法逆時針方向按摩,可以促進消化,改善消化系統,調整胃腸道功能。
4、擦湧泉穴
兩手搓熱,再用左手掌擦右湧泉穴,右手掌擦左湧泉穴,以感覺微微發熱為宜,具有溫腎健腦,調肝健脾,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同時也可防治心悸失眠、頭暈耳鳴等病症。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兒,我是@全科醫生林浩帶你了解更多健康知識。#飲食健康##健康解密##秋季健康不打烊##養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