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回顧周末大事,以及匯總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觀點
中國基金報記者 泰勒
大家好啊,過去一周5個交易日,滬指漲2.31%,深成指漲3.73%,創業板指漲4.66%。a股後市怎麼走?一起回顧下周末的大事以及看看券商分析師們的最新研判!
周末大消息
1.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目標,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全面系統部署。綱要是首個以教育強國為主題、以全面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為重要任務的國家行動計劃,是全面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發展、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頂層制度安排。
綱要明確了到2027年和2035年的主要目標,部署了9個方面重點任務:
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辦強辦優基礎教育,夯實全面提升國民素質戰略基點;
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打造戰略引領力量;
培育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建設學習型社會,以教育數字化開闢發展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優勢;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築牢教育強國根基;
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激發教育發展活力;
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2.中國資產暴漲
美股三大指數周五集體上漲,納指漲超1.5%。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漲3.18%,熱門中概股普漲,京東漲超10%,富途控股漲近9%,拼多多漲超5%,蔚來漲超4%,愛奇藝、騰訊音樂、阿里巴巴漲超3%,百度、理想汽車漲超2%。
3.「特朗普幣」暴漲
當地時間1月18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賬號上發文,宣布推出個人meme幣trump。官網信息顯示,該代幣80%的供應量由特朗普旗下公司cic digital和cic共同擁有的一家名為「fight fight fight」的實體持有。
官網還表示,trump幣第一天的初始發行量為2億枚,三年內預計發行量將達到10億枚,分3年逐步增加。cic digital及其關聯方將獲得trump交易活動產生的收入,鎖定3~12個月,未來24個月內解鎖。
trump幣一經推出便大火。數據顯示,該代幣以0.1824美元的開盤價開始交易,截至發稿,trump幣的價格漲至75美元。自開盤以來,漲幅超過40000%,流通市值超過150億美元,完全稀釋市值(fdv)飆升至750億美元。這意味著,至少在紙面上,特朗普集團旗下賬戶的浮盈已超過上百億美元。
有批評人士指責特朗普利用總統職位賺錢。加密貨幣創投家尼克·托馬伊諾(nick tomaino)表示:「特朗普擁有(該代幣)80%的股份,並將發布時間安排在就職前幾個小時,這是一種掠奪性行為,許多人可能會因此受到傷害。」
4.央行、證監會聯合召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座談會 進一步發揮政策工具穩定資本市場作用
據央行網站消息,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座談會,進一步發揮政策工具穩定資本市場作用。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宣昌能,中國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王建軍出席會議並講話。
股票回購和增持是國際通用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方法。為配合做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2024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會同中國證監會、金融監管總局創設了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工具,並結合市場關切不斷優化政策工具,降低自有資金比例要求至10%,延長貸款最長期限至3年,鼓勵銀行發放信用貸款,便利銀行和企業開展貸款業務,充分滿足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融資需求。
金融機構表示,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產品受到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廣泛歡迎。2024年全年,上市公司披露回購增持計劃近3000億元。政策工具實施以來,已有超300家上市公司發布使用銀行貸款回購增持公告,市值百億以上公司佔比超四成,政策工具的帶動效應逐步顯現,對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提振市場信心發揮了重要作用。主動開展市值管理的上市公司是經營效益較好、管理層對自身業務發展有充分信心的優質企業,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有望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下一步將充分發揮客戶和網點優勢,持續完善對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實現銀行與企業共同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國資委、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有關司局負責同志,部分在京全國性銀行業金融機構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加會議。中國人民銀行省級和計劃單列市分行、各地證監局、滬深北證券交易所負責同志,部分京外全國性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分會場參加會議。
5.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研究促進就業有關政策措施
國務院總理李強1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促進就業有關政策措施,聽取優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建設情況的彙報,研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會議指出,就業是民生之本。要堅持就業優先,加強政策支持、培訓賦能、服務助力,努力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6.tiktok在美服務已停止
短視頻社交媒體平台tiktok當地時間18日晚間宣布,已停止在美服務。目前,用戶打開應用程序時會看到彈窗顯示相關通告,並已無法正常使用該平台服務。當晚早些時候,tiktok發布通知,由於美官方禁令19日起生效,美國用戶將暫時無法使用該平台服務。
7.特朗普稱「極有可能」在就職後將tiktok禁令延期90天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18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極有可能」在就職後給予tiktok90天的禁令延緩執行期限。特朗普表示,他尚未做出最終決定,但正在考慮將1月19日的最後期限延長90天,且有可能會在1月20日宣布這項決定。
8.國務院國資委:繼續開展新公司組建、加大力度推進戰略性重組
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局長林慶苗在國新辦1月17日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將以中央企業重組整合為抓手,深入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重點在三方面發力:一是繼續開展新公司組建、加大力度推進戰略性重組;二是縱深推進專業化整合;三是進一步強化整合融合,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
9.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來了!報廢舊車併購買新車最高可補貼2萬元
商務部等8部門辦公廳發布關於做好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2025年,對個人消費者轉讓登記在本人名下的乘用車,併購買乘用車新車的,給予一次性補貼支持,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最高不超過1.5萬元,購買燃油乘用車補貼最高不超過1.3萬元。
10.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路小額貸款公司對單戶用於消費的貸款餘額不得超過人民幣二十萬元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其中提出,小額貸款公司對同一借款人的各項貸款餘額不得超過其上年末凈資產的百分之十,對同一借款人及其關聯方的各項貸款餘額不得超過其上年末凈資產的百分之十五。網路小額貸款公司對單戶用於消費的貸款餘額不得超過人民幣二十萬元,對單戶用於生產經營的各項貸款餘額不得超過人民幣一千萬元。
十大券商最新研判
1.中信證券:關鍵窗口到來,搶跑已經發生
下周市場即將進入外部擾動落地的關鍵窗口期,美國總統正式就職、美聯儲議息會議召開、美國聯邦債務或將觸及上限。我們創設的交易損耗指標顯示,a股市場短期回調基本結束。同時我們創設的搶籌指標觀察到,交易的搶跑行為正在發生,並將持續,春季攻勢或將提前。
一方面,在關鍵窗口期內,市場對外部擾動落地和中國政策應對的預期相對一致。我們對股債匯市場做了博弈推演:人民幣匯率預計在一季度保持穩定;債市維持低位震蕩;股市的春季攻勢或將提前開啟。
另一方面,我們分析了a股市場特徵,交易損耗指標顯示短期回調基本結束,搶籌指標觀察到交易的搶跑行為在過去兩周已經發生。已發生的「1.0搶跑」是為外部擾動即將落地而搶跑,而在節前最後一個完整交易周,有可能會繼續發生為春節後的配置落地而搶跑的「2.0階段」。
配置上,我們建議繼續保持紅利+主題的杠鈴策略,主題中更加強化出海方向。
2.海通策略:牛還在
行情有望開啟新一輪上漲,關注政策加碼落地帶來的基本面改善。借鑒歷史,歷次牛市從孕育期步入爆發期的必要條件是政策進一步加碼或落地、基本面出現明顯方向性改善。
未來若增量政策加速落地推動基本面改善,行情有望開啟新一輪上漲。2024年9月24日以來國內宏觀政策基調明顯轉向,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25年將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其中貨幣政策適度寬鬆、財政政策更加積極,還提出「穩住樓市股市」。美國新任總統即將上任,屆時海外環境有望逐步明晰。需持續跟蹤1月中下旬到3月兩會各政策的落地情況,以及後續基本面數據改善情況。具體而言,關注降准、降息等貨幣政策的推進落地,以及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等財政政策發力的持續性。
隨著增量政策進一步加碼或者落地,基本面有望出現方向性改善,我們預計2025年實際gdp同比增速或在5%左右,同時2025年a股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有望上升至5%~10%。
3.民生策略:變化將接連出現
在經歷持續縮量調整之後,本周a股迎來了一個快速版「9·24」行情。與「9·24」行情類似的是,我們認為本周行情背後主要是對於國內政策預期,以及經濟數據超預期的反應。實際上,在主動基金加倉有限的情況下,這種模式可能是市場常態:即每一輪新的催化(政策預期及其他重要事件等)可能帶來周期性定價。風格方面,這種交易模式下,在個人投資者活躍度回升期,小盤成長往往表現更好;反之則往往是大盤價值表現更好。對於當下而言,市場可能已經進入到以兩融為代表個人投資者主導定價的階段。但考慮到兩融當下持倉比例已經較高,接力力度可能弱於去年四季度。綜合來看,市場未來可能短暫進入一輪「脈衝」式上漲後回歸震蕩。
本輪個人投資者活躍度持續性或較弱,市場風格或將擺向大盤價值。如果特朗普就任後引發市場大幅波動,才是較好的配置時點。對於資源品而言,海外的寬鬆預期與中美實物需求的重新修復或是重要動力。
4.申萬宏源策略:短期反彈中期仍有波折
市場預期,特朗普上任初期,中美對弈不會激烈演繹。1月20日之後,短期不確定性如約下降,海外擔憂迎來最容易緩和的窗口。短期市場本就處於超跌反彈窗口,總體賺錢效應仍處於相對低位。反彈幅度上,後續仍有中美對弈由弱至強的擔憂,國內政策落地情況對基本面走向依然至關重要。短期反彈不構成大級別行情。
短期值得關注的兩個問題:年報預告節奏變化,負面信號集中釋放,短期市場壓力提前減弱,助力反彈。國內政策表述難再超預期的格局未變,地方兩會未提供新的政策線索。完成經濟增長目標的關鍵結構,仍不夠清晰。
短期出口鏈反彈,漲價周期借中美對弈緩和、經濟預期改善延續反彈。繼續看好有產業趨勢的科技主題。國內ai應用、機器人、低空經濟可能仍有再創新高的行情。
5.廣發策略:兩個靴子先後落地
2025年年初的市場表現基本符合過去十五年的數據規律。市場主要擔心兩方面風波:其一,新「國九條」及新披露規則下,業績預告有更大的爆雷風險;其二,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帶來的中美關稅風險。而下周,這兩大擔憂都將陸續迎來「靴子落地」。歷史上「春節至兩會」區間指數上漲概率超過90%,隨著兩大「靴子」先後落地,今年的「春季躁動」已漸近。
6.中泰證券:本輪「春節行情」或如何演繹?
本周a股市場出現強力反彈,一方面由於1月中小盤風險逐步落地:a股有條件強制披露業績的截止時間為1月底,當前隨著部分高風險股票業績披露結束,中小盤風險逐步消除,引發資金回補。另一方面,我國最新金融數據整體表現較好,社融規模增速超預期,m1同比降幅明顯收窄。目前政策效果已開始被部分資金所認知和定價,春節及兩會後,市場或進一步明晰樓市及地方政府項目進度。因此,與2021年至今相似,市場對政策預期的發酵將是決定1月下旬至3月兩會前階段性行情的最重要變數。
就歷史經驗來看,每逢重要會議前,市場均會醞釀政策預期:如每年的「春季行情」、3月兩會、年中政治局會議,以及年底的兩大會議等。除此之外,許多「特殊時點」下市場對於政策的預期或更加強烈。這類政策雖然不是「政策框架轉向」,但政策本身力度較大,且表述積極,均引發了市場「對於政策全面轉向的預期」和相對大級別行情。
整體而言,本周市場基本面、政策面與海外流動性均出現邊際好轉,本輪「歲末年初」反彈有望得到持續。預計年前至春節前後,市場整體或表現較好。
7.華安策略:迎來變局時刻
特朗普正式就職前後,可能引發新一輪政策預期變化。從外部看,特朗普就職後舉措力度可能弱於其競選口號,並且當前市場對於特朗普可能在出口關稅等領域已有較為充分的預期,同時美債利率從高位回落。因而,外部風險有望緩釋支撐a股。但特朗普正式就職前後,存在一定的「黑天鵝」風險,可能引發新一輪預期變化,對市場產生擾動,需密切關注。
從內部看,2024四季度gdp增速好於市場預期,但外需延續較高景氣、對美「搶出口」等拉動工業生產回暖是主要原因。內需對政策依賴度依然較高,仍需新一輪政策發力提振市場風險偏好或帶動基本面明顯改善。
配置上可以考慮從先前的防禦抱團逐步向追求彈性過渡。維持高股息配置不變,逐步增加低估值景氣催化品種和有業績支撐的成長科技品種。
8.東吳策略:從資金面視角看年後行情
去年底以來,外部不確定性加劇,美聯儲降息預期反覆擾動。強美元壓制下,穩匯率訴求增強。受此影響,a股市場成交縮量,風險偏好有所回落。若從資金面視角去看待年初市場的下行,則活躍資金情緒走弱下流動性品種的縮量,以及股債天平的「失衡」,是市場調整的關鍵所在。
展望後市,1月20日特朗普上台是海外不確定性落地的關鍵時間窗口,隨著利空因素逐漸出清,當前較弱的市場情緒實質上為後續預期再度修復提供空間。基於投資者對節後a股「春季躁動」的普遍預期,我們認為春節前不排除市場「搶跑」反彈的可能性。
9.中信建投策略:繼續積極布局,回調就是良機
本周市場回暖,中美關係預期改善,情緒回升。近期各地地方兩會密集召開,多地將2025年gdp預期目標設定在5%或5.5%左右,市場也開始進入兩會政策預期階段。海外方面,特朗普就職在即,中美關係釋放積極信號。近期美國通脹數據公布後,美債利率亦有階段見頂信號。我們認為新一輪進攻行情正在逐步展開,投資者可以考慮繼續積極布局,如再有回調,則是提供良機。關注行業:電子、通信、有色、非銀金融、銀行、建築、食品等。
10.光大策略:「春季躁動」行情或將逐步開啟
中美關係出現緩和跡象背景下,市場有望迎來反彈。2025年1月17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通電話。兩國元首的通話,一定程度上表明中美關係出現了緩和,這對於市場而言,將有利於風險偏好抬升,中國金龍指數與a50指數對此也有積極反應,a股市場預計也有望出現反彈。
2025年a股「春季躁動」行情或將逐步開啟。a股市場幾乎每年都存在「春季躁動」行情,且央行貨幣政策調整、重要經濟數據公布、重要會議召開均可催化春季行情。2024年gdp增長目標圓滿達成、中美關係出現緩和,a股「春季躁動」行情可期,或將逐步開啟。
行業配置方面,中長期建議關注盈利修復及高風險偏好品種兩條主線。盈利修復主線重點關注內需偏消費方向,如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社會服務等;高風險偏好品種主線關注高貝塔行業補漲(醫藥、食飲、基礎化工、有色等)、高盈利預期行業(tmt、軍工等)及主題投資(政策支持類主題,如併購重組、市值管理;科技類主題,如ai產業鏈、自主可控)三大方向。
校對:喬伊
編輯: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