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街附近有家小店,是不少湖南人心目中的沈城第一!
我就是被身邊一個弗蘭朋友安利(沒錯,一個弗蘭人在瀋陽這嘎達給一個瀋陽銀安利弗蘭美食),尋摸過去的。
門頭其實並不小,卻很不起眼,主要歸咎於半褪色的門頭牌子,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廢棄的停業出租房呢。
小店的面積不大,普通的快餐店環境,狹長的桌椅排列略顯局促,但不妨礙一波波前來朝聖湖南牛肉粉的吃貨,在這裡盡情揮灑他們的熱情......和汗水!
出汗不是因為熱,而是這碗牛肉粉,太!火!辣!
別的先不說,一碗粉嗦凈,我這大嘴唇子像加了梁朝偉的香腸嘴特效一樣,這誰頂得住啊......
店裡的米粉類產品有很多,什麼牛肉粉、肥腸粉、牛雜粉、排骨粉、雞雜粉......雖說店主貼心的每個後面都加上了小括弧,標明口味,但第一次來,光看菜牌還是有點蒙圈。
其實如果放在湖南,這隻能算是九牛一毛。
畢竟米粉的江湖裡面,永遠有弗蘭人的一席之地,他們有無數種方法,把平淡的米粉,料理得有滋有味。
尤其是常德的津市牛肉粉,作為湖南米粉裡頭的宗師級別選手,這塊金字招牌可不是浪得虛名。
常德米粉辛辣、重油,看著油光透亮,吃著酣暢淋漓。
脫離了常德當地,牛肉米粉有不少「微調」,但規矩還是在那兒站得牢牢的,懂行的人瞄一眼碗中,心裡就大致有數了。
因為來之前,就得到了弗蘭朋友「太放肆,小心菊花不保」的忠告,點了一碗麻辣肥腸粉後,我又特意點了一碗微辣的紅燒牛肉粉,一碗要圓滴,一碗要扁滴,嘗嘗看到底有什麼區別。
人不多的時候,上粉速度極快,你能聞到四處瀰漫著牛肉湯的濃香,老闆麻利地將米粉在咕嘟沸騰的滾水中翻燙,再落入大碗中,舀湯、放澆頭、點油、撒蔥花,行雲流水,一碗整整齊齊鋪成「梳子背」的紅燒牛肉粉便上了桌。
大塊的牛肉足有四五塊,散落在米粉上,酸豆角酸味不重,在肉香的勾引下盡情釋放魅力。
吃過這麼多家小料,這裡的酸豆角絕對算是王者級別!不要放過它!
肉爛酥嫩、粉滑綿韌,嘬住米粉的一頭,輕輕吸氣,筷子順手一遞,「嗦」的一聲,米粉自己就會鑽進嘴裡,要是還能不濺到身上,這可是絕技(羨慕嗎?都是被油點子濺到的衣服換來的)。
口味重的還可以自己加碼,餐台邊上放著剁辣椒,油浸的剁椒不太辣,但味道變化很妙,簡直上頭。
麻辣口味的肥腸粉我要了扁粉,在湖南,它常見於長株潭等地,相比圓粉,更入味易嚼。
吃前幾口的時候我都沒覺得有啥,辣?不過如此嘛!
可後勁一上來,立馬打臉了,聞一聞提神醒腦,嗦一嗦舒經活絡,一股子一股子的辣往上涌,汗止不住得往外冒,恍惚間我彷彿體驗了一把天靈蓋被掀開的滋味。
快快快,上臭豆腐給我續命!
臭豆腐一亮相,別說,還挺有文和友那味兒!
豆腐色墨黑,下油鍋炸得外酥里嫩,在豆腐中間將辣椒等調料注入「靈魂」湯汁,一咬一包湯,彷彿會爆汁。
就算不嗦粉,專門來吃這份臭豆腐,我也覺得很值得!
最後的最後,我想再次申明一下下,我真不是個不能吃辣的人,但經過我的親身體驗,想來嗦粉的親人們千萬不要對自己盲目自信,面子不重要,菊花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