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中考的時候,考生家長也是最忙碌的時候,不僅要照顧好考生的衣食住行,在圖個好彩頭上也不遺餘力,送考的家長有穿旗袍的,寓意「旗開得勝」,有拿甘蔗的,寓意考試成績」節節高「,有舉起向日葵的,寓意「一舉奪魁」,為了考個好成績真是費盡了心思,今天要介紹的是」狀元及第粥「的做法,在兩廣地區非常流行的一碗粥。
狀元及第粥是傳統美食,相傳起源於明代,明代廣州佛山,寒門才子倫文敘以種菜為生,常往街角粥鋪售菜,一鋪主惜其才,每日收其整擔鮮蔬,更將豬雜、瘦肉等余料熬成熱粥相贈。少年食粥數載,得以安心苦讀,終在科舉連中會元、狀元,殿試時力壓名士柳先開,摘下桂冠。衣錦還鄉之日,倫文敘重臨舊鋪,見老闆仍以熟悉的豬雜粥相迎,遂親筆題匾 "狀元及第粥"。
狀元及第粥的做法:
食材:大米100 克、豬肝100 克、豬肚100 克、裡脊肉100 克、油條2根,料酒、澱粉、鹽、雞精、姜、小蔥。
1、先熬粥,將大米淘洗乾淨後,加入少量的油和鹽,熬粥40分鐘以上,將米粒完全熬化掉,變成粘稠的米粥。
2、將豬肝、裡脊肉切成薄片或絲,加入1湯匙生抽、1茶匙澱粉和少許料酒,攪拌均勻,腌制10分鐘,豬肚清洗乾淨切成粗絲。
3、將肉料倒入米粥中,加入少許薑絲,保持大火的沸騰狀態,攪拌均勻。
4、大約兩三分鐘,豬肝、裡脊肉、豬肚燙熟以後,加入適量的胡椒粉和鹽調味,攪拌均勻,鍋中的食材比較多,可以不蓋鍋蓋。
5、吃的時候將切成段的新鮮現炸的油條浸泡在粥中即可,油條要酥脆才好吃。
這樣一碗狀元及第粥香氣撲鼻,營養豐富,孩子也喜歡吃,寓意還好,高考期間可以做給孩子吃,這裡面的食材記得要提前處理好,如豬肝切的薄一些,浸泡的時候加入少許白醋,去除豬肝的腥味,用裡脊肉不能用帶肥肉的五花肉,也可以加入一些菠菜、生菜等增加營養和色彩。
「狀元及第粥」的祝福,早已超越了食材本身的滋味,希望所有為夢想披星戴月的少年,都能在考場上寫下屬於自己的璀璨答案,祝願考生金榜題名!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每日更新社會新聞,分享市井生活和美食,關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