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牛肉粉。

常德「穿眼粑粑」。

常德紅燒牛肉粉店。
紅網時刻新聞7月3日常德訊(記者 彭夢穎 陳妍)6月27日,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正式開通運營,兩地高鐵最快2小時59分可達。隨著首趟列車從常德火車站駛出,這座湘西北城市首次開行至重慶東等地的列車,標誌著重慶與常德的時空距離被大幅縮短——比自駕省下4小時,比綠皮火車快6倍。
當山城麻辣酸香碰撞沅澧鮮醇勁道,一場跨越千里的「米粉對話」就此展開。重慶人帶著紅油鍋底的江湖氣,常德人捧出陶淵明筆下的煙火味,兩座城的味蕾記憶,在高鐵的呼嘯聲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一碗粉里的城市性格:從江湖氣到煙火味

「靈醒常德」的街頭,粉色計程車更是大一特色。
在重慶,酸辣粉是街頭巷尾的當仁不讓的「硬通貨」。紅薯粉浸透紅油辣子,配以炸得酥脆的黃豆、酸豆角和肉末,酸得通透、辣得濃烈,像極了重慶人的豪爽性格。一碗下肚,汗珠滾落,連呼出的氣息都帶著花椒的麻香。老饕們總說:「重慶的酸辣粉,是辣到靈魂出竅的江湖。」
而在常德,一碗牛肉粉是清晨的溫柔喚醒。精選洞庭湖早秈米製成的米粉,柔滑似玉,浸潤在牛骨與牛肉經數小時文火慢燉熬出的琥珀色的高湯中。紅燒牛肉碼子堪稱「粉中王冠」,選用洞庭水畔黃牛肉,厚實彈牙,肉質緊實耐嚼;現炒的麻辣牛肉澆頭鍋氣升騰,蒜末激發的野性辣香直衝鼻腔。各色早餐店鋪內,選一種澆頭,撒一把蔥花,淋一勺秘制牛油辣子,鮮辣中透著稻米的清香,配一碟脆生生的酸豆角,或是一份咸香入味的酸腌菜,加一個剛出鍋的「穿眼粑粑」,引得外地遊客都直呼「嗦完想打包一車回家」。
若是同行人多,那就一定要試試燉粉。用常德特色的缽子,將事先做好的牛肉與米粉一同燉煮。隨著湯汁的翻滾,米粉充分吸收了牛肉的香味,變得更加入味。吃的時候,用湯勺將燙好的米粉、牛肉和湯一起盛到小碟里,熱氣騰騰,暖身又暖心。
高鐵時代:一碗粉的距離有多近?

圖為常德武陵區城市一角。

圖為常德高鐵站。
重慶食客清晨在解放碑的麻辣鮮香中醒來,中午已坐在常德河街的粉館裡,就著穿紫河的微風嗦一碗牛肉粉;常德人下午乘高鐵赴渝,深夜歸程時,行囊里已塞滿火鍋底料與酸辣粉調料包——這場始於味蕾的「雙城記」,正被高鐵重新定義。
詩牆、大小河街、老西門、柳葉湖,讓遊客在高鐵與市井煙火間,感受「城景共生」的獨特魅力。出站10分鐘即到達中國常德詩牆,3公里詩詞長廊鐫刻屈原、劉禹錫的沅澧詩篇;河街夜市糖油粑粑、金丹醬板鴨香氣四溢;老西門裡,「止間」藏有常德方言圖鑑,陶藝工坊可親手製作沅澧風情手作;泛舟柳葉湖,天然湖泊如翡翠鑲嵌在太陽山畔,恍惚間似見陶公筆下的漁人搖櫓而過。
渝常有「粉」,常來常新。從重慶酸辣粉的江湖豪情,到常德牛肉粉的溫柔繾綣,渝常高鐵讓「嗦粉」成為跨省生活的日常。常德,正以一碗粉的誠意,邀你共赴《桃花源記》的煙火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