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敲魚湯:「敲出千滋百味,湯清味醇」
溫州敲魚湯,是一種以冕魚肉,澱粉為主要原料的一道菜品,是溫州酒席中常上的一道名菜,魚去骨和上麵粉,敲得很薄很薄的一張,吃時把它切成一條一條的,輔料有火腿絲、蘿蔔絲、白菜梗,做成湯後再加醋,胡椒粉,吃起來不僅鮮,而且特別有勁道,深受廣大食客的喜愛。
五味香糕:「綿軟細膩呈條狀,顏色各異風味佳」
五味香糕又稱五色香糕,為溫州傳統名點,以糯米粉和精白糖為主料,經糕盤加工成型後蒸炊而成,一包五條,顏色各異,各具風味,老幼咸宜。
溫州魚丸:「形似琉璃狀,口感細膩味道鮮」
溫州魚丸是浙江省溫州市的一道著名地方小吃。該菜品以新鮮的魚肉為主料,有三大特點:即料碼足、有韌勁、味道鮮,1998年被定為「中華名小吃」之一。
醬油肉:「肥肉晶瑩剔透,食後回味悠長」
醬油肉,始於北宋1139年,著名傳統甌菜,是溫州過年十大習俗之一。從冬至開始,溫州人就紛紛籌備各種年貨,像曬醬油雞、醬油肉、鰻鯗等作為過年期間必備的菜肴。
礬山肉燕:「彈牙爽口,閩浙飲食文化交融產物」
礬山肉燕又稱燕皮餛飩、扁肉燕、太平燕,受福州菜影響傳入礬山,是礬山經典、有名的小吃,其結合礬山工人口味進行了系列改良,它歷史悠久,手工製作,流程特別,操作獨特,風味脆潤,是明礬文化的衍生物,展示礬山礦工生活特色,也是閩浙飲食文化交融的結果。
炎亭梭子蟹:被譽為「中國十大名蟹之一」
炎亭梭子蟹又名炎亭江蟹,為浙江蒼南縣炎亭的著名水產,其有悠久的歷史,在明嘉靖三十四年曾作為貢品上貢,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與其他地方的蟹有著顯著的不同,憑藉鮮美的蟹肉,豐富的營養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的十大名蟹之一。
馬站煎包:「麵皮油潤柔軟,包衣金黃脆香,包餡鮮嫩可口」
馬站煎包源於何時不詳,而後興起於上世紀的七十年代,經不斷改進、加工、完善,逐步形成了獨特的一套調面、調料及其他配方、配料技術。它作為一種民間小吃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魅力在於葷素搭配黃金比例,甜味的包菜和肥瘦相間的豬肉包裹在麵粉之中,每一口都能滿足味蕾。
蒼南油淋土雞:「滋味鮮美,麻辣可口」
蒼南油淋土雞是浙江省傳統的地方名菜,是當地人們家喻戶曉的美食之一。它選取的是當地農家人工所飼養的土雞,配以八角、花椒、甘草、蔥、醬油、糖、香油、黑醋、清水等等,經過煮、炸、炒等數道程序烹制而成,滋味鮮美,麻辣可口 ,且富有營養,有滋補養身的功效。
芝麻雞:「傳統的地方名菜」
芝麻雞是一道傳統的地方名菜。雞脯肉用刀背砸成茸泥,生肥膘也剁成泥,熟肥膘切丁,一起入盆,加雞蛋清、調味品及濕澱粉,拌勻,再將熟凈荸薺拍碎摻入,攪拌成雞締子。然後,將雞締子拌在咸麵包片上,上粘芝麻,放在植物油中炸至金黃色熟透時撈出,切成一字條,吃時沾花椒鹽。
江蟹生:「蟹肉晶瑩剔透,入口鮮猛辛辣」
江蟹生是浙江省溫州市的一道著名地方小吃,屬於浙菜系-甌菜冷食,是家常的「酒」菜,搬上酒宴,便成上等冷盤。其吃起來不粘殼不帶腥,撅嘴輕輕一吸,蟹肉便脫離蟹殼滑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