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3大「倒霉酒」,輝煌時家喻戶曉,為何如今遭人嫌棄超市積灰
人生如酒,有濃有淡;酒如人生,有起有落。
白酒之間的競爭說白了也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歷史的發展總是相似的,在白酒發展的歷史長河上,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我國白酒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白酒發生了變化,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包裝變得好看了。現在去超市白酒專區的貨架上看看,上面的白酒都是用顏色鮮艷的禮盒包裝,酒瓶設計也很有特點,但是酒質卻不如當初。
現在人們選酒的標準就是看包裝和價格,秉著「一分錢一分貨」的心理,以為價格昂貴的酒就是好酒,這其實是白酒市場的悲哀,也是酒友的悲哀。白酒市場上那些包裝樸實,酒質上乘,價格實惠的酒經常被忽視,這不怪酒友,只能怪現在白酒市場上的 白酒實在太亂、太雜,以至於人們難以選擇。
說起中國白酒,這是一個聊不完的話題,白酒市場明爭暗鬥,有名的白酒越來越有名,籍籍無名的白酒越來越「倒霉」,說到「倒霉」二字,我國還真有不少「倒霉酒」。這些酒為什麼會被稱為「倒霉酒」呢?原因花樣百出,不過它們之間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今天咱就來看看我國白酒界的3大「尷尬酒」,看看你有沒有聽說過。
第一款:孔府宴酒
說到白酒,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山東了,山東人是出了名的酒量大,本地白酒還沒來得及走出去就被當地人喝倒了,以至於山東出現了很多「倒霉酒」,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孔府宴酒了。
孔府宴酒乃是在白酒發展的道路上開創了「廣告酒」的先河,其實孔府宴酒酒質本來就很不錯,受到很多山東酒友的喜愛,不過為了讓孔府宴酒走遍全國各地,酒企不得不開啟「廣告宣傳」的發展之路。
孔府宴酒於1994年以3000萬的價格穩拿央視首屆「標王」,這一消息馬上就傳遍全國各地,孔府宴酒就是在這個時候聞名遐邇。「標王」效應帶來的甜頭馬上吸引了其他白酒,秦池酒就是其中之一,在後面的第二屆、第三屆央視標王的爭奪中,孔府宴酒被秦池酒奪走了「標王」的稱號。
孔府宴酒淪為「倒霉酒」,跟秦池酒有很大的關係,秦池酒奪得「標王」之後,似乎有些飄了,開始從外地進購基酒,這一醜聞爆出之後,很多酒友對山東白酒失去了信任,而身為「魯酒之王」的孔府宴酒首當其衝,現在的處境既「尷尬」又「倒霉」。
第二款:緣得仿台酒
雖然這款酒的歷史不是很久,但是跟很多「倒霉酒」一樣有著「倒霉」的經歷。仔細追究起來這款酒其實可以說是「生不逢時」。
它出生於「名酒輩出」的時代,同時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作為一款地道的大麴坤沙醬酒,它與茅台有著90%的相似度,但是因為貴州白酒內卷嚴重,導致該酒被擠壓,難有出頭之日。
它跟茅台酒一樣,都是採用「12987」坤沙工藝釀造而成,原料精選當地的紅纓子糯高粱和優質小麥。釀酒人一直默默無聞做酒,忽視了品牌的宣傳,導致很多人不認識這款酒,有的人甚至還以為它的名字產生很大的誤解,你說它「倒霉」不「倒霉」?
第三款:全興大麴
提起白酒,有四個地方值得一提,四川就是其中之一,四川是我國著名的白酒大省,當地出現不少名酒,全興大麴曾經也是四川很出名的白酒,它還是我國老八大名酒之一。
當初爬得多高,現在就摔得有多慘,全興大麴就是如此,當初是四川名酒的代表,現在卻成了無人問津的「倒霉酒」。
這款酒同樣也是因為缺少宣傳,因為公司推出新品,忽視了全興大麴的推廣,現在的全興大麴已經是日薄西山,名氣下滑。
上面這3款酒其實是整個白酒市場的縮影,從它們身上就能看出白酒市場的現狀,不懂市場規則,酒質再好也難走出去。#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