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陽預製菜「烹」出大產業

2022年07月01日09:03:06 美食 1154
原陽預製菜「烹」出大產業 - 天天要聞

原陽縣預製菜產品色香味俱佳,產業蓬勃發展,獲業內人士點贊。

原陽預製菜「烹」出大產業 - 天天要聞

原陽縣擁有40餘家預製菜生產企業。

原陽預製菜「烹」出大產業 - 天天要聞

6月24日至25日,2022中國(原陽)預製菜行業大會舉行。本欄圖片均為朱哲攝

□本報記者 李虎成 趙同增 本報通訊員 賀洪強 常富許

你能想像嗎?一個「廚房小白」無須經過任何學習培訓,也能很快成為「全能大廚」。

6月27日,鄭州白領李曉慧「設宴」招待幾個新同事,鑽進廚房不到半個小時,就端出了紅燒黃河大鯉魚、紅燜羊肉、油燜大蝦、炸酥肉等好幾道「大菜」「硬菜」,再加上幾道涼熱時令蔬菜,一桌葷素搭配、營養美味的晚餐就「齊活」了。

同事們吃得過癮痛快,對李曉慧的廚藝讚不絕口,還有人當場要「拜師學藝」。

「這可不是我的功勞!」李曉慧毫無保留地和大家分享「廚房秘密」——這些色香味俱全的菜品,都是來自新鄉原陽的預製菜,只要在微波爐里簡單加熱一下,就能大飽口福。

在原陽走一走,就會發現,絕味鴨脖、九多肉多、巴奴火鍋、姐弟倆土豆粉等多個知名品牌均在原陽設廠——這兒是它們的「後廚」,所生產的,正是供應B端的預製菜!

在我省,每天有500萬以上人次是原陽預製菜的忠實消費者。近年來,原陽縣主動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已落地國內最大的中央廚房產業園,全縣預製菜生產企業達40餘家,日產預製菜3000噸,預製菜「爆品」300餘個。

原陽,已將預製菜作為優勢產業大力發展。

小小蝦滑

一年賣出1億元

位於原陽縣產業集聚區河南海味爾食品有限公司,2015年從山西太原招引而來,是一家以蝦滑類為主要產品的預製菜企業,供應諸多一線火鍋連鎖品牌。

海味爾公司董事長張金杯表示,來原陽,是因為這裡有能滿足企業擴張的土地、冷鏈物流,以及更好的交通區位。

2006年,張金杯在澳門遊玩時,偶然發現蝦居然可以做成蝦滑這種形態,這給了他莫大的啟發。回到太原,旋即開始研發,成為最早一批抓住預製菜紅利的創業者。

業務的幾何級數增長襯得廠房日漸逼仄,彼時太原的冷鏈物流短板成為限制企業發展的天花板。

「在太原時,冷鏈物流車沒那麼多,有些目的地還需要先到鄭州中轉,價格上也比在鄭州貴了一倍,甚至更多。」他說。

很快,張金杯投資5000餘萬元的現代化生產車間在原陽投產運行,此後每年營收保持20%左右的高增長,2021年營收達1億餘元。

而今,隨著預製菜產業發展新的風口到來,以及原陽縣委、縣政府對預製菜產業的系統謀劃和強力支持,張金杯似乎又來到了另一個轉折點——為了向全渠道覆蓋,經過一系列考察研究,他謀劃著在今年下半年規劃設計二期項目,向中餐預製菜方向布局。

「政府對預製菜產業的支持,特別是出台支持預製菜行業『金九條』措施,加上良好的市場前景,讓我們發展預製菜更有動力。」張金杯說。

從1到40

預製菜企業「扎堆」

招引海味爾食品有限公司等,意味著原陽已經把注意力投向預製菜這一頗有前景的產業。

於是,原陽投資29億元建設了佔地2110畝的國內最大的餐飲食材加工中央廚房產業園區。目前,園區已經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4家,河南餐飲中央廚房產業園便是其中之一。

河南餐飲中央廚房產業園董事長、蓮菜網CEO胡建強是原陽預製菜產業的重要參與者、見證者。

「隨著餐飲連鎖企業的品牌化、規模化,在擴張時如何確保菜品品質口感統一、降低對門店廚師依賴和非標管理的壓力,成為餐飲業者的普遍訴求,我們就和他們一道研究中央廚房產業園的模型。」胡建強說,最終決定落戶原陽的原因有三:交通區位優勢、農業產業基礎好、深厚的文化底蘊。

事實證明,在原陽落子的決定是對的——首家入園企業「禾勝合」,入駐第一年產值便突破1億元,2021年接近7億元。

入園企業發展的同時,胡建強的產業園也不斷「長大」,從最初的500畝,一路拓展至846畝、1130畝,2019年又與原陽合作打造了二期項目。

如今再看原陽發展預製菜產業的優勢,胡建強認為,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通過近年來的發展,產業集聚的優勢正在形成、凸顯。

絕味鴨脖、九多肉多、姐弟倆土豆粉、親熱毛肚、菊花開等9家知名品牌,紛紛在原陽建廠。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原陽縣有預製菜企業40餘家,菜類品種達300餘個,2021年共完成工業總產值45.35億元,同比增長16%。

以預製菜產業為代表,原陽縣食品產業蓬勃發展,2021年,39家規上食品企業營業收入81.95億元,同比增長22.4%,全縣食品產業年營收突破100億元。

專家點贊

原陽衝上「新賽道」

6月24日至25日,2022中國(原陽)預製菜行業大會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蓓薇、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生導師張春暉等預製菜領域的專家以及行業先行者、產業鏈關鍵節點的企業家,齊聚新鄉市原陽縣,為預製菜行業發展建言獻策、擘畫未來。

本次大會主題為「預製新賽道、豫見新征程」,用兩天時間,通過主題演講、平行論壇、閉門會、產業鏈專場活動、企業探訪調研等多種活動形式交叉呈現,為與會者打造了一場多維立體的盛會。

河南九豫全食品有限公司擁有行業領先的工藝裝備和生產線,產品在加工、配送和銷售過程中全部實行冷鏈控制;河南禾勝合食品有限公司的預製菜美食,更富有地方特色,牛雜湯、羊雜粉、豆湯肥腸等產品受青睞;河南省三味真廚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壽司拼盤輕食餐盒、三明治,被統一供應給各個超市、門店……

原陽縣預製菜產品色香味俱佳,產業發展態勢良好,贏得專家一致點贊。

「這是我第一次來原陽,看到當地預製菜產業的發展布局和規模,感覺很不錯。」鄭州輕工業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白艷紅表示,從實地調研看,企業的規範化、產業化發展都取得了令人讚歎的成績。

「走訪的幾家企業,其預製菜品種豐富,形狀、口感等都與新鮮烹飪的食品高度接近。」河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黃忠民說,這是企業將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有機結合併不斷改良的成果。

鄭州輕工業大學食品科學工程系主任栗俊廣說,從調研的情況看,原陽縣預製菜產業整體勢頭強勁,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河南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秘書長、河南省食品工業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瑞國認為,預製菜是食品領域中的朝陽產業,原陽縣生產的預製菜很有地域特色,不少產品有代表性,發展前景廣闊。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螃蟹粽、陶瓷粽、麵塑粽……來看古往今來的粽子巧思 - 天天要聞

螃蟹粽、陶瓷粽、麵塑粽……來看古往今來的粽子巧思

粽子雖小,卻貫穿古今,展現著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美好。古代粽子長什麼樣?粽子又帶給人們哪些創作靈感?我們一起來看古往今來的粽子巧思。古代粽子長什麼樣?在江西九江德安縣博物館裡,珍藏著一對南宋古墓出土的粽子。據古墓碑文記載,墓主周氏葬於公元1274年,距今已有750年。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博物館講解員 李佳:墓主人...
6月端午,這道硬菜可以多吃!葷素下飯又營養,吃了一次還想吃 - 天天要聞

6月端午,這道硬菜可以多吃!葷素下飯又營養,吃了一次還想吃

#頭條創作挑戰賽#6月端午,這道硬菜可以多吃!葷素下飯又營養,吃了一次還想吃在中國的廣袤土地上,小雞燉蘑菇是一道歷史悠久的家常菜。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據《宋史·食貨志》記載,當時民間已普遍食用雞肉和蘑菇。這道菜不僅在尋常百姓家流傳,更在
端午安康,今天我們天南海北話「粽香」 - 天天要聞

端午安康,今天我們天南海北話「粽香」

送走了早春三月的草長鶯飛,走過了人間四月天的輕吟低唱,迎來了初夏五月的糯米飄香。因為地理位置飲食文化的差異,所以粽子有南北風味。又根據口味,分為咸粽子和甜粽子。而今年,在咸甜粽子的基礎上,又加入了不少「新勢力」「大混戰」。
端午來臨記者探訪粽子市場:傳統口味線下受歡迎,「榴槤粽」「奶茶粽」新奇口味線上銷量俏 - 天天要聞

端午來臨記者探訪粽子市場:傳統口味線下受歡迎,「榴槤粽」「奶茶粽」新奇口味線上銷量俏

隨著端午節的到來,粽子作為市民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傳統美食,也進入了熱銷的階段。新黃河記者探訪濟南粽子市場,卻發現今年粽子銷售與以往不同。實體店內傳統口味的粽子銷售量明顯上升,像「八寶」「蜜棗」口味的尤其受歡迎;而線上平台「水晶粽」「榴槤粽」「奶茶粽」等新奇網紅口味的粽子銷量火爆,銷量最高達50萬單...
為什麼當下的年輕人很少喜歡歐美文化?網友的回復:一針見血 - 天天要聞

為什麼當下的年輕人很少喜歡歐美文化?網友的回復:一針見血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個贊,支持一下!我會每天更新不一樣的精彩料,保證您耳目一新!今日話題有人說現在的美國就是一個不講理的雙標潑婦形象,令人厭煩。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是不是這樣呀:沒那麼多原因,純粹就是美國文化不行了。正確的電影看的我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