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黨建引領濟南「強省會」建設

2023年06月29日23:37:03 財經 1497

記者 王傑

當前,濟南的發展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奔著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山東半島城市群核心城市、省會經濟圈龍頭城市這三大新目標,濟南搶抓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機遇期、黃金期。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既是搶抓重大國家戰略的時代要求,更是濟南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的現實需要。

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黨建引領濟南「強省會」建設 - 天天要聞

抓黨建就是抓發展

黨建為經濟保駕護航

山東走在前,省會濟南更應勇當排頭兵;建設強省,省會必須強起來。

自2020年邁入全國城市GDP「萬億俱樂部」之後,濟南一路高歌猛進。202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027.5億元。特別是自2017年以來,GDP連續6年跨越6個千億元台階。

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黨建引領濟南「強省會」建設 - 天天要聞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做大做好經濟蛋糕更是其中關鍵。而抓黨建就是抓發展,抓好黨建等於抓住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

站在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的新起點上,如何圍繞「強」的發展目標更上一層樓?濟南市2023年「項目突破年」工作動員大會給出了答案。

2023年1月28日,春節假期後第一天,濟南緊鑼密鼓召開全市2023年「項目突破年」工作動員大會,吹響了今年濟南加速發展的集結號。

大會上,濟南不僅謀划了未來三年十大領域的第一批1301個重點項目,還瞄準了經濟體量躍升的目標——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1.5萬億元。這也意味著,濟南將在未來三年繼續跨越3個千億元台階。

「各級要切實轉變作風、提高能力、健全保障,主動擔當作為,以大項目促進大投資、推動大發展、展現大作為。」大會上,劉強提出,要重點提升前瞻預判能力、實戰實操能力、有效落實能力。

「黨是國家發展的掌舵人,高質量的黨建,能夠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實現高質量發展。」談及「轉變作風」「擔當作為」能力的提升,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吳學軍說。

「打鐵還需自身硬」

激活創新發展新動能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創新是引領城市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一座城市贏得未來的秘訣。

近日,我國首個量子信息技術領域國家標準《量子計算術語和定義》獲批發布,該標準是全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首個獲批發布的國家標準,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牽頭制定。

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黨建引領濟南「強省會」建設 - 天天要聞

5月24日,在德國漢堡舉辦的ISC2023高性能計算大會上,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構建的驗證性計算集群在10節點研究型榜單登頂奪冠,標誌著我國自主可控存儲系統實現「彎道超車」。

濟南另一組創新數據,同樣令人振奮。

2022年,濟南有8項創新指標穩居全省第一,新獲批全國重點實驗室5家、省級重點實驗室10家,新備案省級院士工作站10家,新增省級技術創新中心7家,新增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1家,新備案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4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300家。

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黨建引領濟南「強省會」建設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部分關鍵指標保持強勁增長,全市全社會研發投入306.7億元,同比增長15.5%。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68%,高於全省0.34個百分點。全市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達508.6億元,增速13.2%,高出全市服務業平均增速9個百分點。

「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啃『硬骨頭』一定要加強自身建設。」濟南社科研究院研究員王新軍認為,當前濟南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舊動能在有序淘汰,新動能起主導作用的產業集聚效應正逐步顯現。「這更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鼓勵黨員幹部在推動各項事業中擔當作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黨建賦能調查研究

堅定幹事創業決心

幹事業,謀發展,黨員幹部是關鍵。濟南顯然注意到這點。

為讓廣大黨員幹部在基層一線加強實踐鍛煉、體察社情民意、提升能力本領、服務基層群眾,2022年以來,濟南持續開展「上一線、察實情、練本領、促發展」群眾工作教育實踐活動,建立起機關社會志願者、應急預備隊、青年先鋒隊「三支隊伍」。目前,三支隊伍人數分別達到3萬餘人、2萬餘人和1萬餘人。

以「雙報到」為載體,濟南市還持續開展主題活動聯動、黨員隊伍聯建、好事實事聯辦。截至2023年3月,濟南市直機關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簽訂共建項目清單383張,確定實事項目1209個,開展「雙報到」活動2542次,投入資金223萬元,幫扶困難群眾899戶。

同時,結合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工作,濟南還組織每個市直部門(單位)聯繫幫扶一個脫貧村或鄉村振興任務重的村,開展機關黨組織聯村、黨員聯戶活動。截至今年3月,全市已「雙聯共建」117個村莊,開展黨建共建活動270餘次。

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黨建引領濟南「強省會」建設 - 天天要聞

同時,濟南還持續開展機關幹部「進企業、進項目、進鄉村、進社區」四進行動,聚焦產業鏈、供應鏈、民生鏈、服務鏈中的薄弱困難環節,抽調精兵強將,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

為能真正解決群眾企業所遇到的「痛點」「難點」問題,濟南市直機關建立「三聯繫三調研」工作機制,每個市直部門(單位)聯繫調研一個街道辦事處(鎮),每個機關黨支部至少聯繫調研一個社區(企業),每名機關黨支部書記至少聯繫調研一名社區黨組織書記。

截至今年3月,全市96個市直部門(單位)聯繫對接102個街道,1102個機關黨支部聯繫對接102個街道和2865個社區、村、企業,開展聯繫調研2860餘次。

此外,圍繞全市重點工作和社會民生領域,濟南市還開展「三亮三比」活動,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和部門崗位職責,細化優化工作標準,讓黨員幹部們「亮身份、亮標準、亮承諾,比素質、比工作、比貢獻」,激勵他們提升能力本領、主動擔當作為。

鄉村振興奔小康

離不開基層黨組織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而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的關鍵性作用,而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黨建引領濟南「強省會」建設 - 天天要聞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三澗溪村共3300多人,十幾年前曾是出了名的髒亂窮村。2004年,高淑貞擔任三澗溪村村黨支部書記,帶領黨員群眾開始了脫貧致富之路。

「這些年,我攏了人心,帶領群眾致了富,也沒有什麼竅門,『尚方寶劍』就是一門心思抓黨建。」問及經驗,高淑貞的回答很實在,「抓黨建並不是咋咋呼呼,不幹實事,黨員群眾沒人聽你的。」

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黨建引領濟南「強省會」建設 - 天天要聞

「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增加農民收入,根本在於發展產業。2016年,三澗溪村黨支部借升格為黨總支的時機,提出了「把支部建在產業上」,成立個體私營企業、創業青年、康養服務三個黨支部。

創業青年黨支部成立後,以支部書記王元虎為代表的年輕的黨員們頭腦活、辦法多,帶領群眾先後發展黑豬飼養、西紅柿種植、地瓜育苗、多肉繁殖等新品種新產業,經濟效益良好。

據統計,2018年三澗溪村集體收入263萬,到了2019年,增長至303萬,今年年底有望突破1000萬;村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

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腳下有力量。

當前,濟南持續推進黨的建設,一大批忠誠、擔當的黨員幹部們在脫貧攻堅、服務群眾和項目建設一線振翅高飛,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基層幹部展現了新時代的新風貌,為黨的建設夯實了基礎,點燃了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更為加快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匯聚起無窮力量。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5月9日,黑龍江證監局對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等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黑龍江證監局提出,2023年1月至9月,珍寶島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有限公司因未按時償還向哈爾濱湖時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雙笙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