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放空已經過去的事情,我們總是記住過去的喜怒哀樂,如果我們沉浸在這些當中,說明我們的內心沒有放下,過去得再好,再不好,對我們當下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要認真全力以赴的投入到當下的人事物當中是對的,當我們的事情壓的越來越多的時候,心就會越來越累,所以一定要學會去內化,去原諒去忘記。
有困惑,是因為不明理。萬事的發生都有痕迹,當下有了這樣的結果,不是當下所發生的,是以前早有了這個因!當我們缺乏智慧去觀察的時候,就因為是突然發生的,實際上沒有突然發生的事情,再突然的事情都有前兆!
《中庸》講好學近乎知!就是說我們要不斷地去學習,才能明白道理,才能懂得處理事情的方法!
仁者不憂!平常我們會擔憂將來生意不好做了,將來孩子學習不好,沒有好的前途,將來工作不順了,等等!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很多擔憂都建立在私慾的基礎上,我們不會去擔憂別人家的孩子將來怎麼樣,別人的生意將來做得好不好,別人的工作是不是以後也會順利!
這些擔憂都是以自私自利為基礎,越是想拚命索取的人越痛苦!
我們沒有學習聖賢文化之前,我們不懂得這個道理,以為索取了就是幸福所取得越多就能越幸福,實則正好相反!
一個修正仁德的人,他的做法正好相反,他每天想為對方做點什麼,
比如說夫妻之間不會去拚命要求對方做什麼,而是願意能為對方做點什麼,時間久了自然家庭和睦。
在工作當中不問我能得到多少,而是盡心儘力地完成好自己的份內工作,對於自己的孩子也是同樣,不要求孩子能怎樣,只求孩子能夠順應自己的發展方向去走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