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給帶娃,兒媳不給養老,到底誰更吃虧?真相現實又無奈

2025年05月04日22:20:18 情感 9188

我一嬸嬸家,之前家裡鬧過一次大矛盾。

起因是嬸嬸不想去城裡給兒媳帶孩子。

兒媳婦也不甘示弱,當場就把話撂得明明白白:「媽,你不幫我帶孩子,以後老了也別指望我養老。」

嬸嬸一聽,氣得拎起拖鞋就想打人,罵罵咧咧地回了屋裡。

鄰居們議論紛紛,有的說,兒媳不懂事,也有的說,嬸嬸也太自私。

帶娃,是眼前的事,而養老,是以後的事。

婆婆不給帶娃,兒媳不給養老,到底誰更吃虧?

真相現實又無奈。

婆婆不給帶娃,兒媳不給養老,到底誰更吃虧?真相現實又無奈 - 天天要聞

一:婆婆為什麼不想帶娃?

一提到帶孩子這件事,嬸嬸就經常跟我們念叨:

「我吃了那麼多苦、受了那麼多罪,好不容易才熬出頭。怎麼孫子一出生,我就又得從頭再來一遍?」

她的話,聽著是「狠」,但背後也有她的委屈和苦。

她年輕時沒有婆婆幫忙,自己一邊上班一邊拉扯孩子。孩子上初中時,叔叔就去世了。嬸嬸一人供孩子上大學。

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她想著跳跳廣場舞、看看戲,和姐妹們出去旅個游,享受一下晚年生活。

結果兒子一開口,就讓她幫忙帶孫子,而且是全職、不要錢、還得聽話那種。

帶就帶吧,誰讓那是自己親孫子呢。

可帶娃哪是輕鬆的事?

婆婆不給帶娃,兒媳不給養老,到底誰更吃虧?真相現實又無奈 - 天天要聞

管著吃喝拉撒,娃還要吵鬧哭鬧。她年紀大了,晚上睡不好覺,白天還得抱著哄。

有一次她生病,發著燒躺床上,孩子卻一個勁地在旁邊哭:「奶奶抱」、「奶奶我要出去玩」、「奶奶起來」、「奶奶我餓了」。

那一刻,她只覺得,自己好累啊。

但這些,兒子兒媳都只輕飄飄說了一句:「媽你辛苦了。」

有一次,兒媳下班回來,看到孩子光著腳在地上跑,她頓時就埋怨起來:「媽,你怎麼不讓孩子穿鞋啊?這會感冒的啊!」

語氣里,滿是責備。

嬸嬸就洗個菜的功夫,誰知道孩子就脫了鞋呢?她心裡那個苦啊,眼淚當場就掉下來了。

還有一次,她說了孫子幾句,結果兒媳臉當場就拉下來了,說:

「媽,孩子的事你別太管,您那一套早過時了。」

那一刻,嬸嬸的心真的涼了半截。她說:

「我累死累活在這幫忙,還老覺得我這也不好、那也不對,我來這有什麼意思?」

一怒之下,娃也不帶了,她收拾行李就回了老家。

婆婆不給帶娃,兒媳不給養老,到底誰更吃虧?真相現實又無奈 - 天天要聞

可問題是,兒子、兒媳要上班,看嬸嬸不想帶娃,兒媳也放了句狠話:

「以後你老了,可別來找我們,既然不幫忙帶娃,就別指望我們將來養老。」

她兒媳跟大夥聊天時,也很是生氣:

「我們年輕人,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雞飛狗跳,工資不漲,房貸還在壓。婆婆寧可在家閑著,也不幫忙,有這樣的老人嗎?」

看起來,兩邊都「理直氣壯」。

婆婆想:你讓我再累十年,我活得也不自在,那還有什麼樂趣?

兒媳想:你現在袖手旁觀,不在我們困難的時候拉一把,老了還指望我們養老?

這段關係,就這麼從親情,走成了算賬。

婆婆不給帶娃,兒媳不給養老,到底誰更吃虧?真相現實又無奈 - 天天要聞

二:到底誰更吃虧?

嬸嬸後來真如她所說,沒帶孫子,天天跳舞、打牌、旅行照發了一朋友圈又一條。

鄰居都說她活得瀟洒,可沒人知道,她手機鎖屏是孫子的照片,每次翻到,都悄悄嘆一口氣:

「長這麼大了,連個奶奶都不肯叫一聲。」

她想去看看,又怕自討沒趣。孫子不認她,兒子冷著臉,兒媳更是連門都不給進。

她自由了,可她也孤獨了。

另一邊,兒媳真沒給她養老。

嬸嬸一次突發腦梗進了醫院,是鄰居發現送的醫院。她兒子來了,但那天上班耽誤,來的時候,她已經躺在病床上了。

兒媳要照顧孩子沒過來。

嬸嬸那一刻才明白:「不幫忙帶孫子,人家連個眼神都不給。」

她原以為不管孩子的事,就能換來一身輕,結果換來的是——老了沒人疼、沒人認、沒人等。

而她兒媳呢?其實也沒好到哪去。

孩子一天天長大,叛逆期來了,天天頂嘴。

她忍不住吼孩子:「你怎麼這麼沒良心!」

孩子冷冷一句:「你對奶奶不也是這樣?」

聽到這話,兒媳氣得手直發抖。

沒人幫她帶娃,她自己硬抗。婚姻也沒了多少甜,夫妻之間常年帶著怨氣過日子,日子久了,心也硬了、情也淡了、家也散了。

所以,婆婆不給帶娃,兒媳不給養老,到底誰更吃虧?

其實,是「兩敗俱傷」。

婆婆沒帶孫子,失了親情,老了被「客氣」疏遠;

兒媳沒養老,表面獨立,實則把親情也一起丟了;

其實,在家人之間,真心一旦開始算計,輸的永遠是全家。

婆婆不給帶娃,兒媳不給養老,到底誰更吃虧?真相現實又無奈 - 天天要聞

三:彼此體諒,才有出路

說到底,嬸嬸不願帶孫子,不是因為不愛,是因為她也累了一輩子,想為自己活一回;

兒媳不願養老,不是沒良心,是因為她也在苦苦掙扎,生活壓得她喘不過氣。

誰都不容易,誰都有自己的苦水,只是沒人有空認真聽一聽。

婆婆心裡想:

「我養你大,盼你成家,想要喘口氣,你卻指著我繼續操勞。」

兒媳心裡想:

「我拚命掙錢、拚命養家,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為什麼你不能拉我一把?」

大家都覺得自己受了委屈,都覺得自己被辜負了。

一邊是年老體弱的孤單,一邊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無奈。

那該怎麼辦呢?

婆婆不給帶娃,兒媳不給養老,到底誰更吃虧?真相現實又無奈 - 天天要聞

婆婆如果有力氣,能幫一把是情分,不幫也該被理解;

兒媳如果心存感恩,哪怕老人幫得少,也該心存一份念想。

因為家,永遠不是靠「對等付出」支撐的,而是靠彼此的心軟、彼此的體諒、彼此的願意。

幫帶娃,不是義務,是情分;

養老,不是交易,是回報。

只要雙方能理解這些,那很多看似解不開的疙瘩,就能慢慢鬆開。

嬸嬸後來也慢慢想通了。

她沒再執著去「爭對錯」,而是找了個機會,給孫子買了個玩具,提了點水果,去了城裡。

兒媳也沒有再多說什麼,面對不同的育兒方式、生活方式,她也更委婉,而不是直接說了。

看到嬸嬸家的事,我們一群親戚,都感慨頗深。

你說,帶了孩子就一定能換來好晚年嗎?

婆婆不給帶娃,兒媳不給養老,到底誰更吃虧?真相現實又無奈 - 天天要聞

未必。

那不帶,就一定家裡關係不好嗎?

也未必。

但有一點永遠不會錯:「人心換人心。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回敬你。」

家,永遠比輸贏重要。

人這輩子,房子再大,錢再多,如果家沒了溫度,到頭來不過是空殼一場。

所以啊,婆婆也好,兒媳也罷,大家都不容易。

誰體諒誰一分,日子就順十分。

你說呢?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每年都如此,沒什麼不一樣 - 天天要聞

每年都如此,沒什麼不一樣

快船的賽季結束了。 今早進行的搶七大戰,快船19分劣勢不敵掘金止步首輪。除了首節短暫領先外,快船被完全壓制,比賽中分差一度被拉到三十多分。 這一戰,泰倫盧選擇變陣,用小瓊斯替下鄧....
夫妻五一假期因開車問題吵架,丈夫被扔高速上手機也沒帶,只好在車道上插兜散步 - 天天要聞

夫妻五一假期因開車問題吵架,丈夫被扔高速上手機也沒帶,只好在車道上插兜散步

假期出門,難免遇到不順心的事兒。5月1日早上,一名男子就因為開車途中跟妻子發生口角,被對方趕下車,「扔」在了京滬高速上。5月1日,揚州京滬高速界首服務區附近,民警發現一男子單手插兜、大搖大擺地在應急車道上散步,趕緊上前阻止。經了解,男子姓鄭,與妻子從南方自駕回河南,途中,兩人因開車問題發生爭吵,妻子一氣...
男人在你面前有這3種行為,說明他愛你很深 - 天天要聞

男人在你面前有這3種行為,說明他愛你很深

真正愛你的男人,不靠嘴說。他的愛,藏在細節里,落在行動中。很多女人在關係里患得患失,其實不是因為不夠愛,而是遲遲等不到一個明確的回應——他到底有多在乎我?其實判斷一個男人愛不愛你,從不複雜。他若真情深重,會在生活的每一個細枝末節中,把你擺在
身上有這3個特徵的女人,即使長得一般,男人也愛到著迷 - 天天要聞

身上有這3個特徵的女人,即使長得一般,男人也愛到著迷

一個女人能不能吸引男人,從來不只看外表。真正讓男人動心的,是一種深入骨子裡的氣質,是她身上那種讓人一靠近就放鬆、想靠近的能量。你不必多美,也不需要多完美。能讓一個男人心甘情願愛下去的,是那種讓他「離不開」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往往藏在你自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