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皆是過客,情感亦如是。
看原著,沈卓然的4段感情來的匆匆,去的也匆匆,留下的除了一聲嘆息還有感慨。
尤其是樂水珊對他的欺騙,讓他心亂如麻,生了病。
說樂水珊之前,先說說沈卓然的3段奇葩感情。
沈卓然3段感情處處哀
對於連亦憐,他是有感情的,兩人分手後,他還留著帶有連亦憐名字的被子。
而連亦憐卻嫁給了比沈卓然年齡還大的老中醫,想要的都達到了她的目的,而這個時候她卻給沈卓然送喜糖。
分手了完全沒有必要再傷人傷己,她除了顯擺自己得到了一切,從心裡並沒有真的釋然:沒放下。
她是在沈卓然傷口上撒鹽,讓他疼、讓他悔,她才能有一點點的心滿意足。
再看聶娟娟,原著中的她不辭而別,生死成謎。劇中的她生命已經快走到頭,她留給了沈卓然一封信,選擇逃離。
她害怕自己生病後變醜的樣子,她只能選擇逃避,來留住在沈卓然心中美好的樣子。
信中的字字句句,皆是我心:
她對沈卓然也是有情感的。
那句「不來人間,怎知人間值得」,是對生命、愛情的詮釋:
曾經擁有,此生無憾。
而呂原的主動上門,讓沈卓然不知所措。
她明面上是以照顧沈卓然為主,真的目的卻是要當女主人。
沈卓然並不喜歡她,她分不清友情和愛情的區別,把沈卓然當成了自己的人,一廂情願。
她沒有邊界感,嫉妒連亦憐,把連亦憐對沈卓然的感情說成是勾.引,對沈卓然,她給扣上了薄情寡義的帽子。
劇中的呂原很蠻橫,這樣一個女性,他的前夫移情別戀也是可以理解的,為了和前夫分開,差點要了他的命。
她知道沈卓然不喜歡自己,就給沈卓然吃了「葯」,她的「良苦用心」激怒了沈卓然,這才下決心把她趕走了。
沈卓然的三段感情都不順心,直到他遇到了主動上門的樂水珊。
樂水珊800元買懺悔
樂水珊的「兩個」目的,「一個」控制
劇中的樂水珊長得酷似愛妻靜敏,優雅、知性、自信滿滿。
當沈卓然看到的時候很是恍惚,連女兒看到她都想起了媽媽。
為了樂水珊,他甘願當備胎。
原著中的她只有39歲,她是主動送上門來的。
她從來沒有發自內心的崇拜過沈卓然,卻打著這個幌子和他相識。
他說喜歡老年人,覺得年輕小夥子淺薄、幼稚。像沈卓然這樣的文化底蘊深、有內涵。
言外之意,她願意成為沈卓然的伴侶、願意愛他、服侍他。她沒有任何條件和要求。
這套告白,對沈卓然來說,是無法抗拒的,尤其她又漂亮,充滿青春氣息。
樂水珊靠近他的「兩個」目的。
一個目的,是想利用他的人脈作為跳板,在他的庇護下多一些喘息的空間。
她知道各行各業的領導都是沈卓然信得過的好友,她胸懷大志,想成為當下的成功人士,但她又沒有這個條件,所以她採取了手段,利用沈卓然的人脈,在自己的事業上想更上一層樓。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她的心機很深,為名為利不考慮代價。
另一個目的,是尋找辦公室加臨時租房。
她住沈卓然的房子能省去高昂的房租,還能解決溫飽問題。
目的達到,但她對沈卓然並不好,在吃飯問題上,非常簡單,她買的全是速食半成品。
她沒有給沈卓然做過一次飯,餓了就開水泡飯。
她的目的達到,卻沒有誠意回饋,生活態度敷衍,只為自己的利益考慮。
「一個」控制
樂水珊住到沈卓然家後,就和他睡在了同一張床上。
她是等沈卓然睡著以後才會睡,即使這樣沈卓然也是感到幸福滿意。
樂水珊每晚快樂的事情就是打發他睡覺,哄他開心,並讓他吃一到兩片的葯。
沈卓然並不想吃,但看到樂水珊高興的笑容,他覺得那是對他的關懷,他不能辜負。
就這樣,每晚都吃,直到有一次他看到了樂水珊得計的表情,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
樂水珊在對他「精神控制」,讓他吃藥早睡,就是為了避免和他有肌膚之親,她之前對他說過的愛他、服侍他,全是謊言。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樂水珊的內心是很冷漠的。
樂水珊的目的被拆穿後,他只惶惑了半分鐘,立馬換臉,表示感激沈卓然對她的創業艱辛的支持,明天一定離開沈家。
她掏出了800元錢,表示這幾天的感謝,沈卓然自然不要。
次日一早,樂水珊把家裡打掃的乾乾淨淨。次日沈卓然就收到了樂水珊郵匯來的800塊錢。
樂水珊之所以堅持付800塊錢,是她對自己錯誤的反省和救贖,也是她真心悔過的證明。
沈卓然空歡喜一場,輸的一塌糊塗
他對樂水珊的狡詐和自己的想入非非,而老淚縱橫,非常慚愧。
至此,無論任何人在給他介紹女友,他都拒絕再相親。
他已經70多歲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他不想再經曆命運的嘲弄。
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子。
經歷了四段奇葩感情之後,依然有很多人給他提親,他拒絕再相親,特意登報聲明:
年老體衰,謝絕黃昏愛戀。
受樂水珊事件的影響,他生病了,病痛折磨了他將近一年。
因為病痛的折磨讓他的身心俱疲,精神有點混亂,也是因為病痛的折磨,所以他在急劇的衰老。
急劇衰老再加上精神混亂,他時刻想起愛妻。
妻子是歸僑生,品學兼優、善良,沈卓然對他一見鍾情。
結婚後妻子本來應該有更多的選擇,更好的前途,而為了沈卓然,她過起了平平淡淡的人生。
沈卓然對妻子非常專一,妻子去世後,他大病一場,差點走了。連買墓地都是雙穴位的,把自己的後事都準備好了。
妻子的去世對他的打擊非常大,又孤獨,在這種情況下,朋友才開始了給他介紹相親對象。
正是因為相親了四段感情,讓他幡然醒悟。
書中說道:
他沈卓然在髮妻死後做的是引狼入室……轉眼間發展到招商引資、登堂入室的地步了。他徹骨的悲痛起來。
四段感情有著不同程度的背叛和利用,都以心碎收場,所以他痛,他痛的不僅是失去,更是對人性的失望。
倒在愛妻墓碑前
四段感情的傷害,再加上病痛纏身,他想了很多,所以他做了個決定,書中寫到:
他不但委託兒子,而且委託被單位的老幹部處,在他沈卓然死後,不要忘記給連亦憐女士、聶娟娟女士、呂原女士、樂水珊女士發送訃告。
後來他給連亦憐寫了一封信,但始終沒有等到她的答覆。
原著中說過,沈卓然是一個真誠的人,他要求曾經相過親的4個對象參加葬禮。
也許他是感激她們曾經給他留下過的溫暖瞬間都值得銘記,即便是各奔東西,那份曾有的牽絆也應有個體面的收尾。
這也足以說明了他是一個豁達的人。
在妻子去世6年的時候,他來到了妻子的墓前,看著越來越多的墓主墓碑,他在妻子的墓前哭了。
有對妻子的懺悔,有對相親對象的感激和道歉。
他俯倒在淑珍的墓碑前,冥冥之中他好像見到了妻子。
自從妻子去世後,他就經常做這種夢。
書中寫到:
一切都與六年前一樣,與十六年前一樣,與永遠的青年代一樣。
他知道妻子已經與他天人相隔,同時他分明覺到,妻子的手仍然那樣溫暖,柔和,親切。他們倆笑嘻嘻地一同說:
"很有意思。"
他笑著,笑著,漸漸拉著妻子的手飄浮而起。
但他對妻子的思念是深情厚誼的,渴望見到,因為他不願意在夢境中醒來。
他是孤獨的,他的孤獨是心無所依,情無所託。
原著結局雖然沒有表明他最.後是否死去,但他對妻子的愛卻忘不了,超越了生死。
他是不是看透生死,或許可以這麼理解:
他不再害怕死亡,因為每個人都要經歷這個過程,把它當作生命旅程的自然終點反而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