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這篇作品,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感謝您的鼓勵與支持,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自2018年山東大學原校長樊麗明將山東大學的學伴制度改為,一對三,還特彆強調最好是三名女學生時,這個山東大學的學伴制度就在網上一直熱議不斷。
後來,萬達集團在山東大學的校園招聘會議上,因為主持人以這件事說笑,還一度引起山東大學領導層的強烈抗議,最後以萬達集團公開道歉,開除主持人結束此事。
即便如此,山東大學的學伴制度遭到全網群嘲,其校長樊麗明也堅持將此政策執行了五年之久。直到近期,山東大學更換領導人,其原校長樊麗明被調離,這項政策才終止。
而隨著山東大學宣布學伴制度終止,原校長樊麗明又再次受到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
其實,早在2016年山東大學就開始採用留學生「學伴」制度,不過那時候是一個留學生配對一個學伴,陪伴遠離故鄉的國外留學生能夠更好的熟悉國內的環境,包括語言、生活、學習、習慣等,減輕這些一國留學生的學習壓力。
當然,這個初衷毋庸置疑是從留學生的角度,切實的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的困難。同時,對於學伴來說也並不是一無所獲,不僅有學校給予的獎勵,還可以交到國外的同窗好友,與之一起學習,了解他國的風俗人情,這可以說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而且,像是以前舉辦的農村城市學生一幫一,或者新生入學,學長學姐一對一帶領熟悉校園,都有點類似這種學伴制度,本質上都是一樣。
而最初山東大學的學伴制度也並沒有受到詬病,之所以後來受到全網攻擊主要這個學伴制度在2018年的時候被升級了,由原來的一對一變成了一對三,一個留學生對應三個學伴,還特彆強調女士優先,這無疑是對女士的不尊重,特別是涉及山東大學這種高等學府,高學歷知識女性,有涉嫌性別歧視,貶低中國教育的嫌疑。
在對這種現象貶低之前,我覺得我們應該先搞清楚一點,就是山東大學原校長樊麗明為什麼要堅持這項政策?
其實,縱觀事情前因後果,我覺得之所以推行這項政策的根本原因還是為了吸引國外留學生。要知道,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我國國內各所大學留學生數量是作為考核一國大學影響力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
留學生數量的增加從名上來說,可以增加學校的國際排名,提升知名度;從利來說,可以給學校帶來大量的財政補助,包括政府和校外大型企業單位的資金扶持。所以,這對於學校來說,是一件名利雙收的好事。
樊校長想要增加學校留學生的數量這個初衷無可厚非,但他錯在不應該採用異性相吸這樣的手段來實現目標。而且在面對國際友人時,一對三的學伴制度有些過於諂媚。
我們更應該注重於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提高學校的科研設施,從正面的角度增加學校的國際競爭力,而非走這種過於討好性的歪門邪道。
教育是一件嚴肅而偉大的事業,他沒有捷徑可走,我們最好的行進方向是坦坦蕩蕩,穩穩噹噹,穩打穩紮才能讓我們的教育行業不走歪路。相對於「學伴」這樣投機取巧的方式,我們更應該注重學校的教育質量,營造一個公平公正、海納百川的教育環境。
面對國際留學生,我們不卑不亢,以真正良好的教育環境來吸引他們加入,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接納他們,使之更好的融入,而不是這樣近乎諂媚的討好。
大學生是我國發展的中堅力量,是我國的未來,這樣的行為既貶低了我們在留學生眼裡的地位,也打擊了國內學生的自尊心,在還未進入社會的象牙塔里,就在這些學生的心理種下了低人一等的種子。毫不客氣的說,這就像毒教材一樣,是在挖國家的牆角,軟刀子割肉,是在給國家的未來捅刀子。
幸運的是,我們已經看著這樣處事的弊端,這次取消學伴制度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我們已經在漸漸降低了留學生的補貼,逐步拉平兩者之間的待遇差距,盡量做到公平對待。在幫助留學生逐漸融入中國社會中時,也要引導他們了解和尊重中國文化。
從這次的事件中,也能看出我們國家公眾對於教育的關注與重視,我國的教育行業還存在許多不足,教育無小事,任何一個政策的計劃與實行都有可能影響一代人。我們希望能夠將更多的目光駐足教育界,更好的推動教育公平公正的步入國際化。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