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央行曾經公布過一份調查數據:就是國內有96%的家庭,擁有一套房產。其中,有2套及以上房產的家庭佔比高達41.5%。如果算上這兩年新增加的家庭數量,估計實際佔比要達到45%。而「持有2套房產的人」越來越多,這既說明了我國居民正逐步富裕起來,也意味著大家都把寶押在了房子上面了。

不過,從2022年開始,國內房價就進入到長期調整的趨勢之中。先是像天津、鄭州、石家莊、環京樓市群等二三線城市房價下跌。而到了2023年後,像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房價也開始加入到房價調整的隊伍中來。現在全國平均房價已經從最高位下跌了30%。也有部分城市的房價跌幅高達50%以上。
而在進入到2025年之後,有內業人士提醒大家,「持有2套房產的人」需要做好3個準備,很多人還沒有察覺到,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要做好房產市值縮水的準備

現在國內很多家庭都把房子當作重要資產。資料顯示,房子已經占我國家庭總資產的77%,另有23%才是其他金融資產。正是因為,之前房地產市場有賺錢效應,所以很多家庭都把寶押在房子上面,希望房價能夠「一直上漲」。
不過,一旦房價出現下跌,擁有二套及以上房子的家庭將面臨資產大幅縮水的苦惱。以上海閔行區的高興花園為例,最高時房價9.6萬/平米,現在只有4.8萬/平米,房價已經跌去50%,未來不排除還有繼續下跌的可能。
第二,要做好房子難以變現的準備

從2024年開始,國內各地二手房的掛牌量出現激增的情況。像重慶二手房掛牌量接近34萬套,武漢、合肥、西安、天津二手房掛牌量都接近20萬套,就連一線城市的廣州二手房預估全市掛牌量達到了17萬套,北京也達到了13萬套。
各地房子掛牌量出現激增,主要還是國內房價連跌3年,早已經失去了賺錢效應。於是,就會有大量炒房者選擇拋房變現。不過,隨著二手房掛牌量的不斷增加,未來擁有二套及以上房產的家庭會面臨變現難的問題。最終房子很可能會爛在自己的手裡。
第三,做好房子持房壓力上升的準備

2025年國內經濟仍會處於通縮周期之中,實體經濟在短期內無法恢復繁榮。這就會導致很多家庭收入減少或失業。試想,在家庭收入減少的情況之下,持有二套及以上房子的還貸金額卻並沒有減少。這無疑會增加擁有多套房子家庭的持房壓力。
與此同時,持有二套及以上房子的家庭,所要支付的物業費、取暖費、電梯費,甚至是維修基金等費用支出,都要比只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多。而且,每年的物業費、取暖費等費用還會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這無疑會給持有二套房產家庭帶來持房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房產稅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去年我國高層就宣布,房產稅將會在上海、重慶這二座試點城市的基礎上進行擴圍。這也意味著2025年開始,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房產稅試點城市隊伍中來。而房產稅試點城市的擴大,則會增加擁有二套及以上房產的家庭的持房成本。
對於現在仍持有「2套房產的人」,我們想提出兩點建議:一個是,應該儘早拋售手裡多餘的房子,這樣可以避免將來房價下跌,房產市值縮水的風險。以及未來可能開徵的房產稅壓力;另一個是,如果手裡還有資金時,就應該儘早把房貸還清了。這樣一來,家庭的還貸壓力就可以減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