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開徵房產稅成為了人們熱議的焦點。原因是在去年的全會上,國家已經明確提出:要完善房地產稅的稅收制度。而在2025年2月,財政部也傳來消息:明確表示將在未來幾年內穩步推進房產稅改革。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之前住建部在歷時3年,對全國房產總量進行摸底,得出國內共有6億棟房子,這是為開徵房產稅奠定了基礎。此外,現在全國已經實行了不動產信息聯網,這也是為了開徵房產稅,掃除了技術障礙。

實際上,我國早在2011年,就對上海、重慶這兩座城市進行房產稅試點,並且已經取得了大量的寶貴經驗。而在未來幾年內,將對房產稅試點城市擴圍,屆時會有更多的大中城市加入到開徵房產稅的隊伍中來。我國之所以要現在對房產稅試點城市擴圍,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開闢新稅源。近些年,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土地財政收入減少,開徵房產稅可以為地方政府開闢新稅源,增加地方財政收入。
第二,遏制投機炒方需求。開徵房產稅後,可以增加炒房客的持房成本,以遏制各地房子的過度炒作,避免房價出現的較大波動。
第三,縮小社會貧富差距。在過去10多年裡,房價一路飆升,買了幾套房子的家庭財富快速增長,而沒買房子的家庭卻越來越買不起房。如果開徵房產稅,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社會貧富差距。

而對於未來該如何開徵房產稅。有財稅專家提出三點建議:①免稅面積按人均40-60平米計算。比如一個人免徵面積40平米,一家三口人則是120平米。而超過這120平米的免徵面積,就要徵收房產稅。
②可以實行階梯稅率,稅率按照0.5%-1.2%徵收。比如,超出免徵面積30平米,可按0.5%稅率。而超出50平米-80平米,可按0.8%稅率。超出80平米以上,則可以徵收1.2%稅率。③對於擁有2套及以上的家庭,第二套房子起則按累進稅率徵收。

舉個例子,上海市民奚敏一家三口,名下有二套房子,一套小面積的房子是60平米,另一套面積較大的房子是100平米,兩套房子面積加起來有160平米。按照房產稅的規定,可以有120平米的免徵面積。這意味著,奚敏還有40平米要繳納房產稅。如果房產稅的稅率 0.5%,當地房子價格是6萬元/平米,那奚敏每年就需繳納的稅費是:40平米×0.5%×60000元=1.2萬。
那麼,未來幾年房產稅試點城市擴圍之後,對誰的影響會更大呢?主要有兩類人群:一個是中小城市的家庭。現在很多中小城市的家庭,手裡都有三四套房子。他們既不會把房子出售,也沒有把房子出租,房子就這樣長期空置著。而像這樣的家庭,房產稅的開徵對他們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另一個是貸款的炒房客。主要是像一些大城市的炒房客,他們都是通過向銀行貸款炒房。本來由於大城市房價下跌,這些炒房客都被套在房產市場,每個月還要承受沉重的房貸壓力。如果再開徵房產稅,超面積部分每年所要繳納的房產稅,就有可能達到幾萬元,甚至幾十萬。顯然,大城市的炒房客持有多套房產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面對未來房產稅試點城市的擴圍,普通人該如何應對呢?如果你現在手裡有多套房產,那就建議把手裡多餘的房子及早變現。此外,如果你手裡有幾套房子不想出售的,那也可以把多餘的房子出租,用租金來支付房產稅。不過前提是,租金的收入要能夠抵消稅費支出。總之,房產稅要來了,擁有多套房產家庭要提前做好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