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有人類歷史開始,酒這玩意兒就沒缺席過。古人一喝酒靈感就來了——李白喝上幾杯,直接寫出傳唱千年的《清平調》;王羲之喝了酒,筆下生風,一篇《蘭亭序》成了書法界的天花板;還有曹操,一邊舉著酒杯,一邊舞著長矛,豪氣衝天寫下那首霸氣十足的《短歌行》。
那時候喝酒,真能喝出點名堂來。但現在可不一樣了,哪還有人一個人悶頭喝完,然後突然文思泉湧寫出千古絕句?那都是老黃曆了!
現在大家喝酒,要麼是幾個好兄弟聚一塊兒,放開膀子,甩開煩惱,痛痛快快乾幾杯;要麼就是工作需要,為了談生意、拉關係、混圈子,在飯局上點頭哈腰、笑臉相迎,把酒當成「潤滑劑」,說白了就是社交工具。
現在的酒桌啊,早就不是單純喝酒的地方了,那是人情世故的大舞台。所以敬酒有講究,坐哪兒也有說法,尤其是敬酒這事兒,裡面的門道多得能寫一本書。
大家都搶著敬酒的時候,偏偏有些人坐在那兒不動聲色,既不主動也不湊熱鬧,結果反而被誇情商高,說人家會做人、懂分寸。你是不是也納悶:這到底是咋回事兒?難道不敬酒也能贏?
其實啊,這裡面學問大著呢,關鍵是要懂得看場合、看對象,該出手時才出手,不該說話時別亂插嘴。這才叫真正的「會喝酒」。
第一類:特別會體諒人的人
有句話說得好:「自己淋過雨,才想要給別人撐傘。」
剛進職場的小白,有幾個是酒桌上的老江湖?人家本來就在摸索階段,啥都不太懂,容易出錯,再加上沒怎麼經歷過飯局這種場合,自然就顯得拘謹、不知道咋辦才對。
很多人都有過這種尷尬經歷,所以也更能理解新人的難處。這類人一看就知道對方不自在,不會硬勸酒,也不會上來就敬酒施壓,反而還會主動幫新人打圓場,說「別讓新人喝酒了,來點飲料意思一下就行」,特別有人情味兒。
第二類:拎得清主次的人
有些人一上酒桌就特別積極,一個勁兒地敬酒,好像這樣就能刷存在感、讓人記住自己似的。可你想啊,酒桌上誰才是主角?當然是請客的那位東家!要是東家還沒開口、還沒舉杯呢,你就這兒到處敬酒,那不是亂了套嗎?
真正情商高的,反而不會搶風頭。他們會等著東家先說話、先舉杯,再跟著行動。這叫懂分寸、知進退,也是一種真正的高段位表現——你不動聲色,反而最得體。
所以說,有時候「不主動」,反而是最大的主動;「不出風頭」,反而最容易贏得好感。
第三類人:有實力但不愛顯擺
真正厲害的人,從來不需要靠敬酒來刷存在感。你發現沒有?有些人剛有點小本事,再加上幾杯酒下肚,就開始坐不住了,一個勁兒地到處敬酒,嘴上說「我敬您一杯」,心裡其實就倆字——顯擺。
雖然大家表面上客客氣氣,但心裡都跟明鏡似的,誰看不出你是想出風頭?
反倒是那些真有兩把刷子的人,往往特別低調。他們不會借著酒勁瞎嘚瑟,也不會喝多了滿場亂竄。知道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該閉嘴,既懂得尊重別人,也懂得管住自己。這樣的人,不聲不響反而更容易贏得好感。
這種人就算不動聲色,也能給人留下好印象。不是天生就會做人,而是經歷得多、看得多,慢慢就懂分寸了。
在飯局酒桌上,會說話、懂禮數是門手藝,選對一款靠譜的好酒,也是實力的一種體現。尤其是請客吃飯的時候,拿出一瓶純糧釀造的好酒,不僅顯得你有面子,還能讓人覺得你是個懂行的人。
所以啊,教你兩個挑酒的小竅門,記住了,以後買酒不吃虧!
口訣一:看配料表!
真正的純糧酒,原料就倆字——糧食+水。如果配料表裡還寫著什麼香精、添加劑、食用酒精之類的,那基本就是酒精勾兌酒了,不建議長期喝。
口訣二:看執行標準號!
正規白酒瓶身上都有個國標號,認準gb/t開頭的。如果你看到的是gb/t 20822,那就是固液法白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勾兌酒。想要純糧酒,得找gb/t 10781或者gb/t 26760這類標準號。
記住這兩個小技巧,基本上就能避開大部分「科技酒」了。
要是你覺得麻煩懶得研究,也可以直接試試下面這兩款酒,都是老酒友公認的好喝又靠譜的純糧酒,價格親民、品質在線,很多喝過的人都說好,看看你有沒有喝過其中哪一款?
第一款、國康1935
這款酒產自貴州仁懷,是國康酒廠主打的一款醬香型白酒。雖然它不是什麼大牌名酒,但上市之後口碑一直不錯,很多人喝完都說「這價格能有這品質,值了!」它的背後有個關鍵人物——釀酒師傅范應華。老爺子幹了一輩子酒,技術紮實得很,還參與過不少白酒科研項目,拿過貴州省科技進步獎,是圈內公認的老行家。
為了把這款酒做得地道,范老可是下了功夫。新酒先放五年陳化,然後再用十年以上的老酒來勾調,這樣出來的酒體醬香味濃,開瓶就能聞到那種老酒才有的沉穩香氣。
倒出來一看,酒色微黃,清澈透亮;喝起來也是順口不沖喉,入口綿柔,下咽順暢,整體口感在百元價位里算是挺出彩的了。
第二款、第六代古井貢
很多老酒友一說起好酒,眼睛就盯著那些大牌名酒不放。其實啊,有些老牌白酒不僅有歷史、有底蘊,關鍵是喝著也真不賴,比如今天要說的這款——古井貢酒,它可是當年「老八大名酒」里的一員,實力擺在那兒呢。
第六代古井貢,它用的是傳統固態發酵工藝「雙邊發酵」,突出綿柔雅緻的風味。開瓶就能聞到一股清新的花香混著蜜甜的味道,入口柔和,香氣細膩綿長,雖然味道不算特別沖,但勝在順口、舒服。下咽的時候也不辣嗓子,稍微有點刺激感,喝完嘴裡還會泛點甜味,整體挺順溜的。要說缺點嘛,可能就是尾韻稍微短了點,喝完餘味沒那麼悠長。
在飯局上,有些人雖然不主動敬酒,但他們身上卻有一種讓人舒服的氣質——懂分寸、有實力、不張揚。他們不會硬湊熱鬧,也不會搶風頭,反而更容易贏得大家的好感和尊重。
真正會做人的人,不一定非得舉杯勸酒才能刷存在感。有時候,一句話不多說、一杯酒不多喝,也能讓人覺得你這個人靠譜、值得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