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才是每個家長的希望,但孩子怎麼做才能成才,這個才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老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這就說明教育孩子這件事是要從小開始的,並不是從一個年齡段才教育。
孩子的教育主要分成兩個部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有一定培養目標、管理制度,主要面向各類知識的的學習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員(爸爸、媽媽等)對子女進行教育,主要是學習各類社會性行為。
這兩者中,家庭教育的影響尤為重要,它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品質、行為舉止。
有句話是:寧可成績欠佳,也不願人品太渣
之前就聽過一位退休的教授說過的話很有道理,現在想一想確實是那麼一回事。
「熊孩子都是被父母慣出來的,慣子如殺子,想讓孩子成才,往「死」里管住孩子這3點!」
1、「管住」孩子的脾氣
我們通常都會把一個小孩子嘴裡說出來的話,發出來的脾氣,當做玩笑。
可是如果此次不在意,孩子就會養成習慣,以後說話,做事都不知道收斂。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嘴黑的人,很容易得罪人而不自知。這樣的人顯然情商就不是很高。在為人處事上都會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2、「管住」孩子的慾望
孩子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跟爸媽要。有的家長就很慣著孩子,要就給買。
如果你總是無條件地去答應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會產生一種不勞而獲的心理。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認為什麼東西都可以輕易地得到,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不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所以我們要「管住」孩子的慾望,什麼事情都不能很輕易就達到,要學會用勞動換取,明白沒有誰的付出是應該應份的。
3、「管住」孩子的懶惰
天才與凡人只有一步之隔,這一步就是勤奮。
這句話我在一個書上看到的名言,誰說得我忘記了。但是勤勞和懶惰的區別就是這麼大,懶惰的人總是在為自己找借口。
比如:這個我也能做好,我就是懶得做而已。
這句話是不是很耳熟,對,這就是借口。如果我管住孩子的懶惰,孩子就會變成一個碌碌無為的人,這並不是家長們想看到的結果。
所以想要孩子成才,家長一定要往」死「管住孩子這三點,讓孩子為自己負責,懂得照顧自己,這樣你才能放心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