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說,女兒在書桌上寫了一句髒話:媽媽是個gǒu shǐ。
媽媽有些發愁,孩子怎麼開始說髒話了呢?
其實,有的小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我小時候跟人機一樣莫名其妙的。
我小時候做的事,現在想起來也匪夷所思,根本不受控制。
很多人建議,這位媽媽在下面回復:媽媽的孩子是個小gǒu shǐ。
說真的,這招很有用,我閨女罵我臭媽媽,我說你是臭媽媽生的臭寶寶,把她氣得一邊跺腳,還一邊發出憤怒又無能的悶聲怒吼。
用魔法打敗魔法!
孩子嘴裡的髒話,是什麼
魯迅先生曾過一篇《論「他媽的」》雜文,就講了一個讓人忍俊不禁的事:
我曾在家鄉看見鄉家父母一同午飯,兒子指一碗菜向他父親說:這不壞,媽的你嘗嘗看!
那父親回答道:我不要吃,媽的你吃去罷!
你看,這是不是類似於「親愛的」意思。
其實,很多孩子口中的髒話,大多數「沒過腦子」,當流行語用的。
我們小時候不也這樣,在學校小朋友們都說,我認為這是時尚,只是想合群,其實本質上並不知道這個什麼意思。
我家裡人,沒人會講髒話,但是孩子在學校學到不少髒話!學校是個大染缸!
我閨女說:我在家裡不講就行了,在學校我必須要講的,要不然融不進小學生的圈子裡。還有吵架的時候,吵不贏。
雖然我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但是也不建議大家學習!
咱們大人也不是沒說過髒話?
我每次都說:這你都會?下次我們換個文明點的吧。
說髒話就像穿內褲,你可以穿,但你不能逢人就說自己穿了內褲。
孩子說髒話,這樣引導最有效
當孩子說「卧槽」「狗屎」這些髒話時,媽媽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不給孩子回應,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策略。
周圍的語言環境對孩子影響很大。首先,我們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告訴自己,這是這個年齡孩子很容易出現的。
千萬別刻意重複。
我發現孩子說的時候,只說:寶貝,這個詞不那麼好,是罵人的,我們盡量不說哈。
就很簡單的交流,沒有覺得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或者給孩子很大的情緒,孩子也就不會說了。
很多時候,孩子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我閨女在學校學了髒話,我問她你知道這個詞啥意思么?
她說不知道,我仔細的解釋了一下哪個詞指哪種身體器官或者哪種動作,從此她再也不說了。
教育幾次,讓孩子明白這是不禮貌「髒話」就可以了。
有些小孩子根本不知道髒話的含義,只是好玩,這時候過度指責,只會讓孩子更叛逆。
前段時間看過一句話,突然就對孩子的各個事情釋然了,也理解了。「誰都是第一次當父母,但是咱不都是當過孩子?」
通常,我們大人對於髒話非常敏感,過分解讀,著急制止。孩子就越會覺得這些語言效力大,越會重複。
所以冷處理,接納孩子的情緒,其實是個有趣的成長階段。
個人覺得,運用得當可以一定程度上建立孩子的幽默感,增加親子共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