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養老威脅我」60後父母拒絕給子女帶娃:我們只想對自己好

2021年01月01日09:05:05 育兒 1047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養老」問題對於很多子女來說已經不再是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了,父母想要在晚年獲得子女的幫扶和照顧,就必須要滿足如下條件:

要麼幫我帶孩子,要麼用金錢補貼我的生活,如果能夠又出錢又出力,那無疑是最好的。

但事實上是,即使有的父母做到了對子女掏心掏肺,卻依然生活得很窩心,帶娃時被百般挑剔,自己用退休金補貼子女的生活,他們認為理所應當……

「別拿養老威脅我」60後父母拒絕給子女帶娃:我們只想對自己好 - 天天要聞

久而久之,很多父母在看透了這些真相後,達成了一種共識:對子女徹底放手,餘生我們只想對自己好。

「別拿養老威脅我」60後父母既不帶娃也不出錢:我們只想對自己好

悅悅是一名新手媽媽,在懷孕時,她就已經和婆婆打好了招呼,請她和公公幫忙過來帶孩子。

在悅悅看來,爺爺奶奶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畢竟孩子是跟著爸爸姓的。

而且婆婆和公公已經退休了,每個月退休金也不少,他們帶孩子,順帶幫著補貼小家庭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別拿養老威脅我」60後父母拒絕給子女帶娃:我們只想對自己好 - 天天要聞

兒媳生下了大孫子,悅悅的公婆都很高興,但自從原本的二人世界變成了五口之家,彼此之間難免磕磕碰碰。

悅悅經常因為孩子的事情和婆婆鬧出矛盾,對於公婆的一些習慣也很瞧不上眼,弄得公婆在家戰戰兢兢,一肚子不愉快。

除此之外,自從公婆幫兒子媳婦帶娃以來,小兩口從來沒有對父母表示過感謝,有時候婆婆抱怨自己幹活累了,兒媳不僅不會關心,反倒不咸不淡地表示:

誰家爺爺奶奶都這樣,既不出錢又不出力的,以後養老可麻煩呢。

「別拿養老威脅我」60後父母拒絕給子女帶娃:我們只想對自己好 - 天天要聞

臨近年底,悅悅的婆婆因為勞累而患上了腰間盤突出,而悅悅和老公對此很冷淡,悅悅還抱怨婆婆病得不是時候,發愁孩子放假沒人帶。

一場病讓老兩口看透了很多事情,經過慎重考慮,公婆當晚就打包好了行李,準備回老家去。

「爸媽,你們走了,孩子怎麼辦?」悅悅沒想到公婆竟然撂挑子不幹了,一臉著急。

「兒媳婦,我身體不好,也不適合帶孩子了,我和你爸決定今天就回老家,你是請孩子姥姥來,還是請保姆,還是自己辭職,那都是你們小兩口自己的事情。」

「別拿養老威脅我」60後父母拒絕給子女帶娃:我們只想對自己好 - 天天要聞

聽完婆婆的話,悅悅臉色十分難看,她低聲說:「媽,你就不能體諒一下年輕人的難處么,你和我爸現在當甩手掌柜,不幫我們,以後養老……」

「你還別拿養老威脅我們!」婆婆立馬揮手截斷了悅悅的話。

「我們自己有養老金,還有點存款,我打聽好了,這些錢完全可以住個好點的養老院,從今以後我和你爸只想對自己好。」

婆婆說完就和公公拖著行李出了門,只留悅悅一臉獃滯地站在門口。

「別拿養老威脅我」60後父母拒絕給子女帶娃:我們只想對自己好 - 天天要聞

現如今,不管有沒有經歷過幫子女帶娃,不少老人都很「想得開」,他們不再將一顆心全都拴在子女身上,而是渴望餘生為自己而活。

為什麼老人的思想會發生轉變呢?

① 與子女矛盾多

不少老人在和子女生活過一段時間後,都會非常渴望分開居住,因為兩代人在很多方面都無法達到和諧統一。

尤其是帶娃老人,經常會被埋怨,做事情也束手束腳,不如在自己家裡自由。

② 子女不知道感恩

不少子女都把老人帶娃看做天經地義,哪怕父母為他們付出再多,他們也認為是理所當然,毫無感恩之心。

遇到這樣的兒女,老人難免心寒,反正出錢出力兒女將來還不一定孝順我,還不如對自己好一點。

「別拿養老威脅我」60後父母拒絕給子女帶娃:我們只想對自己好 - 天天要聞

③ 養老方式的多樣化

現如今,隨著抱團養老,養老院,社區養老等各種養老方式的興起,很多老人已經不再完全指望孩子養老了。

比起為子女付出,這些老人更願意給自己留下足夠的錢,到老了選擇自己覺得舒適的養老方式。

萱爸有話說

現如今,很多父母都為了兒女既出錢又出力,但現實生活中的「委屈」卻屢屢讓他們受傷。

作為子女,面對父母我們要懷有一顆感恩之心,遇到問題可以和老人積極溝通,不能對父母進行道德綁架,更不能用養老問題來威脅父母幫自己養孩子。

你能接受父母不帶娃不出錢嗎?歡迎在評論區給萱爸留言哦!

我是小萱爸爸,積極學習帶娃的「女兒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還記得「復旦抗癌女博士」于娟嗎?去世10多年後,媽媽幫她完成遺願 - 天天要聞

還記得「復旦抗癌女博士」于娟嗎?去世10多年後,媽媽幫她完成遺願

在山東濟寧曲阜,有這樣一位母親,為了她和女兒之間的一個約定,十幾年如一日,在家鄉的荒山上堅持種樹。她原名叫蘇萍,在女兒去世後,她給自己取名舒平,舒心的舒,平安的平。為了完成女兒于娟的遺願,她一頭扎進荒山,植樹造林。如今,她種的樹已經覆蓋了2萬多畝荒山,叫做曲阜復生能源林。因為女兒在挪威留學過,所以她...
普通農民花十幾萬供孩子上三本,到底值不值? - 天天要聞

普通農民花十幾萬供孩子上三本,到底值不值?

前言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今天咱們來聊聊一個挺有爭議的話題:普通農民花十幾萬供孩子上三本,到底值不值?別急著划走,這事兒可比你想像的複雜多了,咱慢慢嘮嘮。一、三本,到底是個啥玩意兒?先說說三本。三本,全稱是「第三批本科院校」,說白了,就是本科院
小朋友3歲愛說火星語 - 天天要聞

小朋友3歲愛說火星語

小朋友們的世界總是充滿了奇妙的想像和值得信賴的可能性。今天,我們要講一個關於三歲小朋友的故事,他特別喜歡說「火星語」。這個火星語並不是來自於外太空,而是他自己編造的一種有趣的語言。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小朋友的生活吧。1.
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些「窮習慣」 - 天天要聞

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些「窮習慣」

別覺得給孩子啥都安排妥了,孩子就能順順噹噹,生活就美美的。要是生活突然來點波折,孩子還是會慌了神。培養孩子獨立自主,這可太關鍵了。為了讓孩子有這能力,就得甩掉那些過度插手的行為。一個家裡,兒女沒出息,父母大多有這些「窮習慣」。
清明上墳七不做,平安順遂過佳節 - 天天要聞

清明上墳七不做,平安順遂過佳節

親愛的寶子們!清明時節雨紛紛,又到了我們緬懷先人、寄託哀思的時候。掃墓祭祖,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家族情感。然而,在這莊嚴的儀式中,也有著諸多講究和禁忌,老一輩人常說「清明上墳七不做,家人平安無災禍」。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些傳承千年的習
大方與戲劇班學生分享母乳!TVB女星二胎產後火速復工:畫面很震撼 - 天天要聞

大方與戲劇班學生分享母乳!TVB女星二胎產後火速復工:畫面很震撼

本文編輯劇透社:小彤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現年38歲的TVB女星賴慰玲在2017年與舞台劇演員梁子峰結婚,同年的12月便誕下了兒子也也。同時在去年,賴慰玲又向大家宣布了再度有喜的好消息,而賴慰玲的大兒子如今也已經7歲了,對於弟弟的到來,賴慰玲的大兒子也是感到非常開心的。在今年的1月13日,賴慰...
致所有善良的人 - 天天要聞

致所有善良的人

善良的人,不一定總被世界溫柔以待,卻常常在不經意間遭遇誤解與傷害,因為他們的心太過純粹,沒有防備,所以更容易在複雜的世界中碰壁。他們總是習慣性地為他人著想,在每一個細節中傾注關懷與溫暖,即便自己因此遍體鱗傷,也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回應與珍視,他們的付出,有時顯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