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幾期我們陸續了解了寶寶輔食添加的基本知識、添加原則、添加進程和新手媽媽會遇到一些的常見問題,大家應該已經點亮了給寶寶加輔食的技能吧
這次,我們請專家總結了幾個添加輔食時常見的誤區,快來看看有沒有你踩中的坑:
誤區
01
添加輔食首選魚類、禽類或肉類
添加輔食順序應遵守從穀類、蔬菜、水果到魚類、禽類和肉類原則。
主張添加的第一個輔食應該是富鐵的高能量食物,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因為米粉引起嬰兒過敏的可能性最低,而且容易消化吸收。
誤區
02
輔食越碎越好/用奶瓶給寶寶喂輔食
夠碎、夠爛——這是很多家長在添加輔食時遵循的行為準則,以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不被卡到,吸收更好。可事實上,寶寶的輔食不宜過分精細。
7、8個月以後,不宜給孩子吃顆粒非常細膩的輔食。因為7-9月齡,從醫學角度來說,寶寶進入食物的質地敏感期,而且寶寶這時候逐漸開始長牙了,牙齦癢痛,也喜歡吃有點顆粒、比6月齡時稍粗糙一點的輔食,吃起來比較有意思,對牙齦的摩擦感也幫助出牙。所以7、8個月以後,輔食就不能太細膩了,應該給一些肉末、菜末、爛粥。
12個月後,軟飯、餃子、餛飩、細加工的蔬菜和肉類都可以幫助寶寶鞏固咀嚼功能的發育。這個時期,牙齒越來越多,寶寶的咀嚼、吞咽動作更加協調,慢慢地還能學會「初級」的吃飯工序,用牙齒將食物咬磨細碎。這些動作能鍛煉舌頭及整個頜面部的肌肉,為寶寶日後語音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當寶寶具有一定的抓握力後,可以鼓勵他自己拿小匙,鍛煉寶寶手眼的協調。
誤區
03
只吃主食不吃菜/只吃菜不吃主食
添加輔食時,有的父母只注重主食,如爛飯、麵條、各種米粥、面點變著花樣給寶寶吃,但輔食(魚肉、蔬菜、豆製品)吃得少,或是相反。這都違反了膳食平衡的科學原則,不利於寶寶的健康發育,給寶寶的食物品種應多樣化。
誤區
04
用水果代替蔬菜
有的父母發現寶寶不愛吃蔬菜,大便乾燥,於是就用水果代替蔬菜,以為這樣可以緩解寶寶的便秘。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水果是不能代替蔬菜的。蔬菜中,特別是綠葉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纖維,可以促進寶寶大便的通暢。而且水果中的礦物質含量不及蔬菜。
嬰兒輔食添加應「注意」
嬰兒輔食添加不要過量
添加輔食過快過量,會加大寶寶腸胃負擔,引起消化系統的麻煩。從少量開始逐漸增加輔食量,讓寶寶逐漸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
同時,母乳/配方奶還是寶寶最主要的食物,如果寶寶吃奶量減少,或者不願意吃奶,說明輔食添加過多,要調整輔食量,保證寶寶喝足夠的奶。
1歲以內嬰兒不宜添加的輔食
雞蛋清,因為很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蜂蜜,因為無法消毒,其中可能含有肉毒桿菌。(雖然並不多見,不要讓寶寶冒險)
各種堅果、爆米花、葡萄、糖塊、口香糖等,容易卡在寶寶的喉嚨里。
有殼的海鮮類(龍蝦、螃蟹、蛤蜊等),容易引起食物過敏。
快餐、飲料、味重的食物,寶寶也都應避免。
嬰兒輔食製作和儲存不要忽視衛生問題
製作輔食和進餐時,父母、孩子應洗手。餐具、碗筷要清洗乾淨。
輔食一定要選用新鮮的天然的原料。將水果、蔬菜洗凈併除去皮和果核。切忌用已破損或糜爛的水果及蔬菜(哪怕已經剜除了潰爛面也不行)製作輔食。烹飪時一定要煮熟煮透,特別是雞蛋、魚蝦和肉類,以免發生感染和過敏。生熟食品要分開保存。
本文指導:葉彩眉
嬰兒輔食添加全知道
● 你的寶寶開始吃輔食了嗎?
● 寶寶的輔食應該怎麼加?
本次嬰兒輔食添加系列課程就結束啦,如果你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話題內容,可以在公眾號留言回復告訴我們哦~
編輯:孫瑜
監製:邱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