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中,有句經典的話:「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回到現實,你會發現,能渡你到對岸的人,有那麼幾個,能渡你靈魂的人,卻沒有一人。
不管過了多少條河流,真正渡你的人,唯有「你」。
在明朝中期,有一個叫「項忠」的人,從普通人,變成了一顆耀眼的星星。
《明史》為其點贊:「忠倜儻多大略,練戎務,強直不阿,敏於政事,故所在著稱。」
讀懂項忠的人生,就會發現,經歷了三次自渡,就贏了。

01
渡緣,得助。
項忠寒窗苦讀多年,考中進士,在刑部任職。
明英宗想要仿效祖輩,叱吒戰場,親自帶兵北征瓦剌。項忠被點名,跟隨出征。
對於此次出征,項忠是不看好的,因此到處尋找可以依靠的人。
在軍營中,他打聽到一個叫禿堅的瓦刺人,投降到明朝,還做了錦衣衛。但是禿堅的兩個兒子,留在瓦刺,做了小將。
他把禿堅的家庭情況,詳細進行了詢問,牢記心中。
果不其然,明英宗親征失敗,大家都變成了俘虜。
項忠沒有慌亂,第一時間找到禿堅的二兒子,拉起了家常。
禿堅的兒子,見項忠是父親的朋友,也就暗中保護,還提供了很多便利。
據《棗林雜俎》記載,項忠在做俘虜期間,還邂逅了一個蒙古女子,也提供了很多便利。
身邊有了朋友,項忠少受了折磨,還打聽到了瓦刺的很多軍情,得到了逃跑的機會。
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
在任何地方,你遇到有緣人,那就能夠混得好一點。
看起來,是有緣人在渡你,其實刨根問底,是你在積極謀劃緣分。
大多不經意的遇見,其實有備而來。
有句諺語說得好:「到處有緣到處樂,隨時安分隨時安。」
做人,真的不要封閉自己,不把別人當一回事。
主動找人結緣,可以讓你得到幫助。若是有人愛你,還能讓你「渡心」,人生充滿了力量。
這個社會有點冷漠,但有遠見的人,都在「人抬人」。你稍微對他人關愛一點點,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02
渡劫,得命。
在做了很長時間俘虜之後,項忠帶著兩匹馬,立馬奔赴明朝。
一開始,有蒙古女子跟隨,為他引路。
奔走了四個晝夜之後,他們攜帶的糧食不夠了,蒙古女子自盡,把食物留下。
獨自一人奔逃,處處膽小甚微,就怕驚動瓦刺軍。因而他選擇白天躲藏,夜裡出行。依靠北斗星進行定位,朝著南方而去。
連續的風餐露宿,讓馬都受不了,倒下去了。
沒有了馬,項忠只能奔跑。
史書記載:「挾二馬南奔,馬疲棄之,徒跣行七晝夜,始達宣府。」
當他抵達宣府的時候,守城的張昊,看到他腳上有一百多個地方,被荊棘刺傷,心疼不已。
接下來,項忠倒地不起,在宣府調養了兩個月,才能勉強站起來。
他走到進城,彙報了明英宗在瓦刺的情況,為後來迎回明英宗,打下了基礎。
有句話說得好:「明天的你,會感謝今天拚命的自己。」
人在一定的年紀,不得不面對工作、家庭、婚姻、育兒、贍養父母等一系列的壓力。
你還真的沒有辦法退縮,只能硬著頭皮往前沖。
總有人,在壓力之下,離婚了,甚至喪偶了。但也不能停下來。未來,總要自己去扛。
多少日子,你只能拚命去改變命運。就算是用健康去換取金錢,也常常要去做。
加班加點,熬夜,扛起比自己身體更重的東西,把痛苦隱藏在心底,拚命躲避別人的傷害,穿過危險地帶......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03
渡能,得利。
項忠在成化年間,平定了滿俊之亂和荊襄流民起義兩次大型叛亂,
在天順七年,處置了陝西災荒,命令開倉,救濟災民,並奏請免陝西稅糧91萬石,深得百姓厚愛。
職場上的男人,沒有容易的事。除了勾心鬥角,還要勤懇為民。
如何讓自己混得順一些,除了忙起來,還要學起來。
蠻幹不如巧幹,一輩子都給自己賦能,工作生活總會輕鬆很多。
項忠在做俘虜期間,也要來一本《太上感應篇》,認真誦讀。他讀書的精神,讓周圍的蒙古人非常敬佩。
他在明朝做官,學習《易經》,懂得占卜。
根據《萬曆野獲編》記載,他在老家,算到造反的陳輔,走錯了方向,必然滅亡。果然,陳輔從東城門出發,沒有走幾步,就被打敗了。
大家對項忠,非常佩服。從而,他依靠占卜,又能夠為自己做一份副業。
他的子孫,在他的帶領下,讀書成才。一家有五個進士,光宗耀祖。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勞動,不僅僅意味著實際能力和技巧,而且首先意味著智力的發展,意味著思維和語言的修養。」
所有的自渡,都不是野蠻的行為,而是依靠強大的能力。
人在任何年紀,都離不開柴米油鹽,而取得這些東西,就要給自己賦能。讀書,為了找一份工作;在社會上學習,為了更好地謀業;在家庭里學習,可以帶動子孫學習的氛圍;老人讀書,可以讓自己跟上時代。
有能力的人,再大的重擔,再複雜的局面,都能挺過去。
04
作家林清玄說過:「人生五種,年少青澀,青春芳醇,中年沉重,壯年回香,老年無味。」
人生百年,不過是一程又一程地自渡。
從年少無知,到經驗豐富;從痛苦之淵,到幸福之家;從一無所有,到碩果累累,一路走來,總能活得有模有樣。
此岸到彼岸,人過去了,靈魂也要跟著過去,那就幸福了。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