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何麗娜 蔣升 通訊員 陳岩明
「男嬰長時間用紙尿褲可能會引起成年後不孕!」近日,潮新聞記者所在的小區育兒交流群的很多家長都在轉發這樣一條信息,相關討論瘋狂刷屏。據悉,有即將待產的孕媽在看完後甚至連夜下單買了數十條布尿片。
這個話題具體可追溯到本月初,一位外省的乳腺科醫生呼籲:不建議男嬰長時間用紙尿褲,因為持續高溫,容易傷害私處,但對女孩子來說是沒問題的。部分網友覺得該理論有道理,也有人質疑,男性精子生成始於青春期,嬰兒期生殖系統仍處於未成熟階段,尚無直接研究證明紙尿褲使用與成年後生育能力存在因果關係。那麼,二者到底誰更符合實情?
圖源:微博截圖
「就我個人認為,這種說法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目前已明確的是,高溫會對精子質量產生影響,只不過出於各種原因,臨床上有關兒童領域的實驗不多。」浙江省中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求旦旦解釋,一般來說,精子的最佳存活溫度會比人體體溫略低2~3℃。
在日常門診中,求旦旦常會遇到不少多年備孕無果,偷偷摸摸瞞著老婆來做檢查的男性,「前幾天就剛接著了一位明明才20出頭,卻超過一半的精子處於不動狀態的小伙。」結合問診情況,求旦旦判斷這可能與患者平時酷愛泡澡和蒸桑拿有關。
但孩子的情況又與成人不同,這是因為在青春期前,男性睾丸中的曲細精管相對較小,且生精功能尚未完全啟動,「所以對於兒童,醫生並不會刻意進行精液化驗。」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說不產生精子,就忽略高溫對男寶生殖系統帶來的負面作用。
在醫學上,有種病叫「隱睾」,這是小兒生殖系統常見的先天性發育畸形。
簡單理解,就是「蛋蛋」位置發育異常,無法下降至正常陰囊位置,而停留在腹膜後、腹股溝管等位置。在失去有控溫功能的陰囊庇護後,「跑偏」的「蛋蛋」不能完全適應正常37℃的體溫,若不及時處理,不僅睾丸發育會停滯,還可能造成神經功能障礙。「單就這個病而言,首先考慮高溫是導致生殖系統發育遲緩的主要原因。」求旦旦表示。
圖源:圖蟲
為啥女寶就不會遭遇此類困擾?
從結構分析,卵巢深藏盆腔,處於相對密閉的「閨房」中,既有面積寬廣溫暖的腸管和大網膜覆蓋,又有專門的動靜脈供暖管道,這一點點的氣溫波動,不會有實質性影響。
「相比以往,現代出現這類情況的可能性確實會高一些。」身為二胎爸爸的求旦旦對此感觸很深,「像我們小時候都用的是尿布,布有極強的透氣性,唯一的缺點就是每次用完都得洗,不太適合懶人帶娃。」紙尿褲在乾燥狀態時挺蓬鬆的,吸水後就會變得鼓鼓囊囊,空氣流通性不佳。
求旦旦直言,大兒子今年十歲了,小兒子也將近兩歲,自己也是近期才偶然發現,原來尿不濕換得不勤,的確會存在安全隱患。「手伸進去,能明顯感覺尿不濕里的局部溫暖是高於腹部,個別情況下,還會高於額頭溫度。」
當然,家長也不用對此過於擔憂,只要每隔三四個小時及時更換紙尿褲,幾乎不會有問題。
至於許多新手父母特別糾結的,要是家裡男孩晚上睡著了,到底要不要「強行」把他拉起來換尿布?求旦旦的經驗是,先用手指大致評估下紙尿褲內部情況,如果孩子尿量不大,是可以適當延遲一段時間;若某塊地方特別潮,還是換掉為好。「畢竟只有孩子感覺舒服了,有效睡眠時間才會更長。」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