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僅1月寶寶患視網膜母細胞瘤!專家提醒:這項篩查要重視

2024年01月28日20:50:59 育兒 9390

剛出生的孩子檢查出患有惡性腫瘤,看似不可置信的問題,但卻真實發生在長沙。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專家委員會委員趙軍陽教授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為一位出生1個月的嬰兒進行眼底篩查時,就發現了問題。

出生僅1月寶寶患視網膜母細胞瘤!專家提醒:這項篩查要重視 - 天天要聞

(▲趙軍陽教授(左)及醫護團隊在為患兒做檢查)

據了解,該嬰兒在廣州當地醫院接受常規新生兒眼病篩查時,發現視網膜處長了一個約8.9mm×6.8mm大小的黃白色腫物,根據經驗判斷,檢查醫生高度懷疑其為視網膜母細胞瘤

為進一步確診,廣州醫院眼科醫生將該嬰兒的相關病情資料發給趙軍陽教授,趙軍陽教授確定這就是視網膜母細胞瘤(b期)。

趙軍陽教授介紹,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眼內原發惡性腫瘤,通常發生在三歲以下兒童,約30%患兒雙眼受累,由於rb發生於嬰幼兒,早期不易發現,約半數患兒出現白瞳症,即瞳孔區出現黃白色反光,而被家人發現,即所謂的「貓眼」。以往由於該病發現得較晚,大部分時間已經失去最佳治療時機,甚至不能保留眼球。

為儘可能減少對患兒身體的危害,趙軍陽教授及治療團隊經過討論最終選擇進行「視網膜母細胞瘤選擇性眼動脈灌注手術」。

在明確患兒手術指征、制定詳細手術方案後,近日,由趙軍陽教授主刀,將化療藥物精準輸送到眼腫瘤部位,最大限度保護了患兒的眼部健康組織。

手術進行的很順利,複查時寶寶的腫瘤明顯縮小。趙軍陽教授建議父母先再行2次介入治療,並定期複查。

「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視網膜母細胞瘤已是所有兒童期癌症治癒率最高的一種,若能及時發現並治療,約95%-98%的患病兒童能夠康復。但最重要的是『早發現』。」趙軍陽教授表示,不幸的是,資料顯示我國對於晚期患兒經積極治療後其一年生存率僅為50%,嚴重影響患兒的視力及生命。這主要是由於早期rb視力損傷,但外觀上不會顯現,只能依賴特殊器械檢查才能發現。

因此,趙軍陽教授提醒,新生兒眼底篩查及0-6歲的孩子42天、3個月、6個月和往後每半年一次的視功能檢查和定期眼底檢查是非常必要。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自開展新生兒眼底篩查以來,每天為數十個新生兒到院進行眼底檢查,幫助患兒家長早期發現寶寶眼底存在問題,及早治療和干預。醫院眼底病專科擁有同步國際的先進檢查設備,能更早發現視網膜母細胞瘤、視網膜發育不良、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出血等各種眼底病變,為患兒爭取更多的治療時間。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於毅

(編輯zs)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凌晨三點,我坐在兒子房門口哭! - 天天要聞

凌晨三點,我坐在兒子房門口哭!

我真的快撐不住了。凌晨三點,我坐在兒子房間門口的地板上,聽著裡面傳來的"五殺"、"推塔"的遊戲音效,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往下掉。這已經是這個月第15次失眠了,就因為我那上初二的兒子小宇,天天抱著手機不放,說也不聽,管也管不了。
人啊,好好生活,別想太多! - 天天要聞

人啊,好好生活,別想太多!

「我已十八歲,沒考上大學,是應該繼續,還是打工去,該怎麼辦?來到了深圳,轉悠了些日子,沒找到工作,錢花得差不多,十字路口,人往往返返……」
幼兒血鉛異常事件處置,打撈公信力刻不容緩丨時評 - 天天要聞

幼兒血鉛異常事件處置,打撈公信力刻不容緩丨時評

據央視新聞報道,7月1日,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市場監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眾反映,查獲一起某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案件。當地相關部門的通報顯示,事發後,相關專家和有關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快速開展流調溯源、醫療保障及調查處置等工作,並對涉事幼兒園負責人立案偵查。然而,事件的「後續」卻出現了讓...
廢掉一個孩子,就讓他待在家裡,一天到晚待在家裡… - 天天要聞

廢掉一個孩子,就讓他待在家裡,一天到晚待在家裡…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愛出門、不願社交。興趣班沒興趣,下樓玩不願意,就天天窩在家裡——躺著、刷視頻、打遊戲,順帶吃點零食,能不動就不動。你可千萬不要以為他是長大了、安靜了、學乖了,他很有可能是「廢」了。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