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真探社#【孕期,這4個時期的B超檢查很重要】每位定期接受產前檢查的孕婦都需要進行多次B超檢查。有些檢查報告非常簡潔,只有幾句話,而有些報告則內容繁多,文字和數字幾乎像一本說明書。你是否曾好奇這些檢查報告上到底在檢查些什麼呢?
本篇將介紹孕期常規檢查中B超的作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早期B超
在古裝劇中,女性角色的懷孕常常通過月經推遲和反胃噁心的癥狀來確定。然而,這種方法顯然過於粗略,很容易誤診,以沈眉庄被陷害為前車之鑒。
在確認懷孕時,月經推遲、HCG值升高以及B超結果都是非常重要的依據,其中B超可能是最重要的依據。
第一次B超通常在末次月經後的6-8周進行,這是胚胎的原始心管搏動首次出現的時間。這一階段的B超有以下重要性:
- 可以確定胚胎在宮內,排除宮外孕的可能性;
- 可以通過觀察胚芽、原始心管搏動、卵黃囊等特徵,確定胚胎個數、存活狀況和發育情況;
- 還可以根據胚芽長度、妊娠囊大小等數據估算末次月經,推斷出最準確的妊娠開始時間,在後續的胎兒發育監測中進行比對。
由於月經有時不規律,排卵時間可能提前或延遲,許多人也未關注具體的月經周期。早期的B超幫助確定初始數值,後續的胎兒發育監測則更加準確。
NT檢查(10-14周)
儘早篩查出嚴重胎兒畸形是孕期檢查的重要目標之一。常見的篩查方法包括血清生化標誌物檢查、遊離DNA檢測以及B超檢查。醫生會根據每個孕婦的風險情況推薦產前篩查或產前診斷方案。
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檢查(NT)是其中之一。胎兒頸項透明層指的是胎兒頸椎後方皮膚和軟組織之間在B超下呈現的透明區域。每個孕周10-14的胎兒都有這個區域,但唐氏綜合征和其他染色體異常胎兒的頸項透明層液體更容易增多,B超會顯示為頸項透明層增厚。
NT≥3mm是危險信號,雖然不能百分百確定胎兒存在問題,但遺傳諮詢和進一步檢查是必要的。
20-24周的"大排畸"
這是孕期中大多數孕婦進行的最詳細的B超檢查。除了評估胎兒大小、羊水量、臍帶和胎盤狀況等內容外,該檢查還包括宮頸長度的測量,以初步評估早產風險。
當然,「大排畸」檢查的主要目的是對胎兒的全身進行系統和全面的檢查。醫生會仔細觀察胎兒的頭部、面部、心臟、胸腹臟器、脊柱和四肢等,以排除唇齶裂、先天性心臟病、器官脫垂、脊柱裂以及重要器官缺失等嚴重結構畸形。
一些染色體異常的胎兒也可能伴隨著身體結構的異常,因此這次B超有時還可以幫助對異常孕婦的進一步診斷。
這個時間段選擇進行檢查是基於排除畸形的目的。胎兒和羊水量在20-24周相對合適,如果檢查過早,胎兒還很小,可能無法清楚看到某些結構;如果檢查得太晚,胎兒的活動空間有限,有些結構可能因為體位遮擋而看不清楚。
孕晚期的B超檢查
如果排畸B超沒有異常,並且沒有特殊情況,下一次B超檢查通常在接近32周進行。在這次檢查中,醫生會評估胎兒的各項參數,判斷其發育速度是否正常,檢查羊水池深度以評估羊水過多或過少,還會檢查胎心率、胎盤位置和胎兒體位等。
根據檢查結果,如果胎兒過大或過小,可能需要營養和運動指導。如果出現特殊情況,可能還需要進行醫療干預。異常的羊水量可能表明孕婦存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或妊娠期糖尿病等異常情況,也可能提示胎兒存在未發現的消化系統或泌尿系統異常。胎盤位置和胎兒體位等情況會影響未來分娩方式的選擇和嚴重產科併發症的風險。如果胎兒不處於頭朝下的標準體位,還可以提前嘗試矯正體位以為順產做準備。
最後一次計劃內的B超檢查通常在足月後進行,醫生會檢查胎兒的體位,測量雙頂徑、頭圍、腹圍和股骨長等數據以評估胎兒的體重,還會評估胎盤老化情況、臍帶血流和臍帶繞頸情況,通過這一系列數據分析孕晚期的整體情況和分娩條件,為寶寶的誕生和孕婦的安全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