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記憶之門緩緩開啟,那些曾經銘刻心底的奇石,一方方迎面而來:造型奇絕的靈璧石,姿態萬千的太湖石,鐵骨錚錚的戈壁石……
時間定格1993年,因為園林景觀設計,林兼先生得與奇石親密接觸的機會。那第一眼的瞬間,他便徹底淪陷,被一塊塊或峰巒洞壑、或剔透玲瓏、或粗獷雄渾、或氣韻蒼古的奇石深深吸引,憐愛頓生。
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二十年時間裡孜孜以求,以藏石為樂,以賞石為趣,收穫了眾多不可方物的奇石美石。


玩石,找「人」不容易,而找個「好人」更不容易。此方來賓石出彩之處在於線條柔順,雙色分明,該人物形態頭部為玄黑光潤質堅的硅質岩,其頭部上三分之一處被一條細細白色石英脈斜掛貫穿,如同古人所束頭巾。雙肩及頸部以下大面積的褐黃色相當醒目,似身穿葛布儒服。原石在該角度狀態下所具有的坐姿人物形態基本條件形成,頭部形態突出,頸,肩,手臂均有明顯交代,位置合理,整體表象宛若一恭謙儒雅的智者,故藏家因其形、色、巧而鎖定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這不是普通的凡夫俗子,而是被尊奉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的孔聖人。該石曾獲得多項全國類大賽金獎,並在2020年第二屆中國(杭州)賞石藝術節上被評為《中國好石頭》賞石藝術非遺傳承名石。

歷經億萬年風沙的搬運、磨礪、風化、剝離與雕琢而成了此方色彩絢麗、形象生動的紅碧玉,揮別了萌芽的稚嫩,褪去了含苞時節的青澀,展現出雄厚的貴族氣息。一簇簇精巧而又層層疊疊的花瓣,或舒或展,抑制著暗涌積蓄的活力,恍若有一絲絲的花香撲面而來,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色如噴火,赤過丹朱,紅得徹底,紅得熱烈,紅得撩人心魄,不必問它為誰而開,只為期許已久的艷羨。此石被評為2020《中國好石頭》賞石藝術非遺傳承名石。

此石妙極,妙在其形,妙在其色,妙在其紋,膚潤柔滑,流光溢彩,高貴典雅。大化石的雍榮華貴,絢麗奪目的氣質,盡顯石上,其形酷似一蓄勢待發的蟾蜍,渾圓而凸出的雙眼,微張的大嘴,金黃色的背上布滿草花及哥窯紋,鼓起的團團石膚給人以銅錢形態的聯想,石體黃色玉帶的右下方,刻畫了腿部蹲踞的姿態,隱藏著一觸而發的力量。此方金蟾石是各項優秀的條件被綜合在一起,具有極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鳳凰非梧桐不棲,金蟾非財地不居」,金蟾所居之地,必是聚財之寶地,這也是被眾多玩家追捧的原因之一。
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感謝上天讓我擁有了一雙慧眼,得以在大美的世界裡,與石遇,結石緣,樂石行。「不限石種,喜歡就好,用身心去感受石的寧靜、博大與包容」——林兼先生,沉迷賞石二十年的資深奇石玩家,用心感悟每一方奇石帶來的撫慰與震撼,徜徉於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奇石世界,怡然自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