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呢?今天小歐育兒說的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吧。
想要讓孩子愛上閱讀,最關鍵點還是在在於家長,家長需要做到自身的改變和持之以恆。
想要讓孩子愛上閱讀的第一步就是要給孩子打造一個讓孩子感覺到自由和舒適的閱讀空間,一說到閱讀空間很多家長腦海里都會出現高級的書房。如果是有條件的家庭自然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有氛圍的書房,讓孩子學習和讀書。但是也不一定非要高級的書房,也可以在客廳或者孩子的卧室為孩子準備一個書架,對於圖書的擺放也要注意,以孩子為中心,在孩子可以夠得著的地方,全部擺上孩子的繪本和書籍。
還有就是和孩子一起定期的整理書架,當然真正的讀書空間並不是單單指這些硬環境,而是給孩子準備一個在讀書的時候不會被外界打擾到的環境。這個環境可以是孩子的書桌,也可以是牆角的一個讀書角,真正的核心是讓孩子可以感受到正在閱讀的時候,是不可以被打擾,也不可以分心的,讓孩子知道閱讀的重要性。
其次就是閱讀的氛圍,生活需要儀式感,閱讀也是一樣的,首先我們要保證每一天都要有一定的閱讀時間,最好是形成固定的時間。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把閱讀當成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習慣,特別是在孩子三歲敏感期的時候。如果家長每天都在固定的時間給孩子讀繪本,孩子到了時間就開始想要閱讀了。
其次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如果家長每天都是每天刷手機,但是讓孩子去看書,孩子也不會心甘情願去讀書的。家長如果可以放下手機,捧起書來看,看到有趣的地方和孩子一起討論,這樣孩子也會喜歡從書中去探索有趣和好玩的知識。
還有就是家長平時可以多和孩子逛一逛書店,逛完書店之後孩子一般會選上一兩本自己喜歡的書。家長不要為了圖省事就去網上給孩子買書,很可能買回來之後,孩子對於書籍並沒有興趣。
在培養孩子閱讀興趣上,家長也要給予孩子精神和行為的陪伴和支持。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和孩子做親子閱讀,通常都是家長講孩子聽。等到孩子有了一定的識字量之後,在家長陪讀和自主閱讀的轉換期間,很多家長都會馬上讓孩子自己去閱讀,但是孩子雖然識字了,但是還會有很多不認識的字。
導致孩子會對閱讀出現畏難情緒,所以家長還是可以再給孩子讀一段時間的書籍,等到孩子的識字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以自主閱讀了。在孩子讀書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家長要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放下手頭的事情幫助孩子解答。
每個孩子的個性都是不同的,喜歡的方式也都不一樣,有的孩子喜歡和家長一起討論書中的內容。有的孩子喜歡家長的鼓勵,有的孩子喜歡和家長分享書中的內容,最主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讀書是一件美好和快樂的事情。
閱讀可以讓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超越時空,去領略很多優秀的思想和成果。也可以讓我們突破身體的局限,暢享古往今來的智慧和知識,讓孩子想的更長遠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