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郭襄寧願當尼姑,也看不上張三丰,人到中年才懂郭襄眼光毒辣

2025年03月25日10:40:31 育兒 4711

都說「一見楊過誤終身」,其實《神鵰俠侶》中,真正談得上被楊過耽誤了一生的女子只有兩個,一個是那為楊過奪解藥而付出生命的公孫綠萼,另一個則是後來終身未嫁的郭襄。

公孫綠萼的故事隨著她的死也就畫上句號了,但活著的郭襄或許是更難熬的一個,畢竟還得接受楊過與小龍女雙宿雙棲,自己卻只能孤身一人的事實。

難怪郭襄寧願當尼姑,也看不上張三丰,人到中年才懂郭襄眼光毒辣 - 天天要聞

(郭襄、張三丰劇照)

不過郭襄也並非完全沒有選擇,後來的她為何沒有另覓良人?比如那張三丰就稱得上是合適的人選,郭襄為何卻要任性出家?

兒時不理解,如今再讀原著,才知道郭襄的選擇是有道理的。

一、狠心的楊過

對於楊過而言,「十六年前」的他或許確實是有些輕浮的,他對書中那些女子都是撩而不娶。

比如他為陸無雙接骨,稱呼對方為「媳婦兒」,遇上完顏萍時,又提出要親吻對方的眼睛,再到遇上公孫綠萼,幾次誇讚對方美,並因此而觸發情花毒,這些舉動怎能不讓人家姑娘家多想?

但對郭襄,其實楊過是相對克制的,畢竟「十六年後」的他已不是再是當年那個輕浮的少年,此時他心中只有小龍女,因此也收斂了不少,再加上他與郭襄相差了十幾歲,自然是沒法把郭襄視為一個平輩的女子的。

可他為郭襄做的一切,卻難免讓郭襄意亂情迷,自打風陵渡口的那次相遇之後,郭襄就再也忘不了楊過的臉。

當然,這也不是郭襄單方面的一廂情願,楊過其實是在無形之間表露了自己的愛意。

難怪郭襄寧願當尼姑,也看不上張三丰,人到中年才懂郭襄眼光毒辣 - 天天要聞

(郭襄、楊過劇照)

比如金庸在後記中就有提到這麼一句:「郭襄這樣可愛的一個小妹妹,秀美豪邁,善解人意,聰明伶俐,楊過心中早就真的喜歡她了,給她三枚金針,就是說:『不論你叫我做什麼,我都答允!就是要我為你死了也可以!』」

你不得不服,金庸對於書中角色情感的處理當真是細膩,哪怕他沒有言明,但書中角色的各種動機都是有據可循的。

所以在郭襄的視角看來,大哥哥為自己做的那些事,怎麼不是愛呢?

只是當她隨楊過跳下絕情谷,楊過也依舊不為所動,還是堅持要找小龍女,她就應該明白,自己是無法取代小龍女在楊過心中的地位的。

這時的她,就應該放手了。

二、無悔的郭襄

當然,要讓一個人放棄自己心愛的人可沒有那麼容易,郭襄需要一個緩衝期,那也合情合理。

所以金庸安排了另一個男子闖入她的生活,那人即是張君寶,也就是後來的張三丰。

郭襄與張君寶的第一次邂逅是在《神鵰俠侶》末尾的第三次華山論劍之後,當時覺遠帶著張君寶追擊瀟湘子、尹克西,只為奪回《楞伽經》。

但他們師徒二人皆是武獃子,自然不是那兩大高手的對手,張君寶也因此負傷,而此時郭襄便與他有了一段十分曖昧的互動。

難怪郭襄寧願當尼姑,也看不上張三丰,人到中年才懂郭襄眼光毒辣 - 天天要聞

(張三丰、郭襄劇照)

說是:「郭襄一斜眼,見張君寶頭上傷口兀自汨汨流血,於是取出手帕,替他包紮,想到楊過便會偕小龍女離去,此後不知是否再能得見,心中酸痛,雙目淚水瑩然。張君寶見人人都神色溫和,獨有這位美麗可親的小姊姊卻傷心眼紅,不明所以,可不敢相問,本來要稱謝的話也說不出口了。

這時的郭襄對張君寶沒有太多好感,二人就這麼相忘於江湖,那也合情合理。

可到了《倚天屠龍記》開篇,郭襄與張君寶又有了第二次邂逅,她闖上少林寺打探楊過的下落時,又遇上了張君寶。

後因張君寶「偷學武功事件」而被覺遠以鐵桶挑著一同逃出了少林寺,此時張君寶無處可去,郭襄便建議他去投奔自己的父親。

並且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她還將自己的貼身飾物交給了張君寶,也就是那手鐲。

照理說,此時張君寶應該去投奔郭靖,可他卻因不願寄人籬下而放棄了這次機會。

這也是郭襄與張君寶的最後一次見面,後來二人各自開宗立派,卻再無交集,郭襄為何寧願當尼姑,也不去找這位與她有過出生入死經歷的青年才俊?

答案或許很簡單,也很現實,就因為郭襄看透了張君寶的「虛偽」。

三、張三丰的為人

說張三丰虛偽,或許有人會不同意,從整體來看,張三丰是一代宗師,自然是不虛偽的。

但在郭襄看來,卻未必是如此,那是因為同一件事,同一個人,不同的視角,就會看到不同的信息。

難怪郭襄寧願當尼姑,也看不上張三丰,人到中年才懂郭襄眼光毒辣 - 天天要聞

(郭襄、郭靖劇照)

張三丰接過了郭襄的手鐲,也就意味著他答應了郭襄的安排,可拿了信物,他又沒去投奔郭靖,郭襄應該如何理解這件事?

很簡單,他是個懦夫,因為投奔郭靖就意味著要幫郭靖守城,既然張三丰沒去,那多半就是怕死。

儘管張三丰後來並沒有解釋,但即便他有心解釋,郭襄也未必有興趣聽,因為這個人,在郭襄這裡,已經「下頭」了。

不過拋開這點不談,金庸筆下的張三丰也確實是說一套做一套。

比如張翠山帶殷素素回來時,他是這麼說的:「這正邪兩字,原本難分,正派弟子倘若心術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

可後來他遇上明教的人時,又是另一副嘴臉了:「張三丰心想:『早知是魔教中人物,這件閑事不管也罷。可是既已伸手,總不能半途抽身。』

難怪郭襄寧願當尼姑,也看不上張三丰,人到中年才懂郭襄眼光毒辣 - 天天要聞

(張三丰劇照)

其實說白了,張三丰也只是個普通人而已,張三丰奪走的不僅僅只是郭襄的那枚鐲子,也是郭襄對他的信任,他雖修道百年,當仍是如你我一般的俗人,至少在郭襄看來,她見識過讓她驚艷,同時也十分真誠楊過,又怎麼看得上這樣一個略有幾分「虛偽」的張三丰呢?

所以你不得不服,金庸當真是把自己筆下的這些人物寫活了。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產後第一次來姨媽,是身體在釋放信號,千萬別輕視! - 天天要聞

產後第一次來姨媽,是身體在釋放信號,千萬別輕視!

有姐妹問我,哺乳期也會來月經嗎?」是的,我這兩天剛來。所以想寫一期關於產後哺乳期來姨媽這件事。生完寶寶後,新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大姨媽什麼時候來?"產後第一次月經的到來,其實是我們的身體發出的重要健康信號!
連著吃了半個月的「蒸蘋果」脾胃超舒服,臉色紅潤有光澤 - 天天要聞

連著吃了半個月的「蒸蘋果」脾胃超舒服,臉色紅潤有光澤

這個蒸蘋果吃法是村裡老先生教的,有孩子的一定要學會,好處非常多!每年到這個秋冬春季節,家家戶戶的水果都離不開蘋果!秋季蘋果大量上市,這個時候吃起來口感也會更好!但是家裡有孩子老人的,總是擔心蘋果吃起來太涼,影響到孩子的!
難怪郭靖一家註定悲劇,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瞬間懂了 - 天天要聞

難怪郭靖一家註定悲劇,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瞬間懂了

郭靖這個角色對於金庸而言一定是特殊的,他不僅僅只是《射鵰英雄傳》中的主角,也是「射鵰三部曲」的靈魂人物,甚至可以說金庸是憑藉這個角色將武俠小說推到了原本不屬於它的高度,他是借郭靖這個角色讓讀者知道了原來俠之大者也可以不拘泥於武林紛爭,而是心繫天下,為國為民。
高鐵站里的生命接力:孕婦突發早產,眾人合力搭建「臨時產房」保母子平安 - 天天要聞

高鐵站里的生命接力:孕婦突發早產,眾人合力搭建「臨時產房」保母子平安

「臭小子,把你娘和爹折騰的夠嗆!感謝邵陽高鐵站幾位美女的幫助,感恩老婆,老婆辛苦了!身上又多了一份責任!!」4月2日,對於邵陽人周禮江來說,必將成為人生中特別難忘的一天,他在朋友圈裡發布了自己當爸爸的喜訊,也向邵陽高鐵站的幾位工作人員表示了感謝,並且表示「過幾天一定要來送錦旗!」原來,周禮江的妻子在邵...
餘生,做個有底線的人! - 天天要聞

餘生,做個有底線的人!

底線,這個詞聽起來簡單,卻蘊含著深遠的意義。它代表著我們的原則、立場和尊嚴。底線就是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是不盲目的善良,也是不無限度的忍讓。底線,既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處世智慧。
「命由天定,運由心生」:真正好命的人,具備這四個特質 - 天天要聞

「命由天定,運由心生」:真正好命的人,具備這四個特質

人的命運,似乎總帶著一絲神秘與不可捉摸。有人相信「人好命,天註定」,然而,命運並非完全由天而定,它更多地取決於我們如何修行與把握。老天賦予的是基礎,而我們通過修身律己所能贏得的,才是真正的運道。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出路,路需人走,情待人
那個被拐賣的孩子,要直面人販 | 面孔 - 天天要聞

那個被拐賣的孩子,要直面人販 | 面孔

大象新聞記者 馮靖雯 陳鄭伊 秦鈺璽18歲的姜甲儒在法庭上直面入室搶走並販賣他的嫌犯。這一刻,他不再是18年前那個無助的嬰兒,他可以主張自己的命運。4月2日上午9:30,山東「入室搶嬰販賣案」在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18年前我無法阻止這一切,18年後我要親手送你們去該去的地方。」姜甲儒稱,想盡自己最大努力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