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新型啃老」正在盛行,父母還誇讚孩子有出息,比要錢還可悲

2022年09月26日13:30:42 育兒 1408

家長把孩子養大成人,並且把他們培養的出人頭地,就是為了孩子能夠在將來擁有一份滿意的工作,可以維持孩子正常的開支,讓孩子的後半輩子不再需要為了金錢而奔波

以前的年輕人都非常的上進,因為那時的年代並不是每一個工作的崗位都有退休金,很多人能夠用自己這微薄的收入來維持一大家子人的生活就已經非常的不錯了,更別提還把自己的孩子供上大學,這得付出多大的代價才可以換來這般的結果。

有種「新型啃老」正在盛行,父母還誇讚孩子有出息,比要錢還可悲 - 天天要聞

而這些孩子也非常的努力,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好,父母供自己上大學非常的不容易。

他們在大學畢業之後會帶著自己的知識去往大城市,選擇一個更有前途的職業進行發展,把自己每個月的一部分的收入寄給家中的父母,並且會在自己事業有成、有能力的時候把自己的父母接過來享享福。

有種「新型啃老」正在盛行,父母還誇讚孩子有出息,比要錢還可悲 - 天天要聞

有種「新型啃老」正在盛行,父母還誇讚孩子有出息,比要錢還可悲

可是現在這樣的景象已經很少見到了,自己不努力進取,還想要父母一直供養著自己的「巨嬰」也變得越來越多,而這種類型的人也被稱之為「啃老族」。

我國「啃老」的現象變得越來越嚴重,據調查發現,我國有65%的家庭都存在啃老的這個現象,而這超過一半的人口的數字,不經讓人感到非常的心寒,這些人究竟在做什麼才會一直享受著父母的供養呢?

有種「新型啃老」正在盛行,父母還誇讚孩子有出息,比要錢還可悲 - 天天要聞

啃老也是有不同的類型的,根據啃老的情況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情況,一種是自己有工作,但是消費水平非常的高,自己的收益完全不能滿足與平時的花銷,因此常常跟父母要錢。而另外一種則是完全沒有收入,直接在家裡面躺著等著父母給他「喂飯」吃的這種啃老。

不管是哪一種類別的啃老行為,都讓人感覺到非常的厭惡,自己有手有腳不知道掙錢,不能保證父母的生活也就罷了,還要把自己父母身上剩下的一點錢都想要榨乾凈。

而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就連啃老也出現了新方式,這種方式比跟父母直接要錢還要讓人所瞧不起,並且有很多的老人都被此蒙在鼓裡。

有種「新型啃老」正在盛行,父母還誇讚孩子有出息,比要錢還可悲 - 天天要聞

1.以要考研為借口的新型啃老方式

現在的社會學歷非常的重要,家長為了讓學生更夠有更多的發展,也會給孩子報名很多的興趣班,而家長最欣慰的就是孩子自己對學習有興趣,想要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因此很多大學生在畢業之後,會選擇繼續考研深造,家長看見孩子能有這種心態,自然也是持以一種支持的態度,畢竟沒有人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發展的越來越好。

有種「新型啃老」正在盛行,父母還誇讚孩子有出息,比要錢還可悲 - 天天要聞

可是父母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只是孩子們所營造出來的假象,是故意讓家長看到他們積極的一面。就算一次沒有成功上岸他們也並不氣餒,這不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格外的有信心,而是因為他們對此根本就不在乎。

想要考研只是他們對父母的說辭,他們的真實原因只是不想步入社會中進行工作,想要以這種方式名正言順的待在家裡,還可以從父母的手上得到經濟的援助。

有種「新型啃老」正在盛行,父母還誇讚孩子有出息,比要錢還可悲 - 天天要聞

2. 把自己的孩子丟給父母進行二度啃老

這種類型的人他們有自己的工作,但是他們對待自己的孩子與父母卻不怎麼上心,為了省事他們會把孩子直接送到老人的家中,讓老人幫忙照看。

有些還有一些良心的子女,會給老人一些生活補貼,當成是照看孩子的生活費。還有一些人是一分錢都不給,孩子在老人那裡的花銷也全部由老人所承擔。

本來這個年紀的老人都已經沒有了工作,生活起居靠的就是那微薄的退休金,平時自己也省吃儉用不捨得花錢。而這種類型的啃老族卻直接把孩子丟給老人,老人也不會主動去跟自己的孩子要錢,但是又捨不得自己的孫子吃苦,也會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來給孫子買好吃的。

而這些行為不就是一種新型的啃老行為嗎?這種行為比在明面上跟父母要錢更為讓人看不起。因為這種類型的啃老族懂得偽裝自己,他們既想要啃老又不想讓人看出來他們是在啃老,因此冠冕堂皇得給自己安了一頂帽子。

有種「新型啃老」正在盛行,父母還誇讚孩子有出息,比要錢還可悲 - 天天要聞

總結:而這頂帽子就像是成為了他們的避風港,他們對於自己的行為一點都不會感到不好意思,甚至覺得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

今日話題:你們怎麼看待這些啃老族呢?在你們的身邊還有沒有用著其他類型的啃老方法的啃老族?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們的故事,不過是黃粱一夢,消散在風裡 - 天天要聞

我們的故事,不過是黃粱一夢,消散在風裡

故事的開頭,總是那般美好。那是一個落英繽紛的春日,櫻花如雪般漫天飛舞,微風輕拂,將你的髮絲輕輕撩起。我們在那片花海中偶然相遇,目光交匯的瞬間,彷彿整個世界都停止了轉動,只剩彼此眼中的熠熠星光。此後的日子,如同春日暖陽下的溪流,溫柔而歡快。我們一起漫步在悠長的小
用溫暖打破沉默 走進「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 天天要聞

用溫暖打破沉默 走進「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們常常遺憾不能走進他們的世界,觸摸他們的靈魂。4月2日,在第18個「世界孤獨症關注日」之際,記者走進濟南特殊教育中心,用鏡頭和文字記錄....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 天天要聞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這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視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32歲……這些「年輕」的數字背後是守護平安的見證而今我們又「見」到了公安英烈微笑的臉龐你踏荊棘而去我們沐光前行每一個平安的日夜都是你生命的延續陳建軍(1962.08.01—1987.12.15)「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生前系文山州硯山縣緝毒隊民警先後24次打入犯罪集...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 天天要聞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極目新聞記者 肖楊實習生 邵格通訊員 劉歡 王晶「快看!琥珀里凍住了一隻彩虹甲蟲!」4月3日上午,武漢市青山區第一幼兒園的操場上,5歲的馮楚晴舉著找到的「昆蟲琥珀」沖向展台,手裡的「蜻蜓」在陽光下折射出幻彩光芒。這場將自然融入美育的春日藝術節,除了插花簽到、盲盒花花卡等驚喜外,更增設了「琥珀尋寶」闖關任務...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 天天要聞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就有人到處宣揚「父母無恩論」,說父母生下孩子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說父母養大孩子也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反正不管父母幹什麼都是應該的,父母對孩子有責任有義務,而孩子對父母不僅沒有任何的責任和義務,還不用感恩,這種言
此物最相思 - 天天要聞

此物最相思

編者的話又到一年清明時。在孩子們心中,長輩那斑白的頭髮和慈祥的笑容,是兒時最溫暖的記憶。珍藏著溫馨回憶的光碟、儲存著愛的信息的手機,都是長輩與孫輩之間愛的連接。爺爺的光碟一七一中學初三(6)班 劉予馨「咱們家的舊東西也該收拾了!」媽媽不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