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發脾氣的孩子其實很可憐,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怎麼辦?

2022年07月15日12:26:20 育兒 1943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聽話,不對自己發脾氣,說什麼就聽什麼,家長看著是省心了,實際上卻忽略了孩子內心真實的反應

有的家長教育孩子比較武斷,說一不二,漠視孩子的需求,堅決貫徹自己的行為意志,讓孩子不敢說不,長期如此,孩子知道說也沒用,於是低頭順從。

不敢發脾氣的孩子其實很可憐,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怎麼辦? - 天天要聞


這樣的孩子在青春期前可能選擇忍讓,敢怒不敢言,顯得乖順聽話懂事,到了青春期往往會爆發,選擇抵抗,對家長正確的建議也不聽從,不信任父母,愛面子,有困難也不敢對父母說,最後吃虧的其實是孩子自己

這時候家長慨嘆:「看著小時候聽話,長大了一點兒也不聽話,總和我對著干。」與其如此,不如正確面對孩子的發脾氣和不聽話,讓孩子的性格趨於理性,更加有利於自身的健康發展。

不敢發脾氣的孩子其實很可憐,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怎麼辦? - 天天要聞


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怎麼辦?

1、不過分用家長的威嚴壓制

孩子敢於向家長發脾氣,說明沒把父母當外人,親子關係還是很好的,孩子發完脾氣,往往一會兒就忘掉腦後了,喜笑顏開,每一次爭執過後是關係的愈加牢固

家長如果硬碰硬,以暴制暴,家庭氛圍很暴力,孩子的脾氣也會越來越暴躁,性格偏執,那就真得不聽話了,家長很難規勸孩子的行為。

不敢發脾氣的孩子其實很可憐,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怎麼辦? - 天天要聞


2、教會孩子控制好情緒

當孩子發脾氣時,完全置之不理,採取順其自然的方式也不妥,孩子內心會感受到父母的冷漠,認為不關心自己,生氣的小心靈更加備受傷害

適當地哄一哄,轉移注意力,讓孩子開心些;給孩子閱讀一些情緒管理的書,讓孩子的性格開朗豁達,不會輕易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讓自己不愉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性格好。」

不敢發脾氣的孩子其實很可憐,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怎麼辦? - 天天要聞


3、堅持原則不妥協

孩子也有無理取鬧的時候,是年齡段的特點,還不夠成熟理智;家長要正確引導,耐心說服,講道理,堅持原則不妥協,讓孩子懂得規矩,知道靠發脾氣也解決不了問題。

孩子也是會看大人臉色行事的,會敏銳捕捉到家長的表情,父母只要有一絲猶豫,孩子就會乘虛而入,不達目的不罷休,父母也要守住底線,該嚴格要求的時候也不要心軟。

不敢發脾氣的孩子其實很可憐,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怎麼辦? - 天天要聞


4、營造家庭溫暖和諧的氛圍

家庭溫馨有愛,父母互敬互愛,不亂髮脾氣,是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說話語氣,行為方式往往和父母有很多相似之處,父母需要給孩子做個榜樣

經常吵架的家庭,孩子缺乏安全感,會形成討好型人格,壓抑內心的情緒,隱忍真正的需求,來換得父母的關注,對自身發展不利。

不敢發脾氣的孩子其實很可憐,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孩子發脾氣不可怕,學會正確的對待方式,讓孩子的性格更理智,更成熟,情緒管理是相當重要的一點,關係著孩子以後學習和職業生涯的發展

一個人的成功不僅是智商高,還要情商高,良好的為人處世態度為孩子的順利發展加碼,先在家庭里學會與父母相處,再學會同他人交往,擁有更美好的人生。

歡迎關注@胡蘿蔔媽媽育兒說 助理社會工作師,高齡二胎媽媽,專註分享科學育兒知識。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父母犧牲自我,孩子承受重壓:愛的誤區 - 天天要聞

父母犧牲自我,孩子承受重壓:愛的誤區

#頭條創作挑戰賽#在互聯網的浪潮中,一位平凡奶奶的日常生活片段意外掀起波瀾。鏡頭下,她滿懷愛意地記錄著為孫子準備餐食的日常,卻在對話間觸及了一個深刻的社會議題。「我忍著酷暑,不開冷氣,只為將飯菜備好。」奶奶的話語中帶著幾分期待,試圖以此勾勒
人口出生率今年或迎「小陽春」 專家:需多方面提振生育信心 - 天天要聞

人口出生率今年或迎「小陽春」 專家:需多方面提振生育信心

近日一則「2024年我國出生人口或迎小幅反彈」的消息,讓人口問題再次成為熱點話題。據多位專家預測,今年出生人口數應該會有一些向上的波動。不少網友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女性職業發展壓力、教育資源緊張等深層次社會經濟因素影響生育率持續走低。對此,有專家指出,需從多方面著手提振生育信心,生育政策除了要解決「不...
洞察福氣密碼:三處細節揭秘幸福秘訣 - 天天要聞

洞察福氣密碼:三處細節揭秘幸福秘訣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思考何為福氣,又為何有些人總是洋溢著幸福的氣息。其實,福氣並非遙不可及,它往往隱藏在生活的點滴之中。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從三個細節出發,探尋福氣的真正秘訣。
教育孩子最省心有效的方法,就是「口頭」和「體罰」結合在一起 - 天天要聞

教育孩子最省心有效的方法,就是「口頭」和「體罰」結合在一起

文/蘭媽談育兒周末和一個朋友聊天時,他告訴我:「教育孩子從古至今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體罰,就像吃飯這個問題一樣,你給孩子規定個吃飯時間、吃飯地點,吃飯的時候不能離開餐桌,離開了就不能再回去繼續吃,有了這樣的規定,孩子不要三天時間就能糾正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