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發脾氣的孩子其實很可憐,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怎麼辦?

2022年07月15日12:26:20 育兒 1943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聽話,不對自己發脾氣,說什麼就聽什麼,家長看著是省心了,實際上卻忽略了孩子內心真實的反應

有的家長教育孩子比較武斷,說一不二,漠視孩子的需求,堅決貫徹自己的行為意志,讓孩子不敢說不,長期如此,孩子知道說也沒用,於是低頭順從。

不敢發脾氣的孩子其實很可憐,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怎麼辦? - 天天要聞


這樣的孩子在青春期前可能選擇忍讓,敢怒不敢言,顯得乖順聽話懂事,到了青春期往往會爆發,選擇抵抗,對家長正確的建議也不聽從,不信任父母,愛面子,有困難也不敢對父母說,最後吃虧的其實是孩子自己

這時候家長慨嘆:「看著小時候聽話,長大了一點兒也不聽話,總和我對著干。」與其如此,不如正確面對孩子的發脾氣和不聽話,讓孩子的性格趨於理性,更加有利於自身的健康發展。

不敢發脾氣的孩子其實很可憐,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怎麼辦? - 天天要聞


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怎麼辦?

1、不過分用家長的威嚴壓制

孩子敢於向家長發脾氣,說明沒把父母當外人,親子關係還是很好的,孩子發完脾氣,往往一會兒就忘掉腦後了,喜笑顏開,每一次爭執過後是關係的愈加牢固

家長如果硬碰硬,以暴制暴,家庭氛圍很暴力,孩子的脾氣也會越來越暴躁,性格偏執,那就真得不聽話了,家長很難規勸孩子的行為。

不敢發脾氣的孩子其實很可憐,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怎麼辦? - 天天要聞


2、教會孩子控制好情緒

當孩子發脾氣時,完全置之不理,採取順其自然的方式也不妥,孩子內心會感受到父母的冷漠,認為不關心自己,生氣的小心靈更加備受傷害

適當地哄一哄,轉移注意力,讓孩子開心些;給孩子閱讀一些情緒管理的書,讓孩子的性格開朗豁達,不會輕易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讓自己不愉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性格好。」

不敢發脾氣的孩子其實很可憐,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怎麼辦? - 天天要聞


3、堅持原則不妥協

孩子也有無理取鬧的時候,是年齡段的特點,還不夠成熟理智;家長要正確引導,耐心說服,講道理,堅持原則不妥協,讓孩子懂得規矩,知道靠發脾氣也解決不了問題。

孩子也是會看大人臉色行事的,會敏銳捕捉到家長的表情,父母只要有一絲猶豫,孩子就會乘虛而入,不達目的不罷休,父母也要守住底線,該嚴格要求的時候也不要心軟。

不敢發脾氣的孩子其實很可憐,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怎麼辦? - 天天要聞


4、營造家庭溫暖和諧的氛圍

家庭溫馨有愛,父母互敬互愛,不亂髮脾氣,是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說話語氣,行為方式往往和父母有很多相似之處,父母需要給孩子做個榜樣

經常吵架的家庭,孩子缺乏安全感,會形成討好型人格,壓抑內心的情緒,隱忍真正的需求,來換得父母的關注,對自身發展不利。

不敢發脾氣的孩子其實很可憐,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孩子發脾氣不可怕,學會正確的對待方式,讓孩子的性格更理智,更成熟,情緒管理是相當重要的一點,關係著孩子以後學習和職業生涯的發展

一個人的成功不僅是智商高,還要情商高,良好的為人處世態度為孩子的順利發展加碼,先在家庭里學會與父母相處,再學會同他人交往,擁有更美好的人生。

歡迎關注@胡蘿蔔媽媽育兒說 助理社會工作師,高齡二胎媽媽,專註分享科學育兒知識。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幼兒血鉛異常事件處置,打撈公信力刻不容緩丨時評 - 天天要聞

幼兒血鉛異常事件處置,打撈公信力刻不容緩丨時評

據央視新聞報道,7月1日,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市場監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眾反映,查獲一起某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案件。當地相關部門的通報顯示,事發後,相關專家和有關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快速開展流調溯源、醫療保障及調查處置等工作,並對涉事幼兒園負責人立案偵查。然而,事件的「後續」卻出現了讓...
廢掉一個孩子,就讓他待在家裡,一天到晚待在家裡… - 天天要聞

廢掉一個孩子,就讓他待在家裡,一天到晚待在家裡…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愛出門、不願社交。興趣班沒興趣,下樓玩不願意,就天天窩在家裡——躺著、刷視頻、打遊戲,順帶吃點零食,能不動就不動。你可千萬不要以為他是長大了、安靜了、學乖了,他很有可能是「廢」了。01.
幼兒園吃出鉛超標?孩子掉頭髮流鼻血誰負責? - 天天要聞

幼兒園吃出鉛超標?孩子掉頭髮流鼻血誰負責?

孩子在幼兒園吃飯,結果吃出了血鉛超標、掉頭髮、流鼻血。甘肅天水的褐石培心幼兒園,一年學費一萬多元。家長以為花高價能買個安心,沒想到換來一場噩夢。多個孩子出現拉肚子、掉頭髮、流鼻血癥狀,檢查發現血鉛異常。醫生初步判斷與飲食有關,但具體是哪一頓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 天天要聞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春秋,可我們卻常常在無謂的爭鬥中耗盡心力,在莫名的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憂愁里蹉跎時光。其實,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於明了何事當爭,何事不必氣,何事無需愁。